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买宋> 第二百九十章 三冗之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章 三冗之弊(1 / 2)

当然,这都还不算什么,到后面,特别是南宋时的火器制造更是进一步的向规模化推进。

如建康府的都作院,在1129—1261年间,就生产了火器差不多38000多件。

而江陵府的作院,每年能生产铁火炮逾千只,一次拨交襄、郢等州的火器就以万计。

这样高额产量的武器作坊的出现,表明南宋火药的应用和火器的制造又有了新的进展。

可不幸的是,金人与蒙古人在与宋军作战中也获取了火药的制用方法,这对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有重要意义。

而欧洲人会制造火器则是14世纪的事了(13世纪末从阿拉伯传入)。

在世界兵器史上,火药和火器的使用同样是划时代的事件,而且对仁义的宋人来说,“火药和火器的采用决不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是一种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恩格斯语)

马克思对传到欧洲的三大发明同样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宗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可岂止是这三大发明,在数学、天文、医学、冶炼、建筑、农学、造纸等诸多领域,宋朝都取得了遥遥领先于整个世界的辉煌成就。

宋朝是中国传统数学发展的高峰。

以秦九韶、李冶、杨辉、沈括、贾宪等为代表的大数学家,以其卓越成就永载史册。

秦九韶著《数学九章》,提出“大衍求一术”,创“联立一次同余式”解法,比欧洲数学家尤拉和高斯的相关研究要早大约500年。

还有李冶著《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是率先系统论述“天元术”(即一元高次方程)的著作,同样领先欧洲数百年。

还有杨辉著的《详解九章算法》和《日用算法》,首创“垛积术”求出几类高阶等差级数之和,还发展了九宫图,作了圆直线交叉的组合。

此外在《乘除通变本末》中还叙述了“九归捷法”(筹算乘除的各种运算法);贾宪的“增乘开方法”的提出比意大利的鲁尼和英国的霍纳要早800年。

沈括的“燎积术”是中国第一个高阶等差级数“会圆术”,并把勾股定理用于从弓箭的弦和矢求弧长,也都比欧洲早得多。

宋朝天文学发展成就辉煌,北宋天文学家苏颂(宰相)与翰公廉建造了新的浑天仪,开创性的以水力运行,使之与天体运动基本保持一致。

新浑天仪高达12米,宽7米,共分三层,上层为“露台”,用来观测宇宙天体,中间的“浑象”每昼夜自转一周,相当精确。

这台“水运仪象台”堪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北宋中期,官方至少进行过5次大规模的恒星观测,留下了大量天文史料。

天文学家黄裳更是根据观测结果绘制了星图。

精确的天文观测直接推动了历法改革。

宋代一共进行了18次历法改革,对各种测算和计算方法都进行了改进和修正(如三次内差法等)。北宋中期卫朴修定历法,以365.243585日为一年,比旧历准确度大为提高。

1199年(庆元五年),杨忠辅重制《统天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现代观测数据一回归年为365.2422日),与西方1582年颁布的公历数据完全相同。

在当时的条件下取得这样的成就,真的是让人可敬可叹!

宋代医学发展较唐代更为先进。

而且宋代的医学发展有人极为昌盛,像是分科更细,由前代的脉科(内科)、针科、疡科(外科)三科细化为“眼科、产科、风科、口齿咽喉科、针灸科、金镞书禁科、疮肿兼析疡科、大方脉科、小方脉科”等九科,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标志着中医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针灸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更加完善,王惟一作《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针灸铜人模型(今为国宝级文物),在针灸发展和教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药物学上,太祖时编印《开宝本草》,比《唐本草》增加新药133种。

北宋末修《政和本草》,共收药物1558种,比《唐本草》增加476种,在《本草纲目》问世前是最权威的药学专著。

《太平圣惠方》收录中医处方16834个,比唐代《干金方》多出1万多个。

《圣济总录》则堪称医药史上的一部百科全书,汇集了前代和宋世诊断、处方、用药、针灸等方面的大量理论和实践成果,其中刊载药方近2万个,为历代之最。(经“金元改制”和清代的“删繁就简”,常用方仅剩300个左右,遗珠千万,可恨可叹!今日中医要走出困境应当从宋代寻求“良方”。)

此外中医史上最系统最全面的妇科专著《妇人大全良方》也出现在宋代。

宋代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法医学著作——宋慈的《洗冤录》,其中涉及验伤、验尸、检骨、验毒等诸多领域和实践,许多创造性的方法令后人惊叹,不但开启了中国法医学的门户,更以重视证据和推理的法制意识影响了后世。

宋代,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一个高峰。

此外,石油、煤炭的开采利用,焦炭冶铁法和胆土煎铜法的使用,制盐技术的改进,银盐变黑显影技术(定影原理)的发现,UFO的观测记录,中国冒险家的环球旅行,乃至“救生圈”等生活小器物的发明,宋朝都领先世界数百年。

更难能可贵的是,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在当时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北宋时期一批“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通才”苏东坡就生于宋朝)。

沈括及其所著《梦溪趣÷阁谈》,在中国科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沈括还与苏颂合编了《苏深内翰良方》,林灵素在为这部医书所作的序中说:“(沈括)凡所至之处,莫不深究。

或医师,或巷里,或小人,以至士大夫之家,山林隐者,无不访求。”欧阳修之子欧阳发,“少好学,自书契以来,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及天文地理,靡不悉究。”

刘敞则以熟知地理、描绘地图而闻名于世,《宋史》载,“敞学问渊博,自佛老、卜筮、天文、方药、山经、地志皆究知大略。”

苏颂虽贵为宰相,但“自书契以来,经史九流百家之说……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

一代名臣司马光“于物澹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

一代奇才苏东坡不但琴棋书画、诗词文赋无所不通,而且通医理,善烹调,治农桑,还是水利行家,前文所述的”定影原理”最早就见于苏轼的《物类相感志》:“盐卤窗纸上,烘之字显。”

这些博学多才人物的成批涌现,明显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气、思想潮流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当今西方世界所倡导的“通才教育”显然也受到宋朝影响)。

史学家杜石然先生认为,宋代“新儒学”(程朱理学)所倡导的“穷理”、“格物致知”的时代精神,构成了宋代科技高潮的社会思想原因,并促成了宋代中国传统科技发展巅峰时期的到来,可谓真知灼见!

由此,可以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

如此宋朝,以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遥遥领先于整个世界,怎能说它孱弱呢?

只能说宋朝不幸的生存在了一个与野蛮为邻的时代。

宋代前所未有的辉煌文明,皆在刀光剑影下遭受了毁灭性的摧残!”

——梅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