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盛唐江山> 第242章 高速发展的安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2章 高速发展的安东(2 / 2)

另外,足足三个月的洗脑,大量契丹孩童已经潜意识的认同了自己可能本来就是汉人的身份,只是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被带到了契丹部落养大的。

总而言之,李飞就是冲着完全汉化他们去做的。

服装产业方面仅仅只是几千契丹女人和几千孩童总共一万多人的安置,另外两万多契丹女人和孩子,分批安排到其他产业,或者让杜甫主持,分派给了她们新开荒出来的田地种植,基本上人人都有安置。

因为用水泥拦河筑坝兴修水利而新开荒出来的大量田地,不管是分给汉人种植,还是分给契丹俘虏种植,五年之内都是不用缴税的。

在各种产业内直接参加工作拿工钱的契丹女子没什么问题。倒是那些分到田地种植的契丹女子,因为从未种过地,但李飞也有策略,会安排会种植的汉人,集中传授她们经验,并且给予她们两年缓冲的时间,两年之内都护府每月有一定的粮食补贴,保证饿不死她们。

不管是那些契丹女人,还是她们的孩子,生活都是安稳的,有规律的,几乎算得上无忧无虑,没有谁会去怀念以前草原那种苦寒的生活。

“我去,兄弟你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出这么多衣服鞋子的。”时隔几个月,曹小钟再次跟随海船来到安东,一下码头便看到成堆成堆等待装船的衣服,鞋子等等。

“这些衣服鞋子,不按件算,按制作所用的布料不同,称斤卖给你们琪清商会,你们能销得出去吧。”李飞随即报出各种布料衣服的价格。

“不可能吧,这样的价格,跟没做成衣服的布价都差不多,真的不会亏死你吗?”曹小钟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价格下,李飞还能赚到钱。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们安东生产出来的东西,按照原料成本卖也亏不了多少。”李飞笑着说道。

曹小钟一脸狐疑,他毕竟见识有限,根本不知道几十上百倍效率下的大规模生产有多强大。

现如今,李飞名下,让郑海领航的船队有了四十艘大海船的规模。曹小钟和萧若水的琪清商会也建立了一支多达六十艘海船的船队,不仅把安东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运往江南,还运往新罗国以及倭国。

不说玻璃器皿,玻璃镜子,望远镜,烧酒等高利润的垄断产品。

就是衣服鞋子等,也是足够好,并且又足够廉价的商品,丝毫不愁销不出去。

事实上,根本不用琪清商会自己去一件一件的销售,有大量其他商人等着安东的船队,直接倒卖安东生产的东西,因为安东生产的东西往往比他们自己生产的成本还要低,而且质量还不差。

并且那些安东垄断的产品,也只有从安东船队这里才能订购得到。

有着整个江南,新罗国,倭国等做为倾销地,并且安东也渐渐形成了市场,需求是庞大的,只有生产不够多的,根本没有丝毫滞销的可能,安东各个产业都是尽可能的放开了生产。

由于李飞从生产的每一件商品当中征税,安东的税收也在暴涨,以前安东一整年的岁入加在一起价值不到七十万贯,现在一个月都有二三十万贯。

这还仅仅只是税收,还不算李飞自己赚到的利润。

要知道,其他许多产品可能没什么稀奇的,只靠提高生产效率,控制人工成本而量产出来廉价倾销不同,那些基本上只是诶了养活成千上万的工人。

真正赚取大量利润的,还是诸如玻璃器皿,玻璃镜子,望远镜,烧酒等超高利润的垄断产品,并且样样都是抢手货。甚至还有生铁犁这样的农业大杀器,虽然大唐盐铁管制的关系,不太好大规模贩卖,但李飞却能通过海运的方式,贩运去新罗国和倭国等海外,同样赚取大量利润。

李飞自己赚到的利润,绝对要比安东正常税收要高好几倍,过百万贯一个月都是正常的。当然,李飞自己赚到的利润也都用于安东的发展。

如果不是安东的人口潜力基本上用尽,许多开荒出来的田地都找不到人种植,李飞甚至还有许许多多现代的小玩意可以弄出来,那些也都是能够垄断的东西,又将是一大趣÷阁利润。

饭可以一口一口的吃,总之安东的底子已经打下了,如果将来安史之乱不可避免的爆发,他可以把安东打造成一片世外桃源,不怕吸引不来更多的人口。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