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大穿越时代> 第九章、冲突世界:凛冬将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冲突世界:凛冬将至(2 / 2)

按照美国海军总长欧内斯特.约瑟夫.金的指示,本次“凛冬”作战计划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扯动日本的海上防线,让它顾此失彼。一旦联合舰队北上救援本土,美军就转而在南洋动手。

第二,杀进日本海这片“裕仁天皇的池塘”,切断苏联供给日本帝国战争机器的输血管。

第三,动摇日本帝国的战争决心,给日本国内的主和派政治势力,创造出一个夺权的机会。

第四,在实现以上三个目标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政府军进行适当援助,避免其变成又一个赤色国家。

而对于身在第一线的哈尔西将军来说,这个计划让他不由得联想起了史诗中的第二次布匿战争:身在南洋的山本五十六,就是转战意大利半岛无敌手的迦太基军神汉尼拔;而他哈尔西,就是即将直捣那位“当代汉尼拔”的本土老窝,迫使其撤兵回国,最终在扎马一战之中饮恨败北的罗马名将西庇阿!

既然在南太平洋的战场打不过你,那么就换一个战场试试看吧!

唉,不知道属于自己的“扎马会战”,将会在日本列岛的哪个地方打响?

哈尔西将军摸着下巴,端详着海图桌上的日本地图,若有所思……

当然,现在想这个问题似乎还为时过早,在此之前,他这头“蛮牛”首先要做的,就是率领舰队沿着千岛群岛狂飙猛进,从北方直捣日本海,去杀死日本人!杀死日本人!杀死更多的日本人!

“……秋天已经到了,接下来的冬天应该也不会太遥远……日本帝国的骄阳,已经在太平洋上空照耀得太久太久,现在是时候让那些可恶的黄皮小矮子们,感受一下来自北极的凛冬寒风啦!”

※※※※※※※※※※※※※※※※※※※※※※※※

中太平洋,中途岛,美军对日作战的最前沿基地

伴随着一架水上飞机的翩然降落,巡视前线的海军总长欧内斯特.约瑟夫.金,来到了这座岛屿。

此时,哈尔西率领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已经在北方的阿留申群岛集结完毕,正在进行出击之前的最后休整和补给。而另一支负责欺诈敌人的小型佯动舰队,也已经起锚赶赴新西兰。

但是,就连哈尔西海军上将都不知道,本次对日大决战的真正杀手锏,其实是被布置在了这里。

中途岛最大的军用机场上,两百多架b-29四发“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已经全部转场降落完毕,正在进行最后的检修工作。旁边的空地上,地勤人员正在将一箱箱画着骷髅图案的“特种航弹”搬运进仓库里。此外还有一大群穿着白大褂的专家,围着两个巨大的特制航弹,指点地勤如何保养和安装。

这就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此次“凛冬”作战的真正杀手锏:依靠从纳粹德国逃亡者手上获得的技术,紧急生产出来的大批沙林毒气弹;以及美国现有的全部核武库,代号为“胖子”和“小男孩”的两枚原子弹!

虽然哈尔西海军上将把他跟山本五十六元帅之间的决战,视为一场“当代西庇阿”与“当代汉尼拔”之间的史诗对决。但是,欧内斯特.金海军总长却很清楚,这并不是整个计划的全部。

日本帝国的北方防线固然空虚,但若是一座岛屿一座岛屿地争夺下去,哪怕全部赢得胜利,也要浪费不少时间。一旦山本五十六率领联合舰队主力北上救援,那么在依托本土作战的优势之下,再考虑到日本海军在之前一系列战事之中的杰出表现,哈尔西舰队的胜算恐怕未必会很大。

确实,利用这个联合舰队被调出南洋的机会,美国可以趁机在南线发动攻势,扭转澳洲战场的败局,甚至端掉日本人在南洋的油田和战略资源基地,让这支舰队失去持久作战能力,逐渐变成没有燃油可烧的铁棺材……但日本帝国在本土还有上百万吨的原油储备,想要耗干对手的话,需要至少一两年的时间!

而这还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别忘了还有一个苏联会给日本输血,好让它把美军继续拖下去。

偏偏如今的美国已经是火烧眉毛,根本没有时间继续跟日本人撕扯下去了!为了能够尽快腾出手来,跟英国盟友一起遏制苏联布尔什维克势力在欧洲的过度膨胀,合众国必须在今年就结束太平洋战争!

