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官场之高手过招> 第六百八十六章 捣乱的来了 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八十六章 捣乱的来了 一(2 / 2)

王家新笑得更开心。他心里也有种同样的感觉。陈大龙这个人很有一套。跟自己很对路子。

人们常用“官场布衣”來形容一些身在官场却家境平常沒有任何背景的一些官员。古代的寒门学子由民间进庙堂成为国家重器的多不胜数。比如宋申锡(唐文宗宰相)、周忱(明宣宗巡抚)、海瑞、刘宗周(明崇祯京尹)、张鹏翮(清康熙重臣)、林则徐等。

现代官场此类官员亦是大有人在。比如胡长清在悔过书里写。“我出身于穷山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孟庆平说。“我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孩子。”安徽的张绍仓在他的“悔过书”中写道。“我是农民的儿子。组织上为了培养我。送我上大学……”(《检察日报》07、5、29)。

“农民的儿子”能否公平地脱颖而出。历來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还是落后、前进还是倒退、文明还是愚昧的重要标尺。从隋唐以來的科举制之所以于封建社会的发展居功至伟。至今仍被不少人津津乐道。甚至被国外所采用。原因就在于它使大量的寒门学子由此从民间走进了庙堂。成为国之栋梁。

或许有人会说。像胡长清们这样出身寒门的高官。当初均是“公平公正”的受益者。然而。待官做大后怎么沒有成为范仲淹、海瑞、郑燮那样的清官。反而成了糟蹋百姓、危害一方的“国妖”呢。寒门子弟出摊官并不为奇。豪门子弟也照样会出摊官的。会不会成为摊官。取决于土壤、气候。并不在乎出身。暴露不暴露。也是决定于偶然的运气。并非必然。

对于一个怀大志的寒门子弟來说。一边想要诚心诚意为老百姓谋福祉。一边却又要保证自己官运亨通免受小人刁难原本就是一个极难掌控尺度平衡的事情。智者往往为自己的行为规则定下了几条底线。以确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头一条便是。为官者。应为民请命。多为人民谋福祉的官员才能得到人民真正的拥戴;第二条。为官发财,应当两道;第三条。要想成为官场不倒翁。身怀利器很重要。一个官员要是出了任何差子上头连个帮忙说话的都沒有。其结果可想而知。

陈大龙跟王家新之间走的近乎意味着什么。人人心知肚明。类似于王家新这种角色。官场不知道有多少人挤破了脑袋能跟他说上话攀上交情。偏偏很多人不得路数。这就叫机缘。强求不得。

当晚。陈大龙陪着余丹丹和王家新吃完晚饭后。悄悄的一个人揣上礼物去了一趟曹书记那里。曹书记像是知道陈大龙要來。已经快十二点了。居然还沒休息。

瞧着陈大龙进门。曹书记主动冲着陈大龙笑道:“陈书记最近可真是够忙的。听说王书记家儿子开酒店的事情。一直是你在亲力亲为在帮忙筹备吗。”

陈大龙从曹书记的眼神里看出几分以前所沒有的内容。这就是官场人的敏锐洞察力。对于曹书记來说。虽然他在京城有些后台。可是县官不如现管。王书记毕竟是江南省的省啊委啊书啊记。有关王书记的大事小事。他既然知晓了自然想要弄清楚脉络。

最重要的是。王书记这次能到江南省当省啊委啊书啊记。说明他的背景也是非常雄厚的。这样想着。曹书记感觉。如果能通过陈大龙这条渠道进王书记的圈子。成为朋友。对自己來说。也是一件相当有利的事情。

曹书记的想法被陈大龙尽悉猜透。他用一种谦虚的口气对曹书记说:“在曹书记面前。我一向是实话实说的。之前我并不知晓王家新的身份。只是由于跟他的表妹比较熟悉。所以才会有了联络。”

陈大龙的话里意思很清楚。“你曹书记别想通过我这条线达到什么目标。我自己也还在圈外混呢。”

曹书记听了这话。“呵呵”的笑了两声说:“我瞧着你跟王家新看起來一副熟悉的样子。以为你们原本是朋友。”

“朋友应该谈不上。但至少关系还算不错。”

曹书记了解陈大龙也是个聪明人。有些意味深长的口气对他说:

“有些时候。领导家亲属之间的关系也是很能说明问題的。之前呢。季部长和郝书记家的儿子一向是省委大院领导中比较出众的两人。现在听说跟王家新之间闹了一些矛盾。说白了。也是省委大院这帮领导的后院新旧势力的相互争斗啊。你夹杂其中可得把握好分寸。”

陈大龙听出曹书记是在提醒自己什么。索性把晚上在酒店大堂发生的事情又跟曹书记讲述了一遍。

陈大龙说:“本來也就是小事情。可是王家新这次下手恐怕是有些重了。一下子得罪了郝书记和季部长两个省委常委家的公子。这件事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曹书记听了这话慎重的思忖了片刻后冲着陈大龙一摆手说:

“你放心吧。官场的规矩一向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王书记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到江南省來当一把手书记时间不长。就已经展现出相当的工作魄力。季部长和郝书记的年纪都快要到线了。有些时候。官场中领导干部的年龄优势也是一种特别大的优势。如果我沒猜错的话。就算是郝书记的儿子被王家新打断了一条腿。到最后低头道歉的人还得是郝书记。”

陈大龙瞧着曹书记一副信心十足的表情。心里也忍不住暗自思忖。“曹书记说的的确有道理。王家新若是心里沒底。又怎么敢对两人下这么重的手。”

当晚跟曹书记尽兴聊了江南省官场诸多秘闻后。陈大龙留下礼物跟曹书记握手言别。所谓的老关系最重要是保持高密度的经营。若是一年见不上两次面。再紧密的关系到头來也渐渐疏远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