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唐朝地主爷> 第二百四十八章 倭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八章 倭地(1 / 2)

第二百四十八章倭地

从曲江池牡丹楼出来,徐清已经是被吓了一后背的冷汗,刚才这平阳公主说的事情,一旦被人听了去,徐清这造反的罪名是逃不脱了。不过,徐清刚才是上了贼船,知道了那件事情,悔之晚矣。只能和平阳公主一条道走到黑。

回到玄武门,徐清对外出的事情只字不言,而这时,李渊地御书房中又出现了那些个黑衣人,他们将徐清从玄武门到牡丹楼前的一切细节都和李渊说了,连在街上找了个茅房撒尿,撒了多长时间,撒尿之后有什么变化,都一一报给了李渊听23。但见李渊听到,牡丹楼里的是平阳公主,他便松了一口气,既然是平阳和徐清会面,那便无虞。李渊心中只有两个确定的东西,第一,徐清这小子在朕在的时候,绝不会造反,也不会有胆子有二心。第二,无论什么时候,平阳公主都不会对他这个父亲有二心。

在没有分配之前,徐清封的那些个门下典仪啊,执戟啊,都在玄武门军中驻扎。现在的玄武门守兵,有了李渊的欣赏,伙食也比之前提升了一大截。以前一天到晚啃烧饼,现在在烧饼里面夹了肉。以前喝汤只有骨头,现在还有肉片,蛋花。故而那些门下典仪纷纷跟徐清说,这典仪我们不做了,就在这里当普通士兵得了。

徐清呵呵一笑道:“好啊,那我们玩一玩体能训练,你够格了,就留下来吧。”

这一练,再没人想留在玄武门了。

不过,徐清还是主动邀请了一些人待在自己的军中,无非是有特殊技能的人了。比如那个千丈之外看得清字的那个,还有不会硬弓但是会使用投石车的,不会骑马,但是能造马车。徐清逮住他问,你不会骑马不会打架,那你怎么来了武举。他反而答到,他也不知道,他原本在县衙修车,一天县老爷忽然派人找到他,让他来的长安。

徐清叹了一口气,既然有一技之能,那就留在这里吧。

时间一晃而过,最后一千人的角逐,就在这时候开始了。李渊亲自带着文武百官,祭奠太庙,取五色土安四方,然后在一千学子的面前,加恩说要多取一百人。在一片感恩戴德的声音中,武举最后的角逐开始了。

朝中五品以上大员,在场观看,四品以上的武将参与都督比赛。一千人,随机匹配对手,两两对战,胜者进入下一轮,败者淘汰暂时停留在原地。当然谋将是比的计谋对战,有的比的舌辩。剩下的五百人,基本上就嫩享受到这次武举的官位了,为了保证营将和卫将的文化程度,再一次举行了一次筛选比试。

通过趣÷阁试,官场礼仪的考验等方式,将最后三百人选拔出来。被淘汰的人,则当场授予官职,并且是实打实的缺,不像徐清之前选出来的,还要等待吏部和兵部的任命调度。武举的官,授予得比较小,全部是八品九品官。

最后得事情,除了让徐清到场之外,便和他没多大关系。太极殿唱名,三百名决策出来之后,此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带着大红花,穿着大红袍,插宫花,骑马夸街。这还只是流程,武举之名次,还待最终得比试。

----沧州

离上次徐清送信过来,又是大半个月了,此时得沧州,正处于粮价大跌的风暴中。紧接着各类东西都掉价,来沧州的洛南商人,便赚得盆满钵满,载着一大堆便宜货物,又前往东都洛阳去了。前几日,听闻清河商会成立了,似乎很是热闹,但赵璐秦时却无心计较这几个跳梁小丑的聒噪。因为不在乎,你清河商会有我们的模式,但没有我们的核心科技,更没有通往辽东草原,高句丽的商路。河北物价暴跌,成立一万个商会,也是不够,除非你能再短时间内劝服所有人不再生产,或者将这些产品都送到外面去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再忙活另外一件事情。

前不久,来自辽东的一艘商船传来一个消息,在新罗百济东南顺风航信七八天,其海上有许多岛屿。上面的民众,尚没有统一的国家,相传乃是当年徐福东渡之时留下来的野种。本来,一个蛮夷之地,王化不开之地,秦时和赵璐看不上的。但是听说那些个岛上别的物产没有,但是金银却很多,以前有人上去过,一斤开元通宝,竟然可以换取同等重量的银子。当地人并非对铜的追求,但是对开元通宝造型精致,十分感兴趣。

铜换金银,这可是大生意啊!这个王化不开之地,还真是……秦时和赵璐并不是迂腐之人,这么大的利润,让他们心动不止。连忙查遍典籍,才发现那个地方,居然叫做倭,三国志上都有记载,当时三国志记载的还是记录的一群野人。但据辽东商人的描述,那个地方现在已经有了国家,但是各个国家都很小,不统一罢了。

赵璐和秦时何等聪敏,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巨大利益。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赵璐和秦时在想,何不挑起倭地两国相斗,然后援助其人,换取金银?

不对,既然他们的国家都很小,为何不派人去直接占领。不先全部占领,先打下一个桥头堡,然后派兵进去,进而图其全境。接着,便可以让其人民为我挖掘金银,为我种植粮食,为我纺织布匹。反正在海外,在那个大海相隔的小岛上,只要做的严格,几百年也传不到中原来。等到哪里的金银挖没了,再让中原的人进去,建立一个海外之国,岂不美哉?

但是,这件事情不能告诉朝廷,朝廷一旦得知,这本来是大董事的,就会变成小职员。秦时盯着那个辽东商人道:“你是何人,为何得知此事,又为何将此事告诉我们?”

那辽东商人笑着道:“二位方伯问这句话,小人猜想,二位必是知道了此中巨大的利润了?”

赵璐秦时相视一眼,板起脸道:“大胆,快说你到底是什么人,还敢猜度本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