只要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就算为此付出一些名誉和形象方面的损失,白宫也准备捏着鼻子认了。

于是,欧内斯特.金海军总长亲自赶赴中途岛,主持这一次对日本东京的“特种轰炸”首先派遣一个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b-29四发“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群,从高空对东京市区大量投掷沙林毒气弹,在杀死成千上万的日本人之余,也将剩下的人逼进地下室或者掩体里,不敢随意出逃。接下来,两颗原子弹将被投向永田町皇宫和赤坂离宫,争取一举杀死日本天皇,或者至少是瘫痪掉日本帝国的整个战时大本营。

这样一来,面对指挥中枢瘫痪的日本帝国,哈尔西舰队就只需要击垮一些微不足道的零星抵抗,就能轻易冲进这个帝国的腹心之地,重演当年佩里将军率领四艘“黑船”逼迫日本开国的场景。

而跟美利坚合众国早有联系的日本国内主和派势力,也会趁机在内部起事,建立亲美的新政权,瓦解本土日军的抵抗意志,配合美军接管这个武士之岛,甚至利用日本帝国的遗产,协助美军对付苏联和中国的赤色势力……届时,身在南洋的山本五十六就算有再大的能耐,也只有束手投降,听凭发落的份儿了。

当然,这么做下来之后,美国的名声估计也就跟屠杀犹太人的希特勒差不多了……但是,为了遏制赤色势力的蔓延,既然丘吉尔都能决定跟德国纳粹握手,那么美国又为什么不能学一学大屠杀的手段呢?

更何况,这还不过是杀一群死有余辜的日本鬼子!只有死了的日本人,才是好的日本人!

看着那两颗即将制造出空前浩劫的原子弹,欧内斯特.金海军总长如此说服着自己……

※※※※※※※※※※※※※※※※※※※※※※※※

日本,京都

秋天的京都,落叶飘零。在京都三井家族历史悠久的祖传庄园里,正在举行一场事关重大的秘密内部会议,若干位身穿和服或西装的老头儿,态度激烈地吵吵嚷嚷,却始终拿不出一个结论。

在明治维新成功的七十七年之后,这个日本最大的财阀,又迎来了一个决定家族命运的重要时刻。

而上一次需要做出这种抉择的时候,还是决定德川家天下存亡的伏见-鸟羽战役前夕……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豪商之家,早在德川幕府时代,三井家族就已经开始从事金银货币兑换行业,以及典当和放款等金融业务,之后又承接了德川幕府的税款兑汇业务,从而由寻常豪商一举跻身为顶级财阀。再往后,通过与幕府的长期密切合作,德川幕府对三井财阀的信任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尤其是在“黑船来航”,西方列强打开日本国门后,幕府竟然规定,外国银行的所有本地业务,必须通过三井家族,这样就使得外国银行无法直接与日本商人接触。而三井家族则扮演了清朝广州十三行的角色,一家独揽了日本对外国的一切贸易金融的接口,从而使三井家族的金融与商业网络在日本一家独大。

但是,尽管德川幕府对三井财阀如此厚爱,三井财阀却犹如喂不饱的饿狼一般,在幕末乱世之中,毅然从背后给了德川幕府致命一击:就在决定天下归属的伏见-鸟羽战役前夕,日本的首富,三井财阀的掌门人三井三郎助下令将赌注全部压向倒幕派,倾尽家资援助明治天皇的维新政府,公开与德川幕府决裂!

这样一来,原本囊中空空如也,即将不战自乱的新政府军,顿时就有了充裕的军费,一口气购买了五百多门火炮与配套弹药,与兵力三倍于己的幕府军展开决战。而貌似根基深厚的德川家,却因此立刻陷入了财政崩溃和金融混乱,战斗力暴跌了好几个档次。接下来,幕府军不仅在伏见-鸟羽战役之中打得虎头蛇尾、败得莫名其妙,之后更是全盘瓦解,几乎组织不起什么抵抗,就在江户开城投降了。

从此之后,三井财阀便实现了从幕府余孽到帝国元勋的华丽转身,被明治天皇任命为日本帝国新的财政代理人,三井银行几乎成了日本的国家中央银行,独揽铸币、印钞、发行公债等诸多大权,又霸占了诸多矿山、港口、工厂的巨大利益,以至于形成了一个从金融到实业的超级经济帝国,其财富和权势一时无两。

