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六三七章 加州大开发运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三七章 加州大开发运动(2 / 2)

“现在那些工厂的工人越来越过分了,还成立什么工会,不加钱就不加班。”

“哎呦,前些年还一个个吃不饱饭,现在吃饱饭了,还要住大房子,还要送娃子们读书。”

人心不古, 人心不足啊!

张德帅很少回国,但是国内的那些事情,他也是知道一些的。

他就不明白了, 大总统为什么就默许那些人出来闹。

为什么不早早地就将他们镇压了。

工厂里的那些工人大多都出身流民,他们前些年那过的叫一个什么日子啊。

现在好了,日子好了,反而不知足了,整天跳出来要这个权利,要那个权利。

当然了,张德帅是一名情报人员,他管不了那些糟心的事儿。

这次张德帅的任务是重新挑起印度战场的战事。

正好复兴军的医疗队在圣军以及缅甸做了大量的尝试,发现了一种可以有效缓解瘟疫症状的中成药。

这种中成药所需要的药材其实并不是多么的名贵。

但是药方已经被后方的工厂买断,并且在国内注册了专利。

再次回到这里之后就变成了成品的药丸,身价翻了几百倍。

就这样,三个国家还要分一定的份额,谁都想要更多的药物。

这个药再贵也比人命要便宜。

至于英印殖民地的英国人,他们想买都还买不到。

殖民地只能找在沪上的一些商人走私一点点,但是那个价格就更高了。

这次的瘟疫成功地刺激了复兴军制药业的发展。

大家研制新药的积极性更高了。

一些专业的擅长药剂的医生也被各家药厂高价聘请。

这又变相的刺激了药剂师这个专业的发展。

有了药物就意味着不用害怕军队因为瘟疫而减员了。

战争终于可以重新打响。

董书恒为什么非要现在将英印殖民地的战争重新打响呢。

因为现在是复兴四年啊。1859年啊,大嘤帝国进入了大选年。

如果现在大嘤帝国在印度地区吃了败仗,那么鹰派的坦普尔首先可能就要下台。

董书恒倒是希望大嘤帝国换上一个秉持绥靖政策的内阁。

现在这样整日提防对方的日子真他娘的难受。

而且现在这个大嘤帝国内阁太过强势了。

董书恒一直想要进入印度洋,将自己的势力向波斯湾以及非洲地区渗透。

但是大嘤帝国一直在印度洋对复兴军严防死守。

别说军舰了,就是复兴军的商船,在大嘤帝国控制的港口的都会被无端地临检。

在不与大嘤帝国海军全面决战的情况下。

董书恒只能寄希望于将这一届的内阁给换掉。

那么拿印度地区做文章就是妥妥的。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今年复兴军要加大对北美地区人力物力投入。

明年美国总统也将更换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勾起了董书恒对历史的记忆。

亚伯拉罕·林肯。这个出现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以及由他所引发的那场改变了米利坚命运的战争,一直让董书恒记忆犹新。

可以说现在我们所认知的米利坚是从林肯手中诞生的。

华盛顿缔造的米利坚只是一个临时抱团取暖的松散联盟。

是大嘤帝国对殖民地的不公正压迫,让他们联合在了一起。

这些州现在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团结,大家按照自己利益需求做事。

北方土地贫瘠,要搞工业化,南方土地肥沃要搞奴隶种植园。

现在他们都想让中西部地区实行自己的制度。

所以就有这次堪萨斯战争。

堪萨斯战争并没有被官方所承认,没有哪一个州公然表示参战。

只能算是一场规模较大的私斗而已。

但是接下来的那场大战则会让整个美利坚都完全陷进去。

双方动用的兵力达到了三百多万,死伤人数更是达到了七八十万。

这样的一场大战,董书恒肯定是要参加进去的。

现在一直在堪萨斯地区的长江安保只是在打前站。

同时也是为了通过堪萨斯战争,让华人士兵适应米利坚的作战环境。

在同一时间短,还爆发了英法澳对墨西哥的入侵。

假如到时候要是能够将大嘤帝国的加拿大省给拉进来。

那么妥妥的又是一次世界大战。

要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仅仅依靠加州的华人以及长江安保的武装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加州的长江安保大概有五万人的常备军。华人在全面动员的情况下,能够组织起三十万人的民兵。

这远远不够!

为此,董书恒制订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计划。

为了这个计划,他从家族掌控的企业中抽调了大趣÷阁的资金,总计达到数千万华元。

其中很大一趣÷阁钱是向各个船厂下订单。

他要推动一场加州大开发运动。这其中包括修建三条重要的铁路,将西海岸与中部地区的一些战略要地连接起来。

这三条铁路将同时开工,为了保证劳动力。

董书恒让齐彬在扶桑动员五十万劳工。同时朝鲜半岛的两个藩属国也将动员五十万人。

这一百万修路工,最后剩下的会留在当地。

同时董书恒还将从国内再抽调一百万人去米利坚西部。

两百万人的迁移,光是需要的船只就是海量的。

复兴军这几年赞下的海上力量可能都要用到这里。

就是西太公司真在进行的南下计划,也都要被耽搁一段时间。

不仅仅是北边。

东华国现在也急需补充人口。

这给董书恒带来了一个大难题。

为了凑足人数,董书恒不仅仅通过舆论手段在年轻人种做宣传。

在报纸的描述中加州和东华变成黄金之国和白银之国。

年轻人过去也不是为了钱财,而是变成了为子孙后代开疆拓土的伟大行为。

光是精神上的激励还是不够的。

还要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过来。

土地和安家费这些都是前期需要投入的成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