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来自地府的上仙> 第六十七章 泰山之巅读《关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章 泰山之巅读《关雎》(2 / 2)

木小卉跪下在天齐府门口,直立着上身,等东岳大帝出来。门口两仙童一人问道:“你果真不走?”

“还未见到东岳大帝,我不会走。”木小卉坚定如泰立,双手交放在腰前,摸摸那卷折好的《自荐书》,想着成败在此一举了。

那仙童也只有叹气道:“待东岳大帝出来,若是驱你离开,可莫怪我两没有提醒。”

“还未见到东岳大帝怎知他会驱赶我?”木小卉自信道:“但若真如此,我也不会怪两位小哥。”

就此,木小卉跪在天齐府门口,等着,等着……

却也没等很久,听到这其中传出乐声。仔细聆听:素手拨弦,一拨倾城,再拨倾国,夭夭孔雀沐雨兮,灼灼凤凰浴火兮,天上有人间无,声缠山川流水涧,音绕天庭洒人间。

有如此绝妙乐器,那是箜篌,且不是普通箜篌。再细听那音声中描述着怎样的乐曲和心声吧。

木小卉细听,那乐声并不是铿镪顿挫击筑悲歌的,而是溜溜嗒嗒有如顺风的流水,时而潺潺湲湲涓涓淙淙,又有如逆风的流水,时而浩浩荡荡湍湍急瀚,不过以顺风居多。这音乐中并不只是流水声,还有忽然一下“漂”的一声,再潜入悉悉索索声,还有时而悠哉时而欣喜的乐感,再者是欢快声。

这是一怎样的情景呢?那“漂”的一声,应是船桨漂如水中的音,悉悉索索声应是采莲声吧?而那时而悠哉的惆怅和时而欢喜声,定是弹奏者的心绪变化了,而那其中悠扬的欢快声又是什么呢?

木小卉闭起眼睛一想,就想到了这个江南四处可见的画面:流水中莲叶田田,姑娘采莲,小伙情系着姑娘,看到时欣喜,每页思念姑娘就辗转反侧了。优美朴素的爱情。

但若是采莲,当以欢声笑语居多,何来悠哉悠哉,叹气惆怅?那这不是采莲了。不过小伙念着姑娘这纯洁的爱情是肯定的。那他们在流水中捞的是什么呢?

对了,是荇菜,小伙看到姑娘在扁舟上捞荇菜,就在一旁以琴瑟示爱。但只可惜这小伙永远没得到姑娘的欢心,所以这首曲子里就一直在欢喜忧愁之间徘徊。

木小卉已明了这曲子的含义,再一想,敢在天齐府弹奏箜篌的人定是这里的主人东岳大帝了,那事不宜迟,现在就让他知道自己归在这里等待。

木小卉开始朗诵起来,飘飘洒洒抑扬顿挫:“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声如山泉涧水燕鸣莺啼,十分动听。

那两仙童也不知她为何要诵读这首《关雎》,但他们的责任就是让东岳大帝保持清静修养,而木小卉这样就扰了东岳大帝的静修了,这两仙童不得不来请她离开了:“姑娘你在此说些爱恋之词,已坏了规矩了,请你识相,自己下山,否则我们将请你离开。”

这个“请”字可不是友好的,那是动手赶你走。

木小卉在期待最后一点希望,看着天齐府里面大声喊道:“窈窕淑女,求之不得,思之不得,友之不得,乐之不得,何故再念?参差荇菜,源远流之,参差荇菜,不离不弃。”这是木小卉还乱中自编得一段,但也是靠着她的才华编的。

此时两仙童正要施法将她跌下山崖,但见东岳大帝出来。跪着的木小卉从下到上看着,他穿着便服:双脚踏一双糙米皮的犊子靴,腰间系一条黑绿绦子,身上穿一葱白蜀锦衣,头发上边一半束着,下边批着,头顶系一条乌绫巾,却乃一与世隔绝隐身出世的修行道人啊。

“放开她。”东岳大帝命令两仙童。

于是木小卉得到解放了,她立刻向东岳大帝说明:“东岳大帝,阴差木小卉扰了您清修,实乃情不自禁。但我有事请求您……”

“情不自禁?”东岳大帝反问道:“为何你会情不自禁地诵读《关雎》中一段?又要将其内容修改?”

木小卉刚才吟诗只想引东岳大帝出来,却不想他问话这么清楚,那自己要怎样才能回答得体而又不做作呢?

“我……”木小卉一下子没了主意。

“你站起来回答。”东岳大帝看她有点拘谨,就这么说着,好让她放松点说话。

木小卉也就挪挪那跪久了的膝盖,然后站起,抬头望东岳大帝。以前见过他,但没有这么近看过,他不是很高,却有一种让人望而敬仰的豪迈气质,或许是这泰山孕育而出的吧。

木小卉想着自己刚才所想:其实不必刻意遮掩什么,看东岳大帝就想知道个实情,不如直接说了得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