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点天灯> 第四百九十八章 雪山落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八章 雪山落日(1 / 2)

“这……这也太夸张了吧?”

磊子的嘴巴张成半月形,两颗眼珠子仿佛都要飞出来。

“是挺夸张的!”熊大点点头:“当时我们听说这件事情,也是不敢置信!后来我们还亲自进入冰洞看了看,发现那根青铜大柱果然是深不见底,就像插向地心一样!科考队围着这根青铜大柱转了七天,后来实在没辙,也调查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所以也就撤退了!”

说到这里,熊大顿了一下:“不过我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青铜大柱上面的神秘文字,跟青铜大鼎上面看见的神秘文字,非常相似!嗯,不应该说相似,应该是一模一样!我推测,那根青铜大柱,和那个青铜大鼎,都是同一批次的产物,而且来自同一个地方!”

我国从夏商周时期,就有了青铜器,而商周时期是青铜器的一个巅峰,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技术纯熟,制作工艺精美,给后世留下了很多佳作,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虽然中国制造青铜器的工艺相当厉害,但是要想制作出一根贯穿昆仑山的通天大柱,就是放到高科技的现代社会,恐怕也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先不说怎样才炼造这样巨大的一根青铜柱,这样一根青铜柱,需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耗费多少青铜?

问题是,这根青铜柱是怎样运送到昆仑山来的?

又是如何倒插在昆仑山的山体里面的?

这些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最让人想不明白的是,这根青铜柱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插在昆仑山里面?难道真的是为了撑起整座山体?

无论哪种理由,好像都无法自圆其说。

但刚刚熊大又说,青铜柱上的神秘文字,跟青铜鼎上的神秘文字是一样的,说明青铜柱也是跟青铜鼎一起生产出来的,而且……出自于同一个民族!那些神秘的文字,极有可能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字语言。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民族到底是何方神圣?

那时候的神州大地,国力最强的就是夏商周,难道当时还有比夏商周更加牛逼的民族存在?

如果历史上有如此牛逼的民族,那为什么史书上从来没有任何的记载呢?

我们的脑子里乱糟糟的,越想越想不明白,终年积雪的昆仑山上,怎么会有人类文明的痕迹?难道那个神秘的民族,竟然藏匿在昆仑山里面吗?

熊大说:“后来有关部门封锁了消息,这件事情被列为高度机密,最终也就逐渐被人们淡忘了。这么多年,我也没有对谁讲起过,今日跟你们有缘,再次讲起这件事情,就当是一件趣事吧!也不知道在我有生之年,还能不能破解有关于青铜大柱的秘密?”

青铜大鼎,满满一鼎的人头,刻着神秘文字的青铜大柱,还有冰洞上的巨型壁画,这一切一切的线索都证明,昆仑山里,可能有一个神秘而强大的民族,他们就是昆仑山的神,掌控着整个昆仑山。

不过,我们的猜测却遭到了熊大的否认,熊大说:“我在昆仑山服役了十多年,又在昆仑山下居住了十多年,这几十年间,我从未在昆仑山上,碰见过什么神秘的少数民族,或者神秘的人!

不仅我没有见过,这里所有的人都没有见过,如果昆仑山里真的有个神秘的民族,我相信不可能一点踪迹都没有吧!

而且,你们再想想,昆仑山的自然条件这么恶劣,什么人能够承受这样的自然条件,居住在雪山里面?”

熊大的这番话也有他的道理,我们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我们的讨论都不是专业的学术讨论,都是自己的猜测和想象。

对于熊大所说的这些事情,我们当做奇闻趣事来听听就可以了,没必要去深究和钻研,这不是我们所要做的事情,除了寻找地之灵元,其他的事情都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距离门巴村还有多远呢?”

看着窗外连绵起伏的雪山,一颗心也渐渐变得焦躁起来,感觉脚下就像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入眼处除了山重山,还是山重山,仿佛永远都走不出去。

熊大扭头看了看窗外,说了句:“快了!”

熊大说快了,按照我们的理解可能也就十多二十分钟,没想到熊大说:“大概还有一两个钟头吧!”

我揉了揉酸痛的腰,我去,这种长途跋涉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我环抱着臂膀靠在车窗上,迷迷糊糊打了个盹。

我实在是太困了,从丰都城出来以后,我几乎就没怎么休息。

然后这两日又是翻山越岭的长途跋涉,实在是困极了,整个人就跟散架了一样,好想就这样沉沉睡去,永远都不要醒来。

但是,我还是醒来了。

而且不是自己醒的,是被磊子叫醒的。

“九伢子,快起来!快起来看看!”磊子伸手推揉我。

自从混迹江湖以后,我这人的睡眠就很浅,经常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时刻保持着警觉。所以磊子这一叫喊,我立马就醒了,条件反射般翻身坐了起来,一双眼睛里面满是疲惫的血丝:“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库俊威说:“九伢子,你也不用太过敏感了,没有事情发生,我们只是叫你起来看看外面的美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