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唐朝地主爷> 第三十四章 驿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 驿站(1 / 2)

第三十四章驿站

景要看,街要逛,路也要赶,徐清一行沿着长江岸,走至后世江西北部,此处有一洪州,乃是滕王阁坐落之处。只是那座名流千古的阁楼,却还没有开建。这里所有的,只有望云口中的“伯符楼”。

伯符楼做落在赣江入长江口,楼高四十有七尺,广旧基四十尺,增高十之一。楼上,有一个河伯塑像,塑像周围是香坛,台阶上有不少青苔。

凡登楼必拍栏杆,可徐清登楼却不敢拍,怕一拍即烂,南北走向有一条街,因伯符楼以为庑,夹以二亭,南溯大江之雄曰‘压江’,北擅西山之秀曰‘挹翠’。

临河之处,还立着水菩萨,金佛像,还有老子神像,孔子碑位,各做各的道场,倒也出得和谐。若说高看一眼,还是“和而不同”的典范。但也足见周围民众于水患的恐惧,如此恐惧之下,民众还不迁走,还请众神来守卫,又能说得他们强硬。

也难怪后世会有钉子户这种东西,水患压头亦不后退一步!

买买买,继续驱车上路。湖广之地在唐初还不是江南,和苏杭一比,还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就比人口,也稀疏得很,土地宽裕,没有那种挤在沟沟里开田的窘迫。湖广发展起来,还要数百年,从前“关中熟,天下足”,后来“江苏熟,天下足”,到明清时,就是“湖广熟,天下足”了。这种叫法的迁移,事实上是随着土地地力而转移的,湖广开发的晚,土地肥沃,粮食产量就多了。

明清时,湖广粮食贱如土,随着人口增多,土地也不足了,于是填湖造地,如今所见之鄱阳湖,洞庭湖,不足古时一般大小。

八百里洞庭啊,鱼米之乡,就算时间不足,徐清也想去看看这洞庭水,还有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岳阳楼此时还只是叫做“巴陵城”。

在穷山里走了许久,到了午后,徐清等人终于看见了人烟——一条土路贯穿,岔路口有几个茅屋。

茅屋上倒插着扫帚,绑了一块飘飘的布,这就是客栈了。

徐清提鞭一指对牛吃草道:“赶了几天路了,去前面那店看看,能不能在此歇息一天。”

“喏!”牛吃草去了一柱香时间又回来了道:“店家说,店太小了,只做的便饭,住不下太多人。”

徐清摇摇头,叹气道:“光会做饭有什么用,我从不吃外头的饭啊。”

“主公,店家还说,从此处沿路走,有一驿站可供客人歇息。”牛吃草道:“前面那家店,也可去坐一坐,让马歇歇。”

徐清笑着问道:“哼哼,你是看人家店里有酒,犯了酒瘾吧?”

牛吃草不好意思挠挠头:“哪里哪里,我是心疼马呢……”

走至店门口,只见店旁种着许多垄蔬菜,南方就是这个好,冬季不缺绿菜。住人的店只有一间,其余的都是养鸡放柴的杂房。

走进去,店家忙迎出来,嘿嘿笑到:“小店本只是农家,因住在了路边上,就凑了点钱做饭给来往客人。坐坐坐……”

“店家,先上一坛酒,好好烫一下,我看你鸡笼里鸡儿肥啊,杀来下酒!”

“好嘞好嘞,客官稍等,我这就去整治。”店家吆喝了一声,里头一个年轻小伙出来了,店家道:“去,给客人煮茶汤,放芝麻,放豆子。”

徐清闻言微微吃惊,这茶在唐朝还是高端货,普通人家不该有啊。店家似乎察觉到了徐清的疑惑,于是小声道:“嘿嘿,不瞒客官,这后山里头有几株野茶树,我等年年采得七八斤,都伺候给往来客人吃,我儿煮得一手好茶。”

“原是这样……”徐清也不作疑惑了,刚才一路走过来,确实在山里见过野茶,而且,这么一家小店难以埋伏不轨之徒,徐清队里有几个好手轮着来,在轮到的那天是不吃不喝的。

不久,那小伙儿捧上茶汤来,徐清拿一碗,是浓稠的豆子茶,豆子浮着,上面撒着细细的芝麻末儿。

谁知徐清还没下嘴,牛吃草把他那碗拍到地上,呸了一句:“大胆,竟敢在我茶里……”

原来牛吃草竟然眼花,把芝麻末看成了土灰。不过“洒土灰”三字还未出口,那小伙儿已是赶忙跪下,先求饶,一句然后道了一句:“小的不知客官不喜吃碎芝麻!求客官饶恕,我再去泡过一碗!”

“啊?”牛吃草果然没有将“洒土灰”说出来,而是道去吧,碎了的碗赔钱给你。而且真付钱的时候,牛吃草多饶了他二两银子,简直是横财。

徐清不由得琢磨了那小伙儿话,他先是猜透了牛吃草的怒火何来,然后也没说什么“那不是土灰”,而是一句话让牛吃草知道那是碎芝麻,既给牛吃草留了芝麻都认错的面子,又把真相解释清楚了。所谓快狠准的公关也不过这样吧,若是今日碰到的是别的人,小伙儿亦能安然也。

不错,徐清心道,是个伶俐小伙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