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唐朝地主爷> 第十三章 流民(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流民(5)(1 / 2)

第十三章流民5

安置流民的政令一下,沧州的流民一下子多了起来。由于丈量土地,登记造册一堆事情没能够完成,流民也一下子不能够妥善安置,只能搭个简单的棚子,由州县出粮食,办个施粥厂赈济着。

刚刚发下赈济粮食不到两日,一名吏员慌张跑来,说流民闹事了,将施粥厂给砸了……徐清思考一下,难道,是赈济粮的用词不对?

天朝自古以来好面子,就算是贫苦人家也不例外。要是某年收成不好了,一家人粮食吃没了,等着别人接济。但是,待到地主送过来粮食的时候,必须说借的,有借有还,要是说接济,立马翻脸,救命的粮食也不要了……

徐清出了府门时,外头已调了一队官兵,又见到沧县县令邵登赶了过来。相互了解了一下情况,都说麻烦,二人一并往流民安置地匆匆而去。

安置地地头是在一处河滩边上,现在闹事已是结束,徐清走在前面,但见两三百名老百姓被衙役看押着,这些老百姓在如狼似虎衙役看视下,无助地哭泣着。还有五六十名青壮,赤着上身被五花大绑,跪在河滩上。

虽然是青壮,但这些人脸色多是赤肿,眼窝深陷,红果的身子都是瘦干干的,一旁官差喝道:“哭什么哭?刺史大人来了,尔等还不快跪!”

那边两三百名百姓都是朝身穿绯袍的徐清跪下叩头,然后口呼冤枉,喊冤之声震天。徐清沉声道:“尔等喊够了没有?”徐清一语即出,河滩上下鸦雀无声。

“有何冤情?你来说!”徐清点了一名被五花大绑,面相老实的瘦汉子。这大汉见徐清一身绯色官袍,其他官员连县太爷也他在面前战战兢兢的样子,心底惧得十分,颤栗得说不出话。

“还有没有会说话的?”徐清不满地道。众百姓你望我,我望你,这才推了一老者道:“刺史大人,草民等都是幽州屏风拗人,前些日子糟了匪祸,全拗屋子没有了一间,草民虽逃得性命,但儿子媳妇都给掳走了,剩下我糟老头子一个人,地里庄稼少了,仓里一粒米都没留下……”

一旁邵登见了这老生的戏份来了,不耐烦催促道:“这些没要紧的话,就不要啰嗦了。”

老者擦干泪叩头道:“是,草民啰嗦。刺史大人,这招收流民,粥铺施粥乃刺史赐给的恩德,但你看这施得是什么粥?麦糠麸皮也就罢了,草根树皮我也忍了,那石子,沙子,糯米土也是人吃得?”

——徐清微微皱眉,又听老者说到:“刺史大人,小人在寒风里站了一日,等得浑身都没劲了,方领到一碗粥,但粥里的米,老朽数了数,连十粒……十粒米都不到。”

众位被绑缚着的汉子又是齐齐喊冤:“草民等实在没有办法,活不下去了。”

——徐清闻言道:“将粥锅端来!”

两名官兵将粥厂的粥锅抬来。这粥锅初看官兵抬起甚沉的样子,徐清还觉得颇为疑惑,但待放在面前时,徐清再一看眼,大缸里只是一锅混浊液体,粥米不知何处。

一旁邵登拿起勺子往粥锅里一搅,竟还没搅出什么能吃的东西来。也徐清起身,亲自取过勺子,在锅底中才沉沉一捞,才捞出满满一勺实物来。但见勺子里都是树皮草根,而黄米不到半勺,比砂土还少!

“粥厂司吏何在?”七名鼻青脸肿的官吏,一排跪在徐清面前。

“你是哪个衙门的小史?”徐清指着一个老吏问道。

那老吏员叩了头道:“回刺史大人的话,小人在沧县户房任小吏,从前隋起,至今十一年。”

南北朝朝廷更替的快,但是一帮子文官不会变,前隋到现在,沧县几经易手,县令换了几个,但各房的吏员却不变。

“十一年,也是衙门里老人,当知贪污朝廷赈灾粮何等下场,竟敢知法犯法?”徐清拿出官威喝到。老吏员额上冒汗道:“刺史大人,小人冤枉。小人虽只是一名小吏,但也是知道什么是良心的。”

“这往赈灾粮里掺沙掺土,乃是朝廷习规。若真是干干净净的白米,如何入饥民之口。小人实没有贪污啊,请刺史大人明察。”

——徐清听了恍然,这吏员所说却实如此,粥厂免费施粥,若都是白花花的大米,别说流民,就是平常百姓也人人都想来吃。可是官员又如何分辩哪个是饥民,哪个又不是饥民?一视同仁,那么一点赈灾粮马上吃光。

所以官员想到一个办法,掺入贱粮,再往粮里掺沙。真正的饥民哪里管你粥里有沙无沙,有饭吃不饿死就好,如此可以筛除掉来混吃混喝之人。

话是这么说,可规矩到了最后,都成了底层官吏名正言顺贪污赈灾粮的说辞。徐清点头道:“看来你还实心用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