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大明枭臣> 第一百二十章 正午攻势(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章 正午攻势(十)(1 / 2)

而另一个导致三眼铳在北方边防明军眼中可能比鸟铳更为优越的原因则是影响更为深远,原因的隐藏也更为深入的,这甚至涉及到战术层面。

但是姜榆罔在想明白之后,发现这个原因其实不难解释,说白了,这与明军的火器深层使用有关。

如果说浅层次的火器使用是火器的选择层面,即在三眼火铳和鸟铳之间选择合适的火器使用的话,那么深层次的火器使用,就是到底在何种情况下使用火器,由什么人来使用火器,和这些使用火器的人以何种方式使用火器。

如果以现代战争的思路去套,往往会进入一个自以为然的误区,那就是火铳这种类型上属于步枪的武器,就是给步兵使用,在步兵能够发挥作用的据点争夺等战场中使用。

但是时间放回到公元十五世纪中叶,那时的战争中除了步兵,在战场上还有其他的存在,而且同样重要。

放到现在,这些存在是坦克,装甲车和飞机,而在公元十五世纪的明代,这些存在基本上就是一种东西:骑兵。

在冷热的兵器混用的时代,在冷的兵器还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段里,骑兵是战场上不可忽视的战力,往往也是最精锐的存在。

明朝在诞生之初就曾击败过人类文明史上可能是最强大的势力,元朝。而元朝,以及他所代表的的蒙古势力,所引以为豪的最伟大的军队势力,就是骑兵,最为知名的伟大战术,名为骑射。

明朝在建立之初,也拥有一支伟大的军队,这支军队曾经北上远征大漠,和草原的霸主进行对决,而在这个过程中,明军想必是学到了在北方战场上的重要战术。

他们同样学习了骑射与骑兵战法,但是根据自己最为擅长的火器进行了改进,从而走上了一条歧路,那就是火枪的骑射。

从根本上来讲,火枪的射击方式就与骑兵的灵活性是相违背的,或者说,是在战争的组织形式上相矛盾的。火枪时代,并不强调火枪的灵敏性,重点则是在于火力的组织和效果,所谓的火力压制,这些东西并不看重你的灵活性。

或者说,根本不需要你具有灵活性,只有能够将大范围内的敌人通过火枪的火力进行压制甚至歼灭,那么灵活与否根本不重要。而反之,大量列装火枪,以火器作为主要战斗方式的军队,在火力没有取得目标的效果时,就算具备灵活性,也不再具有改变战局或者奠定胜局的能力。

火器本身是一种变革性的利器,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冷的兵器时代的战争形势,赋予掌握火力优势的据点无与伦比的战场控制力度,就算敌人骑兵具备再优秀的灵活机动性,也永远无法突破掌握火力压制一方的防线或堡垒。

所以,火器的火力,是终将改变曾经的冷的兵器时代的作战形式的,火器是漫长人类文明历史中的一种兵器,但是这件兵器与之前的所有兵器都有着本质性的不同,使用了火药这种东西的它,将会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而在新的战争时代中,曾经叱咤一时的骑兵,将会走进历史的尘封之中。

明代没有想明白这一点,最终因为这些原因的各种积累之下,在军事战略上出现了严重的错误,最终导致明朝的败亡。虽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甚至有可能不是直接的原因,但是它产生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也不能够避开的。

而更可悲的是,后来的清代同样没有看明白这一点,仍然把骑兵,这种本应该在新时代的代表“火力”面前逐渐走向幕后的存在当做重要的依靠,而在最终的,可能是代表了它数百年信念与荣耀的战场上,由僧格林沁的骑兵走向最后的败亡。

那是一支在那个时代里,能够最大程度上代表“骑兵”这个概念的部队,是人类古文明战争史上几千年的执念与浪漫,但是也是华夏这片土地上几百年的误解与错误。

时间回到最初,错误诞生之时,明军把火枪当成了弓箭的替代物,完全没有认识到这是两个不同概念的东西。这是历史的局限,生活于彻底的农耕文明中的人们太难以理解工业的神髓了,无法想象到在未来的战争中,不再需要拳拳到肉的近身白刃格杀,无法想象战争会在两个阵地间展开,而直到分出胜负为止,可能双方都看不清对方战士的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