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绣想着对于种田的事情,她其实懂地也不是特别多,所以还是将之前四郎写的东西拿出来,再由六郎和公爹看看,若是没有问题,可以转呈于江大人。
江元丰拿到东西一看,便知这是柳承恩所写。
有关田村那边的小麦大丰收的消息他也听说了,而且听说产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
一亩田地,比旁人的良田多收了一石,这绝对是值得推广的!
“皇上容禀:小麦的适应性广,耐性强,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但是,从高产角度分析,一定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便是要精细整地:整地质量好、标准高,则小麦播种出苗率高且苗足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础。根据我们北方地区种植小麦的经验,可概括为耕层深厚、土碎地平、墒情良好这十二字标准。”
皇上只听他念了一段之后,便叫了停。
“拿过来朕亲自看。”
“是,皇上。”江元丰将这折子合上,再交由了德宝公公。
“施足底肥和种肥:由于小麦具有分蘖特性,幼穗分化早,生长期长,而在北方,前期又正处于低温和少雨的季节,肥料分解慢,所以只有施足底肥,才能及时的为麦苗提供充足的养分,促使早分蘖和多分蘖,达到壮苗越冬,并为穗多和穗大打下良好的基础。”
皇上只看了几行,便又皱眉道:“林爱卿呢?”
“回皇上,在外头候着呢。”
“叫他进来。”
这种地的事情,皇上并不很懂,之前还是柳承恩跟他讲过一些,这才知道了一些基本的常识。
林尚书被叫了进来,看完这折子之后,连连称妙!
“皇上,如今这田村几百亩地的收成都可以做依据,微臣觉得柳大人实验的这些法子,可以向全国推广。”
“不急。柳卿在折子上多次提到了北方,你像是他提到的这个底肥和底墒水的事,都是针对于北方的气候和土地,朕觉得,倒是可以先在北方推广,至于南边儿,先不急。”
“皇上说的是,是微臣愚钝冒进了。”
林尚书很没有骨气地直接认怂了。
张正阳则是提了一句,“正好咱们头批推进新田法的地方这田地都已重新分好,可以先让这些地方来试种。至于永州、陇西、辽东府等地,也可以同时推进。”
“不错。就依张阁老之言。”
如此,柳承恩人虽然没在京城,但是又这么默默地立了一功,而且还是大功!
等到这些法子开始在底下推行,皇上又差人赏了柳府不少的好东西之后,众人才知道,这柳承恩人都不在京城,还能在皇上跟前儿巴巴地立功!
这什么人呀!
还给不给其它的同僚活路了?
倒是同科的一些进士们凑到一起觉得自愧不如了。
“要说这柳贤弟也的确是个人才!我都听说了,他名下的庄子里的小麦的收成比别人高出一大截!而且还早早地就写好了一些经验技术,就凭这个,皇上不赏他赏谁?”
另一位也是叹息道:“是呀,合该柳贤弟升官比我们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