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2052章 设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52章 设计(2 / 2)

张仁再次楞住,荀彧说出来的这些他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而且因为这件事一直是张仁心底的一个大胆的想法,所以也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说到底张仁的想法只是先尽可能的保持着汉王朝政局名义上的统一,然后借曹刘孙三家争天下时对经济方面的莫大需求来渐渐扩大当权者们的重商重开放的思想。如果按历史的走向,依旧把献帝留在曹『操』那里,等曹『***后,曹丕『逼』迫献帝让位的事那就肯定会发生,刘备与孙权也会先后称帝,那中原的政治格局可就『乱』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一但发展到这种情况,张仁又该怎么做?死守着汉室臣子的身份与曹孙两家断交,转而只支持刘备?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作法,历史上诸葛亮都还对孙权自立为帝的事无可奈何呢!

事情就是这样,如果说三国鼎立的情况依旧发生(指魏蜀吴各自称帝),到那个时候张仁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也称帝,二就是举国向某一方称藩。原本大家都还出于各种顾虑而不得不死守着汉臣身份的政局统一就会变成真正的国家分裂,这可是张仁最不愿意看到的事。也正是因为如此,张仁才一直在努力的扩张实力,同时暗中安排,等到时机一但成熟就用各种方法去为汉室续命。

本来最好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应该是全力帮助某一方统一天下,但是考虑到统一者肯定又会祭出变质的儒家理论来愚化百姓,继而影响到张仁一直希望的国人思想上的变革,张仁才会选择利用各方诸候之间的战争来达成自己的目标。或许既想国家重归真正的统一,又想不让统一者用变质的儒家思想愚民而阻碍到发展,这本来就是一件比较矛盾的事。但是张仁也有想过,如果把新的国都定在当时的中原中心地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能让三家之间的战事远离生产力发达的中原地区,主要战场转向汉室周边的一些地方,那么中原地区原有的文化与经济基础就不会受到什么破坏……

太多太多,张仁这会儿自己也有些想不清楚了,还是多想想眼前比较好。就眼前来说,荀彧显然对张仁救献帝一事是十分赞成的,唯独担心的就是这件事的难度太高,成功率太低。

随意的笑了笑,张仁又取过一份地图展开道:“荀公,你看看这个是什么。”

荀彧扫了一眼便惊呀道:“这不是许都的全图吗?我看看,军营、皇宫、大仓……怪了,你离开许都十年,许都中的布局有着颇多的变化,你这图却为何会如此详尽,与今日的许都不差分毫一般。”

张仁道:“这个又没什么,我安排在许都中的细作可不是一个两个,弄份详尽的全图还不是小菜一碟?不过皇宫大内的,我那些细作就混不进去了,就是不知道荀公你清楚不清楚?”

荀彧道:“尚可。你离开曹公帐下之后,皇宫曾经翻修过一次,是我一手『操』办的。虽不敢说全部了然于胸,不过七八成却还是有的。”

“那这几天先劳烦荀公受一受累,尽可能的把皇宫地图给画出来。能不能顺利的救出圣上,这可是重中之重。哦还有,朝堂之中可还有绝对信得过的人?我们既然决意救出圣上,那就一定要有个靠得住的人暗中向圣上传递消息。”说到这里张仁嘿嘿一笑:“不然只怕我们救驾的人,反到会被圣上给误认为刺客,那我们可就真的欲哭无泪了。”

荀彧对张仁的冷笑话摇了摇头表示免疫,不过张仁说的确实有其道理。闭目皱眉思索了许久,荀彧沉『吟』道:“人选到是有好几个,就是不知道我离开许都之后他们有没有暂时的隐伏下来。”

“好几个?”

荀彧点了点头道:“伏皇后之父伏完便是一个,如果是想和圣上暗通消息,以伏完之亲最合适不过。另外侍中少府耿纪耿季行、司直韦晃、金日蝉之后金讳,这三个人也是心系汉室之从,绝对靠得住的。依我的想法,可以让伏完暗告圣上,行事之时再让另外三人在许都中添些祸『乱』,圣上借『乱』而逃,这样能增添出几分胜算。”

张仁嗯了一声,脑袋里想的却不是这些:“咦?这几个人的名子我好像都有看见过来着……唉,记不清了。”

(伏完,其实可以说是第二个董承,只是传书未成就事情败『露』;另外的三位想除掉曹『操』,却因为管辂的“神算”而功亏一篑。历史上如何不去管他,咱们这是小说,呵呵)

荀彧接着道:“你既然在许都的细作那么多,我劝阻曹公称公不成而离开许都的事多半这会儿也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再加上往日里我与这几人多少还有些交情,我想我现在写几封书信着你的细作传给伏完众人,应该能先把暗中的事给定下来。但这只是初定下的文谋,如何救出圣上的武略却还要看你。”

张仁笑道:“这个自然,其实我手边有一只很适合做这种类似于偷鸡『摸』狗的暗事的部曲。领头之人荀公你应该认识,而且他对许都周边也算比较了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