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文艺天王> 第二十八章、网综?(10/10)(求订阅,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网综?(10/10)(求订阅,求月票)(2 / 2)

习青的第一张音乐专辑南山南,铺货了十几个点。

在不同城市的这十几个点,南山南的这种民谣专辑,一大早就被纷至沓来的人求购。

这买光盘的人中,不光是年轻的习青的粉丝,还有三十岁,四十岁,以及以上的老歌迷们。

每个铺货点的货量只有几千张。

而一个小时之内,几百张光盘就销售出去,那边通知孟竹补货,而沟通完沟通事宜,又是几百张销售一空。

几个销售的网点皆是如此。这个现象,在三座城市表现最为迅猛,一是荔枝,习青是在这所城市依托着蒙面歌王扬名,本地人最喜欢的歌手之一,就是习青。

一地是京城,习青我要上春晚,在首都赚下了人气,而首都,精神世界的享受,大家都热衷哺育,所以,销量不错。

最后一地就是滨江,习青生长的这片热土,这座城也集中了六千张的专辑,而销售最快的也是滨江。

在仅用了一个小时,专辑就突破了一千张的销量,从开店营业起,音像店进来的顾客,都要带上一张南山南走。

可以说,这张音乐专辑爆炸了。

一张音乐专辑30元,这个价格从最开始就注定了会是这样一种疯狂局面。在时下人气很旺的歌手里边,他们的专辑动辄就是100元,甚至更贵。

习青的平民化的价格,实惠的价格,本就是对广大粉丝的回馈,而这种回馈,粉丝们很懂得感恩。

他们每人买一带一,带的这一张就是送给亲朋好友,还能帮习青继续的推歌,推专辑。

几个城市的销量空前高涨,其他城市自然不甘落后,纷纷找到青竹工作室,要求合作。当孟竹粗略统计之后,这些音像社铺货的数量便达到了七八万张。

又让红星压盘厂生产十万张音乐专辑,这也预示着,这第一张的音乐专辑首先是成功了。

安排完这件事后,孟竹把习青叫到了办公室。

如今,补了十万张专辑。

孟竹调查过,在歌坛,专辑销量最高的是周洁伦,他的专辑曾经在三周创下过销量破百万的记录。

而按照推算的话,一天的销量是在五万张。

习青可能达不到这种地步,可按照今天的趋势下去,两万张的货估摸着就可以销售完毕,明日的十万张,如果还可以更强劲的势头销售。

说不准三周也可以来个五六十万张。

四周可能也会破百万。

孟竹觉得,要是真的可以达到这个数目,那习青就可以成为暨周洁伦之后,破百万销售用时最少的第二人。

周洁伦是曾经时代最厉害,最牛奔的音乐人,但周洁伦的时代过去了,如周洁伦伟大的新的音乐人始终没有出现。

现在,习青便可以扛过这竿时代的大旗。

一百万,销量一百万,孟竹现在敢这么想了。而一旁的习青,听到孟竹这个畅想,觉得,自己,怎么会,怎么会成为这么厉害的音乐人。

销量,不可能那么猛吧!(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