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官场之高手过招> 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谁的事谁处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谁的事谁处理(2 / 2)

“那自然最好,没什么事的话,我先忙了。”

赵德才看也不看朱家友一眼,转身大阔步走出书记办公室,留下朱家友盯着他的背影,两排牙齿咬的“吱吱”响,那神情恨不得扑上去咬一口才解恨。

事有因果。

朱家友自己捅出来的漏子最终还得自己亲自出马收拾,他见赵德才一副不待见的神情便猜到这孙子巴不得等着看自己笑话。

朱家友心下忍不住暗暗骂道,“真他娘的狗肚盛不下二两油,他以为离了他老子就没办法应付过这一关?”

思来想去,朱家友觉的,眼下的情形无非是要从别处弄点钱过来救救急,定城市最有钱的部门在哪?除了财政部门,当然是国有的几大银行,无论是招商银行,还是建设银行,随便贷款弄点现金问题不就解决了?

心里打算妥当后,朱家友立刻让手下人通知几大银行的一把手行长到自己市委来一下。

这几家银行既然在定城市的地盘上做生意,自然不敢随便开罪市委书记,接了通知后,几位行长不管手里正忙着什么紧急的事情也得先放下,赶过来聆听市委书记的“圣训”。

说句心里话,几家银行的行长对于市委书记的亲自召见都有些不感冒,原因众所周知。

这些年,定城市多少大项目建设都离不开市委市政府担保名义向银行贷款,结果呢?一笔笔贷款相继成了坏账,贷款的本金加利息像是滚雪球样越来越多,市政府却债多不愁,后任不管前任账,这些年根本不提还贷的事。

银行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政府部门能把以前担保的贷款本金还上,他们就心满意足了,哪里还敢提利息?

市政府出面的贷款,随便贷一笔就是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资,这么大手笔的贷款,哪家银行能经得起几笔坏账?

偏偏当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以集体名义提出向银行贷款的时候,银行大多数时间还必须配合,为什么呢?

第一,当然是为了所谓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第二,银行里的钱从哪里来?市财政的钱,住房公积金的钱,职工医疗保险的钱等等等等,政府部门既是银行的信贷大户,同时也是银行的储蓄大户,大户岂能轻易得罪?

正因为各家银行和地方政府之间有千丝万缕割不断的联系,所有银行方面跟政府部门领导打交道的时候,其实心里也是两难。

上午十点左右,各家银行行长相继到齐,市委秘书长成杰奎亲自把几人引入朱书记办公室旁边的小会议室,招呼大家先喝茶休息片刻,他立马通知朱书记过来。

几大行长坐定后,建行行长先开口问了一句:

“你们谁知道朱书记突然把咱们叫过来究竟为了什么事?”

工行行长年纪稍长,满脸严肃坐在一旁没好气道:

“估计没什么好事?”

交行行长跟工行行长坐相邻,听了这话,转脸看向他问:

“这话怎么说?难不成你知道朱书记今天为什么把咱们叫过来一趟?”

工行行长没好气回答:

“难道你们没听说吗?市委市政府连这个月发工资的钱都没有了,刚才来的时候,市委门口一大帮老干部在闹事,还不是为了工资没钱发的事?”

“啊?不至于吧?市财政局的账户上不是还有钱吗?怎么会突然发不出工资呢?”

有行长了解市财政内情的在一旁说:

“上个月财政局倒是确实从原本计划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储备金上拨出了一笔钱,可账户上余额还有不少,不至于要拖欠工资啊?”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工行行长冲着坐在对面的行长摇摇头解释:

“据说,朱书记为了深港项目挪用了市里的工资贮备金,你们想想看,连工资都不发,让那些靠工资吃饭的机关干部怎么活?

依我看,头一拨是这帮老干部闹事,要是朱书记再不想办法把这个月的工资发了,底下还得闹出更大动静来。”

有人恍然大悟,“难怪朱书记突然把咱们几个银行行长都叫过来,他不会是要咱们拿钱把市里财政的这个窟窿给堵上吧?”

“那肯定不行,市政府名义担保的大项目好几个贷款利滚利早就成了天文数字,要是朱书记再想利用特权向咱们银行施压,我头一个不答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