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其他类型>十八线锦鲤逆袭攻略> 203.赈灾田庄片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3.赈灾田庄片场(2 / 2)

景栗刚走下马车,便见几位官差拖出了两位被鞭打至血肉模糊的男人,她和米子游完全没有心理准备,被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田庄中出了什么乱子。

听王管家解释过后才知,被打的两人是赈济所派来监督赈灾的官员,平日行事飞扬跋扈,常以欺凌灾民为乐。

今早这两个败类正在虐打灾民时,被前来布置“片场”的李正德和京兆府官员发现,李正德一怒之下命随从狠狠给了这二人一顿鞭子。

他铁拳重罚,不是因为同情灾民,而是为了肃整赈灾乱象,说白了就是杀鸡给猴看。

以李正德为首的南衙势力,日日在圣上面前吹嘘赈灾功绩,怎料手下的小喽啰居然肆意妄为破坏大局,此类事件万一被圣上目睹,或者被北司宦官呈奏至御前,后果不堪设想,必须从重处罚,方可杜绝后患。

走入田庄之后,景栗被官府的神操作亮瞎了眼。

赈灾钱粮经官员多重贪污克扣,落到灾民饭碗里的只有每日米粒数的清的稀饭,田庄这边本有能力为灾民改善伙食,可又担心此举会惹赈济所的官员不悦,所以只能按照最低标准提供衣食。

灾民对此自有怨言,未免有人在圣上驾临时乱讲大实话,京兆府干脆把各大衙门之中体型消瘦的官差全部调集来,换上有补丁的旧衣服,再把发型搞的微乱,假扮成灾民的样子,排位在前面的人还被安排了台词。

为了讨圣上欢心,官员甚至还颇有创意地从附近村子找来了一群六、七岁的孩子,也都乔装打扮成难民的样子,还教他们唱歌谣,内容为——

“太和开成皆盛世,抑豪扶弱与民安,武功文治万方乐,日月朝朝仰帝颜。”

独教授适时科普,唐文宗先后用过“太和”及“开成”两个年号,这首童谣的内容,就是在为皇帝歌功颂德。

前来视差的皇上根本不会知道,真正的灾民都被圈禁在后院,他来到田庄,本以为是亲切慰问难民,殊不知所见皆为作假戏的演员,连小孩子所唱的歌谣都是戏的一部分。

这届官员的套路之深,完完全全突破了景栗的想象力天花板。

李正德和京兆府官员安排好一应事物后,便先行离开,整个过程中李正德都没有多看景栗一眼,正人君子的架势装的有模有样。

景栗和游公子也有台词,主旨大意是,他们之所以愿意开放田庄并捐钱捐物,一是被圣上仁政政策感召,二是被尽心竭力救助灾民的南衙官员感动。

这虚伪的破词儿让景栗心中极其不爽,出钱出力的明明是她和米子游,官员所做的只是从中克扣,而皇帝仅仅是走过场看戏,到头来功劳却都计在了他们的身上。

一大批演员在田庄进入“候场”模式,装扮为灾民的官差很多连九品芝麻官都算不上,不过架子倒是不小,时不时便吆五喝六地指使田庄管事做这做那,一会儿要茶,一会儿要酒。

不过,京兆府官员很清楚这帮官差的德行,离开之前特意叮嘱过米子游,绝不能给茶给酒,以免露出破绽,如果圣上午后才来,那所有官差都要吃大锅饭,不得为任何人私开小灶。

米子游只得发挥三寸不烂之舌的功力,不厌其烦地解释无酒无茶的原因,并好声好气地安抚一众官差的情绪。

俗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游公子为了避免麻烦,宁忍着气也不轻易得罪这帮官府中的“小鬼”。

临近午时,城中传来消息,皇帝出宫后先行前往坊市,用膳过后才会启程前来田庄。

景栗得知此事,恨不能立刻拉起米子游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赶回酒楼,想办法求得天子亲书的“长安第一酒楼”墨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