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龙鼎天之一代天骄> 第6章:自小丹青画不成,年来始觉艺方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自小丹青画不成,年来始觉艺方精(1 / 2)

我静静的合上这本《西夏秘史》,从小到大,我最喜欢读的两个故事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心中无数个疑问总是困扰我夜不能寐、食不安寝!

这本古老破旧的《西夏秘史》是父亲多年以前在西域某个寺院地洞内获得,书中所记载的内容多为当年西夏国的绝密史料,其珍贵程度无与伦比。大家众所周知,这个由党项族建立起来的西夏国,能用文字记载的能容实在是少的可怜,流传在民间的也只不过是野史奇谭而已!

成吉思汗真的是死于西夏王妃之手吗?

西夏末帝是否真如遗言,被成吉思汗的儿子全部屠杀殆尽?

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所在何处?

西夏末帝给王妃的四个计策到底是真是假?

这一切的一切至今还都是一个谜,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

一时间,我脑子纷乱如麻,这才抬起头远远的看着这片黄土地!

天蓝,真的很蓝!

一望无际的青天下,飘着忒立独行的几片云朵游荡在天边;高高低低的黄土坡,此起彼伏诉说着这片黄土的沧海桑田;几株郁郁葱葱的老松,矗立在远方的小山上显得生机勃勃;一条巨龙,翻滚着黄色血液冲向东方那广阔神秘的大海。

每当我站在这慕家崖之上,看着眼前这一望无际的蓝天,漫漫无边的荒山,孤独狰狞的老松,翻江倒海的黄河,我的心里总是空空如也。十几年来,过着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生活,似乎这已经是我人生的全部,一颗不时悸动的心却有那么一丝冲动,冲出这黄土边际,看一看外面的那个世界。

回想过去,不禁有些暗自神伤。小的时候村中还有很多玩伴,而如今慢慢长大,村中的孩童,要么外出谋生,要么考取功名,要么闯荡江湖,个个都混得有声有色,只有我依旧留在这个黄土高原僻静的小山村中,我内心深处对外面世界那种强烈的渴望压抑的我近乎窒息!

突然远处传来了熟悉嘹亮的信天游打破了我的思绪:

“走头头的那个山羊哟哦”

“三盏盏的那个灯……”

“哎呀带上的那个铃子哟”

“噢哇哇得的那个声……”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

“蓝格英英(的)彩……”

“生下一个兰花花”

“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

“数上高粱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呦)”

“就数(那个)兰花花好……”

声音越来越远,远的只看见点点白影在黄土地上慢慢移动。每次听到这信天游的声音,我的内心似乎就平静了许多,我经常感叹,我要是能如那个放羊人心无牵挂该有多好。这个画面这个场景不知不觉已经重复了十年了,那个放羊的娃子也长得和我一般大小。

十年来每当自己心烦意乱的时候,都会跑到这个悬崖边上来看看蓝天,观观黄河,听听歌谣,也许只有大自然的魅力才可以让我如此平静。心情平静下来之后不由得诗兴大发,随口念出一首:

土黄羊白点,孤松翠绿影,

天蓝雁南归,雪冬何人来?

抒发完感慨,看着天色尚早,趁着内心的平静,我试着看能不能突破《斗转星移》的瓶颈。于是我盘腿而坐,怎料刚一提气运功,思绪却回到了三年前。

三年前,父亲把我叫到密室,亲自拿出这本门家族秘籍来让我潜心修炼,经过三年的修炼,我已经领会了第四层。

可是这第五层不管自己再怎么去琢磨,如何去练习,始终都无法突破瓶颈,无法参透其中的奥妙。每次练到紧要关头,心中总是一团怒火熊熊燃烧,气息控制不住而不得不放弃!问及父亲原因,父亲也只是半知半解的说心境未到。

说起练武,从我记忆起,父亲起便是一个严格要求之人!

记得从三岁起,父亲就教我练习本家族武功,但是直到十四岁前,父亲仅仅教了我一些内功心法,这功夫可谓乏味之极,每天念着同样的口诀,做着同样的动作,十年如一日,无论寒暑,从不间断。

十五岁后,父亲慢慢才教了一些拳脚功夫,我很多次的问父亲,为什么十年如一日的练习一种武功?这武功拿出去恐怕连村里种地的大婶都打不过,更别提外面“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武林高手了,就不能教我一点独门绝技的东西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