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开个飞机去明朝> 第93 苦肉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 苦肉计(2 / 2)

历史上的李信,是投奔了李自成的,为李自成出谋划策,出力不少,后来改名为李岩。

朱常渊早就想打听李岩在哪个地方,方便自己笼络,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人才竟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李岩,便是这个白衣李信。

“君侯放心!”李信自信满满的一笑,说道:“目前为止,荆襄地区包括襄阳、郧阳、房县、谷城在内,共有十万精兵在咱们控制之中,襄阳城更是固若金汤。”

“好,李公子果然是本将军的股肱臂膀。”朱常渊先是夸奖了一句,然后,又问道:“熊文灿最近怎么样?”

“逍遥的很。”李信道:“朝廷现在也忌惮襄阳,从那次之后,并没有再派兵过来缉拿他,倒是一再嘉奖。”

“哦!”朱常渊笑了,同时,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道:“看来朝廷一时半会是不想动襄阳了。”

“也不是!”李信摇了摇头,道:“前段时间左良玉河南大捷,紧接着便领军南下,目前驻军就在南阳,和咱们襄阳城相隔不过两百里。前段时间更是出兵攻掠谷城。”

“什么?”朱常渊一愣。

攻掠谷城,左良玉攻击谷城?这里的问题就值得深思了,左良玉和熊文灿,一个是总兵,一个是封疆大吏,同是大明朝的官员,如果没有朝廷的默许,朱常渊相信,左良玉便是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擅自攻击谷城。

“将军不用担心!”李信深吸一口气,道:“就在五日前,左良玉所部率军两千攻掠谷城,幸好有王五、郭城有万夫不当之勇,截断左良玉部署的归途,将其斩杀殆尽。”

当然了,荆襄之地为了和朱常渊划清界限,这件事并没有主动朝朱常渊报告。李信现在见到朱常渊,也不由得下跪请罪,说道:“信为将来大计,不敢与将军过往甚密,此事并没有派人前往日月岛报捷,还请将军治罪!”

朱常渊摇了摇头,赶紧将李信扶起来,说道:“这件事你做的没错,而且做的相当好。本将军做事不密,看来往后也要少来襄阳和你会面,免得坏了大事。”

现在朝堂上已经有人在弹劾朱常渊和熊文灿私通,意图坐拥湖广之地,他如果真的不能尽快与荆襄之地撇清关系的话,京师中那个多疑的崇祯恐怕要坐不住了。

“多谢将军明白属下苦心!”李信站起来,面色严肃,道:“是啊,君侯尽管去经营陕西之地,若能如同荆襄之地一般,到时候两地并发,同伐京师,大事可成也!”

朱常渊听了,心中也只是笑笑。

李信的建议虽好,可是不适合他。

朱常渊带着这个超级外挂,加上想要得到京师的伊人,就注定不能用这种方法颠覆大明,他需要的是机会,是运作,不是捷径是曲径。

当然,这些他是不可能给李信说的。

“看来,本将军此次过来向你们求粮,恐怕只能作罢了。”朱常渊苦苦一笑,坐在主位上。

李信上前,问道:“君侯何出此言?”

朱常渊将自己从长江两岸并荆襄地区朝陕西之地运送粮食的计划说与他听。李信听了以后,摇摇头,说道:“属下建议将军不要这么做,荆襄之地非但不能帮助君侯,反而,如果将军从松江府运粮到陕西,属下说不准什么时候还会给船队制造一些麻烦。”

“制造麻烦?”朱常渊微微一愣,随即一拍大腿,道:“你是说,苦肉计?”

“正是苦肉计!”李信点头,道:“如此,才能让朝堂上的那些人闭嘴,从此不敢再说将军和熊文灿私相往来,意图染指荆襄。”

“好!”朱常渊哈哈大笑,从位子上站起来。

要是以往,他宁可冒着被弹劾的危险也要强自从荆襄运粮,可是现在,没有这个必要了。单凭冬小麦这个利器,便是不从长江沿岸运送粮食,也能够保证整个陕西的安宁了。

有人要问古代人难道不知道冬小麦可以避过蝗虫嘛?

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意义都不大,因为按照小麦的产量来说,一亩地一百斤的粮食产量,种了以后仍然是没有多少作用。

“这个主意好,到时候从松江府过来的运粮船,你要给我击沉一半以上,才能把这个事演的逼真。”朱常渊笑着,又道:“替我守好荆襄之地,他日若事有可为,君乃首功!”

“是,属下定然不辱使命。”李信笑了,不是因为朱常渊口中所说的首功,而是为朱常渊终于下定决心而高兴。

高兴的同时,又有些忧心的说道:“属下还有一件事请将军明示,若是南阳左良玉倾尽兵力攻伐襄阳,属下如何应对。”

这是大事,李信可以献计,可以参谋,但他不是主帅,没有做出决策的权利,这种政策性的东西,必须要朱常渊明示。(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