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定居唐朝> 第315章 结个善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5章 结个善缘(2 / 2)

薛朗故作讶然的问道:“大王如何得知?”

秦王坦荡道:“昨日圣人召我与太子、平阳阿姐入宫秘议。薛郡公放心,此事圣人已下严令不许外传。世民昨日听闻,惊为天人,昨天一天都在想此三策,越想越感莫测高深,故今日忍不住拦住郡公,一解其惑。”

薛朗道:“原来如此。还是那句话,解决好农民问题是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农民问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而如何解决农民问题,土地是关键。如今国本处理,百废待兴,经过历年战乱,人口户数、土地的增减,朝廷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筹建鱼鳞册与黄册,能从根本上解决一部分问题。这是我提出的原因,但是呢,臣也在疏奏上写明,这两策施行需要时机,也要慎重,不然,好事就容易变成坏事。”

说到这里,薛朗顿了顿,面带沉思之色的道:“大王既然看过臣的疏奏,应知鱼鳞册与黄册的建立是最后一策。如今天下未平,并不是建立这两册的好时机,一切且等天下平定,我朝军威强盛后再说。臣所提三策,皆是着眼于长远,唯有扩增盐税算是短期的。”

秦王恍然:“原来如此。薛郡公之高瞻远瞩,世民今日方才领教,世民佩服!”

被夸高瞻远瞩,薛朗有些心虚的脸红,他这是站在历朝历代的大贤们的肩膀上说话,实际算不得高瞻远瞩,心虚啊。连忙道:“大王过奖,臣愧不敢当。”

秦王笑着摆摆手,叹道:“眼见有好策却不能施行,憾事矣。”

薛朗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也慢不得。其中的道理,想来大王比臣有体会。”

秦王摇摇头,道:“非也。说来也不怕郡公笑话,自太原起事,世民担的便是军职,行军打仗世民敢自称一句经验丰富,但于政事上来说,世民还是新手,经验浅薄,还需学习积累。”

难怪秦王能成为未来的太宗天可汗陛下!想来他这虚心向学、虚怀若谷的态度也是关键!

细想秦王的领兵经历,并不是一开始就一帆风顺的。秦王一开始领兵的时候,也是吃过亏,打过败仗的。此刻想来,或许是因为他有着积极向学,虚怀若谷的学习态度,为人心性应当极为坚韧,于失败中学习、积累,于是才有军事上的天才李世民。

现在,太子与圣人因忌讳他的军功,把他调回来处理政事。于此时的秦王来说,在政事上他还是一个新手,虽有一颗积极向学的心,虚怀若谷的态度,但学习积累需要一个过程。也难怪对薛朗的三策,想不透。所以,今日才借故请教。

以前对未来的太宗陛下,现如今的二凤君所谓的人格魅力,薛朗的感受并不深,但今天,却是深刻的感受到了。聪明有天赋的人很多,但聪明有天赋还勤奋的人却不多,显然,二凤君就是这不多中的一个。

薛朗表示服了!

也难怪不算差的太子建成会输给秦王。若他是朝中的大臣,在太子与这样的二凤君之间,表面上态度自然是一碗水端平,但心底里,可能会忍不住的倾向于秦王。不是太子不努力,而是秦王的风采,太子根本挡不住。

平阳公主心底对太子与秦王之争的态度如何,薛朗觉得可以以后再议,但知晓日后展的薛朗,却有责任保证两人的平安,今日也有借机与秦王结个善缘的意思。

比起太子与秦王,薛朗更关心他的公主殿下。只愿公主殿下安康长寿,如此,则此生足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