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1032章 搭便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2章 搭便车(2 / 2)

海南刚刚升格,享受不少特殊的扶持政策。这里地广人稀,政府短时间内无力大搞建设,只能选择重点地区进行开发。

嘉华拿到的四千亩山地,是省政府在自己权限内最大的审批量。

借助这次项目置换,政务院的工作小组和海南省政府进行了协商,之后便向乔宏伟提出,在之前那四千米山地之外,再拿出一万亩山地出售给嘉华,每亩价格仍然为五千元,期限为五十年,并给与嘉华优先续约权。

海南的炒地风潮越演越烈,但目前还主要集中在海口市区,商用土地的价格从去年年初时的每亩三十万,已经涨到了每亩八、九十万。

其他地市中心位置的地价也受到了不小影响,三亚市区的土地价格已经从每亩十四五万涨到了每亩三十万,翻了一番。

但在远离市区的位置,地价的变化并不明显。尤其是农用性质的土地,基本还算是地板价。

对于海南的管理者来说,这里的土地并不值钱,类似荒无人烟的山地实在太多了,卖不出去的话就只能任其自然生长。

而政府在短时间内根本没有人力物力来搞开发建设。

因此,如果遇到有实力且愿意进行投资开发的企业,政府宁可低价甚至无偿地将土地使用权给与对方,多少也可以引进不少资金进行建设和发展,同时也会提高税费收入、增加就业,并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

海南政府也好,首都政府也好,都借助这次项目置换之机,为自己开了个后门。不过这样的结果对架设未来也是十分有利的,可以说是双赢的结果,因此架设未来也在积极配合。

而政务院的工作小组从全局考虑,是支持地方政府这种搭车行为的。孙大海将一个比较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交到了国家手里,国家自然要支持鼓励这种行为,不能寒了人家的心。

可要是让国家此时拿出真金白银的外汇来直接收购,肯定不切实际。因此,如何做到国家得到实惠,同时又让孙大海能够满意,这就成了工作小组最重要的工作。

孙大海提出置换项目的主张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地皮,一个是相应的基建工程。

基建工程相对比较简单,项目完工后按照实际决算价格进行抵扣好了。反正孙卫国就在中建,孙大海不会漫天要价,同时中建也不可能去糊弄他。

但是地皮的说道就多了。

孙大海申请的地皮有如下几项:大青山三期承包的土地,总价值八千万人民币(一次性泵交五十年承包费)。

首都东三环北路旁六十亩土地(现为农科院试验田),用于兴建架设未来首都分部办公大厦,纯自用。

水锥子公园南侧,申请八十亩现农用土地,更改土地用途后将兴建职工住宅区和两栋企业内部接待公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