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劫妖录之血狐祭月> 第十一章 斗转千年河洛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斗转千年河洛出(1 / 1)

第十一章斗转千年河洛出

再说无极治好火黎之后,又回到无上洞天。混元麟祖已知妖王出师不利,未能如愿渡化狐仙,遂问无极道:“敢问妖王接下来该如何是好?”无极淡然道:“顺其自然。”那混元麟祖火爆脾气,哪里受得了无极如此安然处之,便着急道:“妖王不是说要在规定时间内渡得众妖宿升仙归位吗,那火黎已然不能升仙,妖王何不快去寻找下一位升仙妖狐,倒有心在这‘顺其自然’,真是好雅量。”无极并不言语,只是闭目打坐。混元麟祖见自讨没趣,也不再多言,安静地在一旁坐下。

无极见麟祖收了躁气,便升起一朵“知心水莲”,弹指送向麟祖的眉间。水莲绽放,麟祖即刻了知无极的心意。原来,无极说“顺其自然”,是在等“妖书宝鉴”的讯息,可是在雷劈凤凰山之后,妖王却感知不到“宝鉴”。此种状况要么意味着宝鉴生变,要么意味着狐族现在并无合适的修仙者。而无论是宝鉴生变,还是狐族无人,都情况不妙。麟祖倒宁愿是宝鉴生变,因为如果狐族无人的话,就得再等上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一个妖族就需要等这么久,那要将众多妖族一一渡拔,真的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麟祖顿时有些灰心丧气,忍不住抱怨道:“难怪玉帝老儿这么些年也不理妖族,果然不是什么好差事!不过,这些妖精们也忒不争气,这么多妖就没个能升仙的!这差事,没法做了!”

然而无极却慢慢舒开双目,道:“莫要聒噪,且随我来。”麟祖遂跟随无极进入无上洞天的一个“宙洞”之中,待转了三岔九洞十八弯之后,麟祖才发现这个宙洞较别的宙洞相比很不一样:不仅洞内极深、极远,更有一条河流不知通向何处。

无极站在岸边,望着憨态可掬的麟祖,双目含笑道:“你知道人间的‘对弈’吗?”麟祖道:“不就是下棋?”无极点头道:“正是,对弈者经营布局整盘棋子,看似不知所终,但人世的高手博弈,早在落第一子之时,便已了然整盘棋子的定势与走向。众生望眼宇宙之时,总觉得深不可测,不知起于何处终于何处,此皆因众生寿命太短之故。因其渺小,而难见宇宙全貌,从而生出许多畏惧之心。可这世上岂有无极?正如这时光长河,亦有尽时。倘若将时光看作一盘大棋,只要我们对其位置了了,先下哪一步,后下哪一步又有什么关系,最终他们都会按照既定的位置出现在棋盘之上,这便是最确实的因果。”麟祖道:“妖王是说,时光是条如棋盘的长河,有始有终,我们可以借助宙洞,在时光棋盘中穿梭,至于哪个妖族先升仙、哪个后升仙,并不重要,只要在最后规定时间内,让所有的妖宿归位,就算功德圆满?”无极见麟祖了然,便微笑着摸摸麟祖的犄角道:“正是。”

无极施展念力,一只须弥之舟便从时光河底浮出水面,无极与麟祖移步舟上,顺着时光长河宛然而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然而走了一段路,竟又回到了上船之处。无极与麟祖弃舟上岸,出了宙洞,果然宙洞之外,早已不是前朝。

刚一上岸,无极的妖书烙印便现出异常,无极连忙调出妖书察看,只见妖书斗转星移,山河运转,之前的狐像又从妖书中出现。同时,无极感受到”妖书宝鉴”的强大讯息,似乎经历了千年的修养生息,狐族变得愈发强盛。无极感知到而今有实力升仙的狐族修行者绝对不止一位,思忖之下,无极责令龙马、神龟将一株升仙草投入世间。

再说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霜雨雪,当年的凤凰山却更加巍峨秀美了。而山下麒麟洞中的火黎,却不知云游何方。至于当年被火黎救下的那只新生墨色小狸——黎墨,也已经修行千年;更由于整日以妖王赠予的墨玉冰髓熏修淬染,其狸毳早已化去,成为一只修行品位极高的墨色天狐,如今仍在麒麟洞中静心修炼,等候师傅。

然而这黎墨虽然狸化狐形,可心性上却仍是狸的作为,简单随性不时呆萌,不如狐之工于心计、诡计多疑。然却因此在凤凰山中,交到了不少小妖朋友。原来,那妖界亦如人间,忠正厚道仍是正解。所以古人常说“忠厚传家宝”,倘若为人正派,神鬼精怪也都是敬佩不扰的。故人世修仙,要先学修身做人;这也是众妖升仙“要自人而始”的法门因由,不只是人身,更是人道。

且说妖王责令龙马、神龟投下升仙草一事,妖界早已沸沸扬扬,众妖只是做好准备,只待龙马与神龟现世。然而妖算不如天算,那伏羲老祖有意擢拔人世,知道妖王投下升仙草来,便思忖让人界与其雨露均沾,故而早早侯在黄河与洛水之畔,替世人寻消息。

