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祖宗嫁到> 第36章 挑选棋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挑选棋子(1 / 2)

纪伏寿坐在案牍后,认真的翻看着夜鹰查到的资料。

方家无权无势,方凯开了一个赌坊,意在为大皇子揽钱,而为了一万多的银子,方凯就要杀人,可想而知大皇子有多缺钱。

又或者说,大皇子李阳很贪钱。

再看李阳管的礼部,别的先不说,单单礼部主持科考一事,李阳就比其他几个皇子有更大的先机,起码他能先从里头抢占不少人才。

但她又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情况,这位大皇子麾下,似乎没有近两次科举考上进士的新官员。

他跟那些能上朝的官员,且是品级更高的官员走得更亲密一些。

大齐朝堂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考中了进士者,一甲和二甲前十几个进士,会授翰林院编纂或者庶吉士,授馆三年后,再由吏部分派新的官职,而其他进士则被下放到地方,任县令、县丞等官职。

大齐开国皇帝李天成曾有明旨,三高官官,必要有地方任职经历。

这是什么意思呢?

大齐是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长官,有宰相之实,亦是所有朝臣终生的目标。

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而要成为三高官官,又必须要在地方任职,这下好了,只好有点野望的,无不想着要去地方任职,转一圈再回京城,而考中一甲和二甲前十几名的进士,授馆三年之后,也多数会想办法走关系下地方。

按照惯例,地方官员每三年一调任,也就是说,这些科考名次在前头的,授馆三年加地方三年,最起码有六年时间还在积攒履历,唯一他们比那些早早就分派下地方的同年有个好处在于,他们能在授馆三年当中,在京城经营自己的人脉。

不要小看了这个人脉,像那些二甲往后名次和三甲进士下放地方官的,如果背后无权无势,很有可能一辈子兜兜转转都是在地方上辗转。

而有人脉的,在地方任职三年之后,就能调回京城,开始在六部或者其他部门任职,一步一步往上爬,二十几年后,兴许就是新的三高官官。

这位大皇子李阳宁愿去跟朝堂上的官员交好,也不愿意利用职务之便去下结那些新进士。

纪伏寿“嗤”的笑了笑,尽显嘲讽,“该说爹熊熊一窝,娘熊熊三代吗?方家啊,格局小了点,养出来的皇后,瞧着目光短浅,连带着大皇子眼光也不怎么好。

新进士,多还未历练成老油子,最是好笼络的时机,他不去笼络这些新进士,反倒想让朝堂上的老油子支持他......”

纪伏寿摇了摇头,“站队可不是这样站的,底下几个皇子才刚刚领了实职,能力是好是坏犹未可知,脾性如何亦未可知,换了我是诸公,处于谨慎,也不会一来就支持某位皇子。”

从龙之功可不是这么好拿的,万一站错了队,等新皇上位,那就是清算之时,自己死了不可怕,可怕的是祸及家族。

“李阳虽是嫡长,可还没有嫡子,无论他有再多的能力才华,就这一点足以让诸公却步,至少现在,诸公绝对不会想着扶持他。”

纪伏寿修长的手指轻轻敲着案牍,沉思着,“嫡长固然是李阳的依仗,但登上帝位者,又有多少人是名正言顺的嫡子呢。”

在纪伏寿看来,大皇子相当蠢,明明比自己底下几个弟弟早了六年入朝堂,等六年过后,他后头三个弟弟前后脚跟着入了朝堂,他还是跟六年前相差无几,麾下实力并无增加,也就是说,他白白浪费了六年时间。

如果六年前他能笼络新进士,这会儿朝堂上兴许都能站着几个属于他麾下的朝臣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