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德猎> 第330章 你还是太年轻(一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0章 你还是太年轻(一更)(2 / 2)

汪卉对这个片子不熟:“很出名吗?”

杨顺道:“当然,它打败了《三体》,夺得当年的星云奖,抛开民族情绪以及评委国籍来说,只看它的内容,它可以称的上是经典,并且在2018年拍成电影上映,后面拍了几部续集。”

“故事说的是什么?”

“这部小说里最引人注意的是基因融合,在某个区域里,所有的东西都被折射了,光,电磁波,甚至DNA。于是动物和植物的DNA都融合在一起,人变成了巨大的植物花,植物长成了人类的体型,梅花鹿的鹿角变成开花的植物,熊攻击吃掉人,顺便将人类的基因变成自己的,长出人的声带,说人话。”

前面田间又出现一个稻草人,杨顺努了努嘴巴:“喏,小说里的也有真草长出的一个人的形状,有骨架,四肢和身体,但全是草。”

“噫呃,好恐怖。”

汪卉缩了缩脖子,杨德猎却奶声奶气安慰她:“妈妈别怕,我来保护你!”

一车人都笑起来,汪卉太爱他了,亲了几下。

杨顺也笑笑,思绪回到《湮灭》故事里。

细思极恐,如果万物真能超过种族界线,连基因都能融合在一起,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不要说不可能啊,转基因bt水稻,不就是细菌基因和植物基因的融合吗?

迈出第一步,后面就不远了。

………………

到了老家乡镇,毕竟是新农村,国家扶持力度很大,村里都统一盖起了两层半的楼房,水泥马路修到家门口,家家都有车,户户都通网,农田就在房子后面,一家几亩几十亩不等。

杨中华和陈梅处理祭拜事务,杨顺就简单,叫来几个乡里的干部,搞了个座谈会,打听到不少事情。

一个共识就是:“这几年,农民种粮食普遍亏钱,所以越来越没人种田了。”

杨顺问道:“不是国家有各种农业政策补贴吗?”

“哪有这么简单。”

乡长在浓烟背后,摇着脑袋,自嘲一样:“就说这几年,水稻价格放开后,前年我们乡里算了一趣÷阁账,1000亩水稻净亏8万块。人家樾南的大米到岸完税,价格才1.56块钱一斤,算成水稻1块1一斤,我们这水稻成本就要1块5,这谁还种水稻?”

其他人也是摇头叹气,房间里只有烟雾缭绕,大家都愁啊,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难题。

“为什么我看到的不是这样?”

杨顺把手机拿出来,搜了一条新闻:“这条新闻,【揭秘】不去北上广打工,小伙返乡种水稻狂赚百万……”

“哈哈哈哈!”

“杨老板,你还是太年轻!”

“新闻要是都能信,那还叫新闻吗?”

“你们前两年养癞蛤蟆,不是吹牛逼,说一年赚几万几十万的,那新闻不是你写出来的呀?咱们乡里徐老头把棺材板的钱都拿出来养癞蛤蟆,亏的眼睛鼓的跟癞蛤蟆似的,看谁都瞪眼!”

在众老头的哄笑声中,杨顺连忙解释:“忽悠老百姓养蟾蜍不是我干的,是那群不负责的厂家瞎忽悠。真那么赚钱,他们自己还说什么呀,早自己去干,或者雇人干了……”

他还没说完,突然醒悟过来,种水稻这么赚钱,为什么他们自己不去种?

再看那条小伙返乡的新闻,里面太多破绽。

比如说小伙种植的是有机稻,还要一种就是500亩,1000亩起,只种几十亩还不如打工,1000亩除去成本可以赚30万,为什么赚这么多呢,因为他们的有机大米在市场上卖44块钱一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