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大唐之首席美食家> 第246章 悲剧诗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 悲剧诗人(1 / 2)

当然,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翰林院,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一名翰林待招,能进入翰林院的基本都上是各方面的杰出人才,还不是一般的杰出,那都人尖儿。

除了诗文待招,翰林院还有书法待招,棋待招,但凡皇帝老儿需要的人,翰林院都有。

什么是待招?

等待召见之意。

皇帝老儿处理完政务,得了空闲总要取乐,三宫六院玩腻了,自然要有新鲜玩意儿。

翰林院的待招们实际上就是给皇帝解闷的,但是,能给皇帝老儿解闷,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当然觉得无上的荣光。

但人和人的差距可以是天壤之别,就拿自尊心而言,李白的自尊心最强,当其它待招们面上带着荣光,其乐融融时,李白却只能强颜欢笑,心下十分苦楚。

李白少年在在蜀中时,拜在道家兼纵横家赵蕤山门之前,苦心随师学习纵横之术,学成下山,出蜀中,顺长江而下游历大江南北,开阔胸襟与视野,他身怀经世济国之才,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

别看又是酒仙,又是诗仙,表面上潇洒飘逸,豪迈不羁,可这都是表象,几乎所有的文人都是生性敏感的,没有一颗敏感的心,没有敏锐的感受,他们如何感受人生,对人生没有细致入微的感受,又如何能作出打动人心而又脍炙人口的诗文来?

大诗人李白又何尝例外?

正因为他是一个大诗人,所以他原本要更敏感一些,而他强大的自尊心也不过是敏感的一种体现罢了。

当美梦化为泡影,当希望变成失望,李白唯一能做的就是拂袖而去。

不错,他是很想出仕,可如果要用奴颜婢膝去求得官位,这官位他宁愿不做。

在某种程度上,李白其实是带有强烈悲剧色彩的人物。

那一天虽然尚未到来,但已经不远了。

在京师的这几年,他那双慧眼早已洞识了一切。

如今的李隆基早已不再是当年初承大宝励精图治的英明天子,此时他已然走在昏君的道路上,并且将会越走越远,直到将大唐帝国地江山以及自己的帝位都置于风雨飘摇的危境。

李白家财万贯,千金散去还复来,并不似那些出身贫寒偶得进拔的普通文人,一旦鱼跃龙门,就感觉十年寒窗终究没有白熬,那些人在出人投地后,自然会意气风发,甚至是志得意满。

李白不一样,李白从来就没缺过钱,他想出仕并不是为了求得温饱,而是想要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当然,在希望破灭之际,他内心也做过一番挣扎,可以说此时的李白,正处在内心强烈挣扎期。

因此,他方才才有那么一番话讲出来,幸而皇帝老儿今儿心情不错,并未将李白的话放在心上。

“高将军,去,问问贵妃娘娘,若是感觉疲累了,咱们就停下,去找家酒楼暂歇,天色尚早,再走不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