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开个飞机去明朝> 第30章 割圆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割圆术(2 / 2)

李季越说越是激动。

所谓圆周径比,现代也叫圆周率,有中学知识甚至小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算出来圆周率是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

圆周率的具体数据,明代人也知道。

但是这圆周率具体怎么求的,却不知道,因为祖冲之所用的方法已经失传了。

徐尔默将手中的茶杯轻轻的放在桌子上,慨然一叹,眼中悲哀之色深重,出口吐言,道:“说起此事,原是我祖父的一块心病。”

“哦?”李季问道:“愿闻其详。”

徐尔默道:“当年祖父与利玛窦关系非比寻常,据说却为了这件事起过争执。西方的圆周径比近些年才发展起来,利玛窦说有个叫韦达的家伙,就用道理推算出来过一次。极为准确。”

“我祖父不服,说咱们中国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算出了圆周径比。利玛窦不相信,非要问外祖父具体割圆术之法。”

朱常渊听到这里,心中暗笑,如果他没猜错的话。韦达就是用公式计算出了圆周率。而利玛窦要求徐光启证明给他看也无可厚非,不就是西方人干什么事都喜欢证明么?

没有严谨详细的证明过程,人家自然不会相信的。用西方人的话说,这叫没有依据。

只听徐尔默道:“后来我祖父潜心研究祖冲之乃至刘徽之割圆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终究没能割出精确的数。和祖冲之的相比,还差得远呢。”

旁边的李季也颇有感慨,说道:“当年徐阁部割圆之时,我时常过来帮忙计算,亲见其中之辛苦望九重烟火。今日虽然不是老大人的忌日,当此中秋佳节之际,我愿亲手割圆,祭奠老大人。”

“好!”徐尔默站起来,道:“当年祖父割圆之时,小子还是顽童,无法亲见,今日李大人新割旧圆。好让我从中瞻仰祖父风范,大人请。”

“呼。。。”李季站起来深深的呼出一口气,仔细回想了一下当时徐光启割圆时的情景。道:“请公子备好尺规用具,我稍作准备。”

“大人稍事歇息,我随后就来。”

徐尔默也不知道当年割圆的时候需要哪些工具,他不懂,但是有个人懂,他的父亲徐骥。

徐光启割圆之时。徐骥便是他最大的帮手。

徐尔默走了之后,亭子中陷入了沉默。

少顷。付匡问道:“李大人,这割圆之术我也略有了解。应是刘徽《详解九章算术》赘述的一部分内容,当年刘徽将周径比割道三又一毫四厘,不知道徐老大人割出了多少?”

李季摇了摇头,说道:“具体我知道的也不多,跳动太大,有时三又一毫三厘、有时三又一毫四厘,有时又会出现三又一毫五厘,不一而足。”

朱常渊听了他的话,就纳闷了。明代的小数用毫厘表示,一毫四厘,就是0.14的意思。三又一毫四厘,便是3.14。

这个不可否认,当年刘徽确实割到了3.14,可是徐光启割圆割出个3.13,、3.14还3.15他就不懂了,尼玛割圆怎么可能割出一个跳动的数值?

不对。

割圆之术他也了解过,当年高中的时候数学老师就搞了个割圆术的室外活动,朱常渊至今记忆尤深,那玩意的原理其实简单的要命,就是计算量有些复杂,没有计算器的话算起来更加困难,主要是牵涉到开平方的问题。

不过割圆术每割一次,其中所能运用到的公式都是一成不变的,连续割十一次之后,便会出现祖冲之所说的那个3.1415926,为什么徐光启割圆割出来的数据会跳来跳去呢?

奇怪了。

朱常渊正思索间,见徐尔默已经带着一众人从院门外面跑了过来。这次来的不但有下人,还有几个锦袍玉带之人。

“吆,徐大人也来了。”

随着付匡话音刚落,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朱常渊自然知道这便是徐家的主人,徐光启唯一的儿子徐骥到了,还不止,徐骥的后面,跟着一串年轻人,看上去应该是徐尔默的兄弟。

“走,我们去给徐大人见礼。”张栾打首,率领众人从凉亭所在的高台下来,缓缓走向了徐骥。

“徐大人!”众人躬身行礼。

“众位无须多礼!”徐骥同样躬身还礼,看了看李季道:“听说李大人要在我徐府割圆,徐某人愿陪侍左右,供大人驱使!”(未完待续)

ps:今天就只更新两章了,跟工头吵了一架,实在没心情码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