即使是三菱、住友等其它几大财阀,在日本也不过是仰望三井财阀的后生小辈而已。

《纽约时报》曾这样描述:西方文明中从来没有这样的组织。只从事金融业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和三井财阀比起来就非常一般了。三井是东方世界最富有的财团,控制了矿山、银行、铁路、航运、工厂和贸易公司。“像三井一样富有”对日本人来说意味着无穷的财富,就像美国人梦想“像洛克菲勒一样富有”一样。

以三井家为首的各家财阀,不仅控制着日本的经济命脉,而且勾结元老、官僚、军阀,操纵政党,左右政权,在政界不断扶植自己的代理人,让日本帝国的战车不得不一直为财阀的利益服务。

可是,当这辆战车逐渐驶向悬崖,有倾覆瓦解的危险之时,财阀们却又忍不住想要跳车换马了……

虽然日本帝国目前的局势,看上去依然如火如荼、无比兴旺,但各大财阀的首脑们心中却很明白,帝国的实力其实早已透支到了极限,只是拼着最后一口气,才能跟美国打个旗鼓相当。而且,随着德国和意大利的相继覆灭,三大轴心国已经只剩下了日本一家,面对即将到来的举世围攻,日本是根本扛不住的。

目前让日本帝国战争机器勉强维持运转的,除了对国民和占领区仿佛敲骨吸髓一般的压榨,就是从苏联获得的输血,但这都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的。而跟苏联物资一起涌入日本帝国的赤色思想,尤其是在军队和政府里也出现了相应的征兆之后,更是让这些思想上极端反动的财阀们心中警钟大作对他们来说,那当真是宁可把日本变成殖民地,然后自己换个美国主子去侍奉,也不愿意看到日本变成苏联那样的国度。

事实上,早在纳粹德国濒临覆灭,欧洲战场进入尾声的时候,日本的各大财阀就已经通过各自的门路,跟美国和英国进行沟通,试探让日本退出战争,获得一个体面收场的可能性。

然而,盟国开出的条件,跟日本战时大本营能够接受的最低底线,实在是相距甚远,如果硬是签下了这样的和约,只怕军队马上就要闹兵变和搞天诛只要有军部卡在中间,和平就没有可能实现。

但是,在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任何人都没办法压制得住军队持续多年的全面战争,早已让军方的势力膨胀到尾大不掉,他们这些财阀名下的工厂、银行和商船,都已经不得不接受了大本营的战时统制和监管,实际控制力大为削弱。而目前极端严酷的战时体制,也严重束缚了他们这些财阀兴风作浪的手段。

就像幕府时代的商人不可能打倒武士,自己把持国政一样,现在的日本财阀也不可能压得住日军。

此外,即使是各个财阀内部,在绕过军队向盟国求和的问题上,也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他们固然清楚这场单挑全世界的疯狂战争已经打不下去,更愤恨于军方打着“战时统制”旗号对自己名下产业的肆意插手控制,也非常担忧日本在内外交困之下爆发剧变,重蹈一战末期沙皇俄国的覆辙,让自己失去一切。

但是,对于摇晃着橄榄枝的美国说客,很多人也缺乏信任,非常犹豫:一战结束之后,协约国如何从德国拆走工厂和机器,摊派巨额赔款的往事,眼下他们还历历在目,若是美国也在日本如法炮制该怎么办?

不管怎么说,如今日本帝国的情况,似乎还没有走到穷途末路,为何要这么快就作出决断呢?

而且,还是一个背着政府“勾结洋夷”,很可能会让自己在历史上遗臭万年的坑爹决断。

不过,尽管他们还没有下定决心,要从日本帝国濒临解体的战车上跳到美国人的碗里,但还是听从了联络人的劝告,暂时离开了东京……东京毕竟是帝都,充斥着众多的密探眼线,就算事先已经跟高层达成了什么默契,万一被下面的愣头青捅出来,也是个麻烦。想要秘密地做些什么事情,确实还是到外地去比较好。

直到这个时候,他们都还不知道,接下来就要发生的事情,将会是何等的山崩地裂,石破天惊。

然而,当来自阿拉斯加的凛冬寒流和来自中途岛的核子烈焰,还在远离日本列岛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蓄势未发的时候,另一股席卷欧洲的北方寒风,却已经让无数人都在它的淫威下瑟瑟发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