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童养媳的春天>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六安之行(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六安之行(六)(2 / 2)

刘永安道:“难道你摸的也是草药,只能在十月采摘?”

王菁点头:“十到十二月采摘皆可。”

她触到的是一株米斛。

据《本草纲目》记载,米斛甘平无毒。主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逐皮肤风痹,骨中久冷,补肾益力,壮筋骨,暖水脏,益智清气,治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

道家也把它列为九大仙草之一,常用来给皇帝炼长生不老的丹药。

石斛虽然是极好的东西,但非常的稀少,王菁舍不现在采摘,但又不能等到十月份,只得望药兴叹了。

刘永安一笑:“这还不简单,到时候让双喜来采就行了。咱们一行人速度慢,若是他一个人会快得多。”

这倒是个办法。

王菁道:“选这种大株的,冬至到清明之间采收,去老留新,免得采光了。采回去之后毛火炒着理型,将它卷起来,然后足火炒,摊放着晒过之后再复一次火就行了。”

至于这东西的作用,王菁并没当着大家说出来。它不仅能提高免疫力,还对人身体上许多器官有好处。但她却不会在有外人的时候言明这件事,本来这药就稀少得可怜,若有人知道它有这么多好处,只怕很快就会连根拔光。

大家连说带笑地回去了,王菁亲自洗了葡萄,晾干,摘下来去蒂捏碎放到酒坛里,撒上白糖,密封起来放在阴凉的地方,两天搅一次,等发酵完过滤好就成了。

不过这些酒王菁走的时候却没有带走,全留在了霍山。

回来的时候,多了一个人——筝筝。

王菁本不愿意让他们兄妹分离的,可这小姑娘一定要跟着,怎么也送不回去,只得让双喜骑马找了霍六,哪想霍六也愿意她跟着王菁。

没办法她只得把这小姑娘带上了。

他们在镇上买了不少灵芝、手工竹艺术品、麝香、灵猫香、农家自酿酒、板栗……等,林林总总,居然装了一大车。

行至庐州又买了麻饼、烘糕、寸金、白切,这才慢悠悠地往回走。

王菁尝了一下,麻饼外皮松软香甜,内馅甜而不腻;烘糕金黄油润,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寸金清香可口;白切片又薄又甜又脆都很好吃。

他们不仅要买刘成方夫妇的礼物,还要买刘家其他几房的礼品,还有文氏那边的。这些都是人情往来,必不可少的事情。

等他们晃晃悠悠的回去,吏部的公文已经下了,刘永安成了太常博士,掌管祭祀之事,其实这就是个闲差,刘永安很平静地接受了。

等王菁把给各家的礼品分好,送去。

张氏则和她商量:“你赶快把你们去京里的东西收拾好,免得临行的时候慌乱。”

王菁道:“我们都走了,那谁在家里照顾爹娘呢?”

张氏道:“一屋子丫鬟婆子,哪里就照顾不过来了。倒是你们过去,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形,总要先把东西备齐,免得到时候没用的。”

王菁听她这般说,忙应了。

等到临行前,张氏又备了一份礼,吩咐道:“若是有机会,多去你小姑母家里走动。”

刘永安的父亲一共有四子二女,最小的闺女行九,名刘莲和,嫁给了濠州府一家姓胡的人家。姑父是个上进的,早在十年前就中了进士,举家迁到京城,姑父胡明毅如今是吏部的考功司的员外郎,从六品。不过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拔,就算从六品员外郎,在濠州人眼里也是管官的“官”,常常被人们提起,王菁早听得顺流倒背了。

此时已经到了八月底,张氏也没留他们在家里过重阳,直接催着他们上路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