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赤色黎明> 一零八 辛亥之变(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零八 辛亥之变(七)(2 / 2)

同来“拜访”的不仅仅是陈克,徐世昌也带了一家子人前来“拜访”袁世凯。真正的谈判也就围绕着北洋政府的总统、实际上的总理,以及最大的地方势力人民党三者开始展开了。

不过大家总的走走形式,先见见面寒暄一番。袁家子孙众多,上上下下几十号。陈克一家三口和人家一比真的是显得人单势孤。不过袁世凯并无一声吆喝上来围殴的意思。在陈克的老婆何颖小时候,袁世凯也曾经在何家见过何颖几次。作为长辈兼提亲者,何颖上前给袁世凯见礼的时候,袁世凯自然是要叙叙旧,谈谈袁何两家以前的渊源。

场面话说完,女眷们就与何颖和陈克的闺女陈倩如一起说话去了。三位一家之主则去书房继续谈判。

“文青,你做事素来爽快。我是很喜欢的。这次既然你亲自来,不妨就实话实说嘛。”袁世凯也不板着脸,而是用长辈对晚辈的温和口吻说道。

“我想跟着大总统您一起把海关给收回来。”陈克立刻直言相告。

袁世凯的眼睛立刻就亮了,能收回海关的话,这不仅仅是一个能对全国上下充分交代的大事。在经济上更能够有巨大的收益。这点上袁世凯是不会反对的。

不过对袁世凯来说,大言欺人之辈他见到的太多了,莫说谈收回海关,就连要把洋鬼子打出中国去的言论,也不是一个两个人这么说过,他笑道:“却不知道文青有何妙策可以收回海关。”

“洋鬼子靠枪炮能打开中国的大门,但是他们费了如此之大的力气,却根本卖不了多少产品到中国来,这点上是他们的死穴。英法德美现在所图的是往中国卖东西,那么我们不妨就买。大总统想来已经知道我们根据地的情况,我们在贸易平衡的基础上进口欧美的机器,出口东西到东南亚的殖民地去,光这么一趣÷阁贸易规模就相当大。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模式与海关达成协议的话,定然能够重新控制海关。”陈克从来不反对全球贸易。21世纪的全球贸易获利者之一无疑是中国,20世纪的现在,主导全球贸易的则是英国佬。陈克并不认为英国佬能比美国佬更难缠。

袁世凯听了这话未免有些失望,这是陈克白天所说的内容。他本以为陈克会有些私下想说的东西。“文青,你现在在南方,手握生丝等买卖,说起这话来自然是有底气的。可我们北洋没有你那便利。现在说这扩大贸易,是不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哈哈,大总统这就是玩笑话了。北方自然有北方的优势,这可不是南方能比拟的。若是能开发出来那也很不得了呢。就如东北的大豆,你让我们南方怎么种都种不成这样。”

徐世昌一听这话,立刻有了精神。

袁世凯也是有些讶异,他问道:“菊人,你在关外,可是如此么?”

“却是如此。”徐世昌立刻答道,“这几天我就让人送些大豆进来给大总统尝尝。”

陈克连忙就杆往上爬,“东北的大豆品质极佳,现在没有能够大规模出口,最大的关键就是一个,咱们从来没有真正把这些好东西拿出来卖。我个人有一得之愚,外国有万国博览会,咱们不妨每年在中国搞搞博览会。而这个博览会一定要由中央政府来主持。”

广交会是个好东西,而中国自己无疑是能够办起一个广交会的。经陈克详细解释了广交会的内容之后,袁世凯与徐世昌已经有些明白陈克的建议内在有什么特点。与普通的市场买卖不同,广交会的目的就是要让各方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来,然后公开做生意。而政府主导的目的无外乎一个,既然是在政府办的,自然政府就要从中间搂一趣÷阁。

“光这个税收只怕还是太少,而且太慢。”徐世昌说道。

“慢还是不慢这个就看怎么经营。如果光靠那些企业自己搞,肯定没多大买卖。不过如果是政府肯投资呢?”陈克答道。

“政府投资?”

“对,例如我说的东北大豆,其实在东北也不过是些很普通的东西,但是如果政府肯投资,肯扶植,每年产量大大增加,那收益可就很不一般了。而且有了广交会,洋鬼子想买什么,咱们也能清楚的知道,投资方向不容易搞错。这就是其中的好处。”陈克答道。

“那这与收回海关有何关系?”徐世昌对此还是不太明白。

“收回海关之后,做什么买卖,自然是我们确定。所以我还是建议推行我白天说的定额贸易协议的事情。”陈克绕了这么远的一圈,总算是把关键问题给绕回来了。

“定额贸易协议有这么两大特点,第一,一定得让洋鬼子觉得有利可图。第二,国家一定要扶植洋鬼子肯买的产品。这是以出口为导向的贸易模式。”

出口为导向的贸易理论在21世纪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东西,唯一区别在于20世纪末的时候,中国可以依靠洋鬼子的投资,而现在中国必须玩命的发掘自己的优势产品。陈克一路上也不得不给北洋考虑,他也只找到了东北大豆这一项买卖。不过当年张作霖靠出口大豆,一年最少赚3000万美元,在更早的这个时代,东北大豆肯定更有市场。

“想让洋鬼子觉得有利可图,那就得保证贸易平衡。对于中央来说,赚钱得是靠关税。而且进口的产品一定要管住。不能进口消费品。哦,消费品指的是布匹,粮食,奢侈用品。要进口的是工厂设备这些能够提高咱们自己力量的东西。这点一定要确定才行。”

陈克并不怕北洋会真的实现工业化,要是光靠买就能买来工业化的话,那么21世纪全球的工业国应该更多才对。但是很明显,从二战后真正变成工业国的也就新中国一家。制度是否搭配是个关键问题。

但是陈克却不能藏着掖着,他至少得让北洋觉得人民党没有说瞎话。骗人这玩意一定得让被骗的一方对骗子有足够的信心才行。那么说实话就是最基本的一点。

果然,袁世凯“被骗”了。陈克所说的内容北洋早就调查的很清楚。人民党出口生丝,猪鬃,瓷器,茶叶。买来的都是工厂设备。他们开矿山,修铁路,经济上搞的红红火火的。对于人民党打土豪分田地之事,北洋内部并不认为这是人民党成功的关键。袁世凯也不认为这是陈克成功的不二法门。

听陈克这么一番介绍,袁世凯心里头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即便袁世凯认为陈克还是怀着造反的心思,但是至少在发展经济这件事情上,袁世凯认为陈克的确是“坦率”的。

“但是收回海关之事,按照文青所说,却是完全没有收回。”袁世凯问道。

“收回海关,这是看收回到了谁的手里。若是收回到了中央手里,地方各省自然是觉得不开心。他们认为海关的权力到了地方各省手里,这才叫做收回海关。”陈克对此完全抱持着实用主义态度。

听着如此尖锐的发言,袁世凯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而徐世昌忍不住笑出声来。徐世昌以前没有和陈克打过交道,这算是第一次真正的谈判。徐世昌觉得有些明白为什么陈克能在三十岁刚出头就有如此“造反成就”,这种天不怕地不怕态度的的确让徐世昌这种人颇为欣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