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六〇五章 问对(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〇五章 问对(上)(2 / 2)

缺钱用,那就将对外贸易给垄断了,然后跟洋人搞贸易战,抬高出口商品的价格。

赚取洋人的白银。

这样董书恒就用洋人那里转来的钱从洋人那里购买武器,购买设备。

然后与南洋的华人结盟。

当时南洋的华人在海外倍受欺辱,心中非常渴望能够获得母国的支持。

而那些满清的地方官员都视他们为弃民,对他们比那些洋人还坏。

这时候董书恒站了出来,他的手中有实权,有地盘。

他给了这些南洋华商一些贸易的特权,换取了南洋商人的支持。

那些南洋家族不仅仅给他送人,还给他送钱。

最主要的是不断帮助董书恒转运粮食。虽然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南洋华商也是赚钱的。

但是他们这些人却用智慧,用自己在南洋多年经验和人脉,保证了董书恒粮道的安全稳定。

在当时的情况下,粮食在满清已经成为硬通货。

当时董书恒是有多少粮食就能招到多少人。

当大家的手中没有粮食的时候,董书恒有足够的粮食,那就是奇货可居。

“曾公,今天这里就咱们两个人,董某希望能够跟曾公坦诚相待。实际上,董某今天过来,是有些问题想要请教曾公的。”

曾涤生抬起了他有些混浊的眼睛,看向董书恒。

今天董书恒过来之后,能够不用自己的身份压人,已经给了他一个好印象,这叫礼贤下士。

在刚才的聊天中董书恒也确实做到坦诚相待,所以这个时候,董书恒跟他这么说,曾涤生倒是没有任何理由去拒绝了。

虽然平时他喜欢韬光养晦,喜欢含蓄,喜欢将自己的想法窝在心中,闭门造车。

但是此时,不知为何因为董书恒的几句话,他就向跟这个年轻人掏心窝子。

看样子,他还是小看了这个年轻人。

“总统有事相询,是老夫的荣幸。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曾涤生起身微微躬身一礼。

“我看到曾公这里有很多报纸,想必曾公定是关注时事的。”

“我想问一下曾公,我复兴军的敌人是谁?”董书恒上来就一个大问题。

曾涤生沉默了一下,这个问题确实有些太大了。

好在他平时倒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

对复兴军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他比较感性趣的事情。

复兴军能够迅速一统,并且迅速降伏周围的势力,依靠的是其强大的军队以及高效的组织能力。

但是这也让其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曾涤生知道现在沙俄、大嘤帝国都算是复兴军的敌人。

沙俄不用说了,是复兴军的生死大敌。

曾涤生研究过沙俄,这个国家扩张成性,声称每一寸国土都是必不可少的。

欧罗巴的其他国家搞得都是殖民扩张,很多情况下都是在当地扶持势力。

而沙俄做的移民扩张,每占领一块地方,要么屠杀,要么驱逐当地的原住民,然后移民占领那里。

这一点跟复兴军倒是很像。但是复兴军的手段要温和的多。

华夏有足够多的人口和灿烂的文化。

董书恒显然有信心通过移民来同化当地的人。

所以复兴军一般不会驱逐当地的人,只是会让他们学习华夏的文化。

然后让他们认同自己华夏大家族的一员。

只要当地的汉人数量能够占到大多数,董书恒相信这就足够将当地给稳定下来。

可是沙俄他本身就没有足够的人口。

而且除了宗教之外,他们没有多少让底下的少数民族认同的文化。

所以,他们只能采用这样激进的办法来巩固自己对当地的控制。

这样也限制了他们在当地的发展。因为他们缺少人口。

复兴军为什么能够那么容易就夺回被沙俄占领了几百年的月湖、远东以及东鲜卑利亚地区。

主要还是沙俄对这里的开发太过落后,几百年他们通过各种手段也就才移了那么点人过来。又如何进行基础建设呢?

这让他们从本土很难对这里进行支援。

而占领了西北太平洋制海权的复兴军则能够更加方便的补给自己的军队。

相对于沙俄的低效,复兴军仅仅几年时间对这里的建设投入就超过了沙俄人过去几百年的综合。

但是沙俄会真的放弃这里吗?

这是不可能的,只要还在沙皇的统治之下。沙俄就一定还会打回来。

所以复兴军和沙俄早晚必战。从这一点来说沙俄是复兴军的大敌。

ps:二更送上,求月票,求推荐票。只要票票足够,每天都有二更,呜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