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原始人攻略>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路(1 / 2)

岩盐一号是作为运输船来建造的。

庞大的船身代表着它能携带很多的货物。

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人手来进行操控。

在没有船帆,只靠船桨的情况下,想要驱动此船,至少需要四人才行。

若是携带了货物,导致岩盐一号满载的话,至少需要八个人才能划得动它。

而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情况导致人手不足,王伟给鳄鱼配备了十二个人。

岩盐一号长五米,宽三米,高两米,为了防止鳄鱼,吃水线在一米五的部位。

按照浮力的计算公式,载货达到吃水线的情况下,除去船体的重量,还能承载十四吨的货物。

而鳄鱼他们十二个人差不多有两千斤重。

也就是说,来回一趟,岩盐一号能够携带十三吨的货物。

当然了,这只是夏季为了防止鳄鱼的载货量,若是等到冬季没有了鳄鱼,一趟拉回来十六七吨的货物都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上下船的问题也不大。

这边的回流滩那,鳄鱼经过王笋他们这段时间的驱逐,数量已经少了不少。

在连续击杀了六头鳄鱼后,已经没有鳄鱼敢上回流滩晒太阳了。

若是小心一些,在那边修建一个码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在码头修建完毕之前,岩盐一号可以先进入小河。

小河的河水较为清澈,入河口的地方也比较深,能让船只朝上航行一段距离。

在小河的清澈河水中,完全不用担心鳄鱼的突袭,在那用小船或者竹筏将岩盐转运回来就行了。

而在大河对岸,有一处石湾是天然的港口,岩盐一号驶入石湾,将船身固定后,搭上木板就能上岸,运输起来也比较方便。

至于岩盐的开采,有鳄鱼他们十三人在,带上合适的工具和食物,最多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将第一批的岩盐给运回来。

至于以后,等到部落的人手多了起来,盐矿那边肯定是要建造专门的开采运输基地的。

甚至等到鹿群里面的小鹿都成长起来了,可以运一批鹿到那边去专门用来运输盐矿。

既然岩盐一号入水仪式并没有出现问题,王伟便不再多留。

吩咐了鳄鱼好好训练如何控船,安排了第一批跟着自己建造木船的木匠们继续干活,开建岩盐二号后,王伟便带着人返回了陶厂那边。

去了陶厂,已经是午饭时间了,经过一上午的劳作,陶窑的地基已经打好了。

不过运过来的蜃灰已经被用去了一大半。

好在砖窑那边一直在煅烧蜃灰,砖窑外面的蚌壳已经堆积如山,接下来将会有源源不断的蜃灰被草鹿运送过来的。

蜃灰作为最初始的水泥,黏合效果和后世的水泥自然是有些许差距的。

不过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粘土,石灰,少量的沙子,蜃灰还有一些树胶混合搅拌后,制作的黏合剂和后世的水泥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唯一的缺陷就是这样的水泥搅拌起来太过费力,对人力的消耗比较大。

在中国古代,很多城墙建筑都是用这样的水泥和砖头建造的。

建好的城墙能够历经数百年的风雨而毫无损坏。

甚至有些建筑拆除起来,连推土机都无法推平。

若不是相对于方便快捷的水泥来说,这种黏土配比搅拌要费力太多,它们也不会被淘汰的。

在陶厂这边,王伟化身为了砖瓦工,一手拿着木质的泥抹子,飞快的垒着砖块。

旁边,十几名壮汉或是搅拌泥灰,或是给王伟递上砖块。

闲着的人则是专心致志的看着王伟干活,学着他如何码砖,怎么用草绳吊线找垂直。

因为陶窑并不是太大,所以等到下午的时候,王伟已经垒起来了一圈半人多高的砖墙了。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那些学了一下午的族人就开始上手码砖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码的砖问题很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