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第140章 敲打刺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0章 敲打刺头(2 / 2)

他们倒不是坏人,只是有些看不了起亚洲人,平时说话皮里阳秋的,很容易在公司闹出矛盾。

但他们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他们维护的欧洲客户,都比较稳定。

吴大伟和林芬博格自然有办法慢慢调教他们,只不过孙大海今天既然来了,就顺手敲打了他们几下。

随后,林芬博格拿出新做的一份计划,在孙大海的提点下,他把计算器最终销售目标定在了大陆。

考虑到大陆现在外汇有限,不可能直接用外汇购买计算器。

孙大海便给他们出主意,要他们去被授权生产《少林寺》指定文化衫的服装厂,和服装厂一起,请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出门,用易货的方式,将文化衫和计算器互换。

然后,寰宇贸易公司将跟随电影《少林寺》海外发行的脚步,借助电影的影响力,提前在当地寻找承销商,为电影上映时的同步销售做准备。

国内这边是可以操作的,只要寰宇贸易公司向当地政府部门保证,在半年内,将用外汇从服装厂采购不低于易货总金额的文化衫,用于出口,即可皆大欢喜。

至于国外方面的操作就更简单了。

原来文化衫的出口很被动,销售权的拥有者是郑记印刷厂,他们没有相关的人才来进行预售,本身也不是很重视文化衫的海外销售工作。

文化衫的生意在此之前成了很奇怪的模式,往往要等到电影上映后,形成良好的口碑和热度,才由当地的商人发现商机,主动联系郑记印刷厂,然后再找出口代理公司,组织出口。

当文化衫到达目的地时,电影的热度已经消散了一多半,销售成绩自然差强人意。

由于寰宇贸易公司是专业的外贸公司,与郑记印刷厂的关系更不用说了,他们可以轻松做到与电影上映同步销售,其销售成绩大涨,是可以预期。

林芬?博格的计划书还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寻求长期合作工厂的。

对于一间外贸公司来讲,偶然性的订单做好了固然很挣钱,但对公司来讲并不是最重要的。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长期订单,才是公司生存与发展的真正基础。

维尔金森贸易公司破产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东南亚生产商在完成长期订单时,质量和交货时间经常出问题,导致许多欧洲的长期客户对维尔金森贸易公司产生不满,减少了订单,使得公司营业额和利润下降。

林芬?博格的计划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安抚东南亚的生产商,加大监督力度,促使原有订单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另一方面是借助此次易货交易,派遣开发能力强的业务人员,在大陆寻找潜在的合作工厂,为今后将订单转移到大陆生产做准备。

孙大海认同了林芬?博格的计划,并表扬了他勇于开拓的精神。

最后孙大海高屋建瓴地指出,下一步开发新业务,要把目标放到年底的广交会上。

他要求公司市场部,先期向客户收集一些轻工、纺织、玩具、服装以及工艺品等方面的需求,到广交会上寻找配套生产厂家。

同时,市场部的人员,也要擅于发现有价值的产品,以产品寻找需求,把外贸业务从供应和需求两个方向,同时运作起来。

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与会人员都端正了认识,摆明了定位,鼓足了干劲,统一的思想,准备为公司的发展,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