那龙马与神龟本想避人耳目,将讯息昙花一现就好,未曾想伏羲老祖竟将二兽背上的“妖书”绘为“河图”与“洛书”两卷,分别藏于太昊宫人宗庙及娲皇宫女娲庙中,并根据“图”、“书”谱成八卦以范世人。伏羲老祖对世人之爱,可谓用心良苦。然而世人对于宇宙的感知,只限于五行而未达九行;故对于“河洛”的解读,最终也跳不出五行的藩篱,而且愈加繁琐与牵强附会,盖识力不及耳,辜负伏羲老祖一片苦心。不过这都是后话,伏羲老祖绘制河图洛书的时候,并未料到这一层。

且说黎墨的狐鹰打探到河图的下落,一早赶来向黎墨报信。尽管黎墨不醉心修仙,但为了不负师傅火黎这么多年的苦心栽培,黎墨还是积极努力着有关升仙的一切。在狐鹰送来消息后,黎墨当即决定夜探太昊宫。

话说这太昊宫人宗庙正是伏羲老祖的道场。整个道场恰似一个巨大的圆球悬于天水之上,六十四重宫宇玲珑相套,同心异向运转;道场之内凡春、夏、秋、冬、蒙、惊、降、止八个季节,每重宫宇每天经历八个季节,变换八次方向,尽采天地之变,因此太昊宫又有“易宫”之称。而河图便被伏羲老祖藏于位于球心的“乾元宫”之中,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兽镇守。而从最外面第六十四宫“既济宫”抵达球心处的“乾元宫”,则绝非一件易事。不仅因为六十四重宫宇各有八门八院,每时每刻都在变幻唯一的路径;更因为每一重宫宇之中都有神兽镇守,稍有差池,便会落入神兽之口。

能入太昊宫的弟子,都是人世之中拥有七窍玲珑心的绝顶聪明者;而他们甫入易宫,首要学习的便是“易术”,否则出入这六十四宫便有性命之虞。而每道宫宇驻学三十年,方可进入下一层宫宇修行。因此,越往宫宇中心处,其所居修道者的修行越高。而这个“易术”又绝非后世人所理解的“八卦”那么简单;言“易术”为“八卦”者,实乃管中窥豹,没有见识的说法。简言之,“易术”的世界观是“九行宇宙”;而“八卦”,在伏羲老祖最初传世的时候虽然也是”九行思想”,但传到后世就变成了“五行”。

再说黎墨因打算夜探太昊宫,便在白天来到太昊宫外面察看。这一看不打紧,黎墨发现太昊宫里的小道士正抬着许多死狐,准备往架好的柴火上焚烧。原来,许多狐精都得知河图藏在太昊宫中,便仗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想要闯入宫中偷盗河图。然而,六十四道宫宇,五百一十二道宫门,还有那瞬息万变不可读数的路线数目,怎是可以随随便便进出的。你道这路线数目如何不可读数?倘诸位只当作这数目大不过千万亿兆,那便太小觑了这易宫?世人见识少,只当千万亿兆便是不可估量的“大数”,殊不知在那亿兆之上,更有京、垓、秭、穰、沟、涧、正、载、级、恒河沙、阿僧只、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大数……这样的数目。而这六十四宇五百一十二门的易宫,可行路线之数目为:六阿僧只两千七百七十一恒河沙一百七十三级五千三百八十六载六千八百零七正六千三百八十三涧五千七百八十九沟四千二百三十二穰七百七十子秭。而八重宫宇同时八向运转,不必神兽开口,仅是宫宇交错运行时走错宫门,便会掉进渊海之中。而那渊海又有八重八道变化,坠落其中,顷刻毙命。这些小道士所焚烧的,正是坠落渊海的妖狐。

黎墨一见死了这许多同族,不由悲从中来,待小道士焚烧完毕,黎墨便上前将众狐的骨灰小心收起,仔细封到瓦罐之中,另寻了山清水秀处,恭恭敬敬的将瓦罐埋于地下,并焚香祭拜,告慰亡灵。等黎墨忙完这一切,已是日薄西山,渐入暮色。

亲手埋葬这许多同族,黎墨正思忖还要不要夜探太昊宫,突然发现眼前竟然站满了一群狐精,为首的狐精,正邀众狐一同跪下。黎墨不由大惊,待定睛一看,原来并不是什么狐精,而是一群狐族妖魂。为首的灰狐妖魂道:“感谢恩公收拾骸骨,建冢焚香,使我辈有此栖身之所,恩公高德,永世不忘。“

黎墨平素一怕被夸,二怕被谢,而此时同时被夸谢,即刻不好意思起来,憨笑挠头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为首的灰狐又道:“想恩公去那太昊宫也是为河图吧,吾等不才,愿助恩公一臂之力。”黎墨看看百十来位狐魂,其中不乏修道已至天狐者,不禁叹出一口气,道:“我看我也算了吧。”众狐魂见黎墨这般模样,不禁都笑了起来。为首的灰狐又道:“只要有我们帮助,不怕恩公取不到河图。”言罢,向众狐魂一递眼色,百十缕妖魂纷纷飞升,化为繁星点点,为黎墨点起天灯。灰狐道:“恩公只需据此星像,便可寻到河图。”

于是,月上柳梢之后,黎墨便跟着这些妖魂幻化的飞星,再次来到了太昊宫。夜晚的太昊宫,远远望去,仿佛一轮初升的皎皎圆月,在滔滔汩汩的天水之上,玲珑凑泊,美妙绝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