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大世争锋> 第1169章 【入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9章 【入闽】(2 / 2)

当时夏寿田也在场,气的这个文人谋士都要撩起膀子和冯玉祥不死不休。

至于有人问有没有打起来?

结果是肯定不会,夏寿田傻了,去和冯玉祥拼拳头?

冯玉祥个头超过一米九。人高马大,关键是横向发展的也挺不错,目测至少要有一米上下,农家小院的门他都不见得能妥帖的走进去,身量太过魁梧,多半要卡在中间。

这哪里是一个人啊!

这明明是一块门板大小的板砖啊!

是个人。只要脑子没问题,就绝对不会和这等妖物比武力值。这不是一个人应该面对的战斗,这是要冲破人间,走向地府的自绝之路啊!

所以,王学谦虽然对元首这个词时有心动,但还是能够守住本心,不去妄想,至少眼前他的实力还不足以推他到那个高度。别说现在的他,仅仅是一个浙江督军的身份。后来的老蒋的南京政府,这位仁兄在总统宝座上也是几次三番的被轰下来?

南京政府的财政,要比北洋政府好的太多了。首先,南京政府拥有盐税和关税,凭借这两项税收,就能够支撑起货币发行,如果财政改革得当的话,加上江浙财团的支持,老蒋应该不会太缺钱,可就算这样,他还是无法施展拳脚。

而王学谦最近希望看到的是获得南洋商人的支持。

可惜,几次接触下来,南洋方面还是没有任何反应。资产上亿的南洋银行业没有投资民国国内的打算。这让王学谦很无奈。他自从进入民国官场之后,身份和地位就已经完全改变了。

他不再是一个在美国拥有庞大产业的资本家,也不是美洲银行集团的大老板,银行家。

他是一个政客,一个民国政客。

这种身份的转变,虽然能够获得很大的国际支持。但实际上,他知道,自己能够动用的外部力量小了。美国政客或许不关心民国的政坛到底会乱成什么样,他们只会关心跨国公司的背后大老板的利益。民国想要在国际舞台上收回更多的自身权益,只要和美国不相干的问题,都能够获得支持。

可一旦牵涉到市场利益分配,美国领事馆是绝对会站在王学谦的敌对面。

打个比方,美孚石油早期的代理商是花旗银行,之后因为业务扩展在上海设立了分公司。但如果王学谦在中东开采石油成功,成立石油公司,提炼煤油运回国内,必然会争夺美孚石油的市场。那么就算他和老约翰关系再和睦,对方都不会退让。

所以,说句沮丧的话,王学谦就算把他拥有的科威特城的石油勘探出来,提炼出煤油,也卖不出去。

但南洋商会控制的资源却是截然不同的,糖、金属开采、天然橡胶……

都是世界工业需要的原材料,这些资源进入民国也好,资本进入民国也好,都不会受到任何官方和商业方面的仇视。

这就是天然优势。

在此之前,王学谦有没有南洋商会的支持,都无关紧要。在浙江,他拥有浙商之内势力最强的宁绍商会的支持,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但眼下是他入政福建之前,如果能够获得南洋商会的支持,那么对于他来说,广东可能就会成为下一个目标。他甚至能够有信心在‘国党’谋求重返广东之前,就靠着庞大的经济实力,平定广东全省。因为南洋的商会之中,至少有一半是粤商。

不过,一直一帆风顺的王学谦,在获取南洋商人支持方面,却是一筹莫展。

因为有心投资国内政坛的商人,都已经投资了‘国党’,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难以回头了。改换门庭,说起来简单,但真要做的话,确实很很大的心理障碍。

其次就是很多商人担心英国人报复。

投资‘国党’几万元就可以了,但真要介入民国政权的扶持,这已经不是一趣÷阁小钱能够达到的。王学谦需要的跟多的不是资金,而是人脉和人心,这可不是钱的问题了,而是下重注投靠,等于是将身家信命交给他。这样的决策,就算是德高望重的家中族长,恐怕也难以下达。

陈布雷略显轻松的脸上,带着一丝忧虑,显然是从南洋传来的消息再次让他吃瘪了。

或者说,他是为王学谦吃瘪了。两人都不说南洋的事,希望本来就不大,就不要奢望了。

“杨度先生回了上海,不过夏寿田先生会和您一起去福州。”

“这样也好,轮船都已经安排好了吗?”

“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宁绍轮船公司的四艘客轮已经准备妥当,另外还有轮船招商局的轮船,花旗洋行的轮船,总共将近二十艘,都已经全部准备停泊在港口。”

“说好送到哪里了吗?”

“塘沽码头。”

“换成青岛。”

这是王学谦离开宁波,赴闽的前夕,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在福建的浙军短期内也不会撤如浙江。还会继续留在福建,平定福建南方的叛乱。而王学谦去福建,更多的是为了安定福建的局势。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释放孙传芳和第二师放下武器的士兵。(未完待续。)

PS:  喜欢的兄弟多支持一下,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