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贩卖神国> CP225 欲求之必先予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CP225 欲求之必先予之(1 / 2)

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禅让于后周。

后周王权对待佛教的态度非常苛刻,几乎如同唐周时武则天一样。

陆陆续续算下来,废弃的佛寺达到了三万三百所之多,寺庙里的铜造佛像也都被推到,用以铸造铜钱。到了周世宗时,他甚至亲自秉钺在大悲像的胸膺上凿洞。

不过,仅仅四年之后,周世宗自己胸口上生疽溃烂出洞而死。

赵匡胤及其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亲眼目睹此事。回想起周世宗四年前的行为,他们就都下意识的认为这是所谓的因果报应。

‘眼见为实’之后,赵匡胤和赵光义对佛教的态度比之后周有了巨大的转变,相继登基继位之后,曾‘屡建佛寺,岁度八千僧’。

不过,遍观北宋到南宋这一段时间,最受推崇的,其实并不是佛教,而是中原大地上土生土长的本地宗教——道教。

说道原因,其实就跟当初的李唐尊崇道教一样。

为了确立李家的正统,李渊李世民选择了老子李耳,将其认为了自己的祖宗。同样的套路,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手中得到了禅让的皇位之后,也想要给自己找个足够正统的出身,然后,他们就把主意打到了玉皇大帝身上。

玉皇大帝的俗名叫做赵玄朗。而在认祖归宗之后,赵宋皇室也自然而然的信仰了道教。

道教在宋代地位超越佛教,是在宋徽宗当国执政期间。

当时,宋徽宗信用道士林灵素,延揽道士,访求仙经,大兴道观。一些在朝中被封了名号的道士,竟然同官员一样有品级俸禄。

一边命人编造《万寿道藏》,一边‘以释教经六千卷内恶谈毁词诋谤道儒二教,命近臣於道籙院看详,取索焚弃之’(即搜集并烧毁对道教不利的佛经和儒家经典),为了崇道抑佛,宋徽宗还下令将全国的佛寺改为道观,并令寺中的普通僧人和女尼改换衣冠,‘转职’成了道士和女冠。

最后,宋徽宗甚至给自己封了个‘道君皇帝’的名号。

宋徽宗是北宋时的第八个皇帝,在他之前的第七任,就是现在站在楚小柏面前的赵煦。

从第七任到第八任,中间能隔多少时间?更何况,宋徽宗赵佶不是哲宗赵煦的儿子或者侄子,而是他的兄弟。

赵佶那家伙最后做了道君皇帝,跟他有着兄弟关系的赵煦呢?

答案很明显,赵煦或许没有赵佶那么迷信,但他也应该是一个很虔诚的道教信徒。

“不知上仙驾到,赵煦有失远迎,还请上仙恕罪。”面对白衣飘飘的楚小柏,赵煦毫不在意自己的皇帝身份,立刻就是一个长揖。

太后高氏也出来了,就在小皇帝赵煦的身边。在小皇帝作揖的时候,她却没有任何动作,只是死死的盯住了楚小柏,眼神中带着浓浓的怀疑和警惕。

“人皇不必多礼,山人实不敢当。”楚小柏回了一礼,至于太后,直接就被他给无视了——天山灵鹫宫里还有个西夏太后呢,真论起来,那个太后可比眼前这个厉害多了。

因为楚小柏对待高太后的态度,大臣们之中有那么几个人露出了愤怒的表情,不过,看到皇帝这么客气,他们也只好先按下了火气,老老实实的对楚小柏施了一礼。

既是因为心里憋了一股火气,也是因为楚小柏的面相很嫩,少了几分可信度。终于还是有人主动对他提出了询问。

“不知仙人从何处来?又是为何而来?”敢在楚小柏跟皇帝对话的时候插嘴提问,很显然,这个人不是宰相就是阁老。

“吾乃逍遥散人,不受天地约束,故而得受玉帝所托,前来助尔等一臂之力。”想要达成之后的目的,这时候就不能先弱了势头。微微一笑,楚小柏给出了提前准备好的答案。

遇到了困难,才会需要帮助。

仔细想了想,觉得现在的大宋朝还算平稳,并没有发生什么天灾人祸,貌似并不是很需要帮助的样子,不少大臣脸上都露出了不解的表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