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941章河北战端现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1章河北战端现三(2 / 2)

或许,卫宁现在最能相信的,却还是军部的人了。

事情突,显然,并没有瞒过多少人,就在卫宁传召前,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做好了等候卫宁召唤的准备,当卫府近卫上门请召的时候,所有人当下没有一分拖沓,便直向河东而来。

大堂上,卫宁已经没了适才的忧心模样,一副淡薄冷静,仿佛袁绍的动静,在他看来不过是跳梁小丑自去灭亡一般。

徐荣,典韦,黄忠,徐晃,太史慈,马,庞德等等猛将,智将一一案列入席,文如郭嘉,陈宫,司马朗,裴潜等人也依依到来。

冷眼扫过,卫宁能从每个人的眼中看到百般不同的模样,或紧张,或焦急,或不以为然,或沉稳冷静,让卫宁值得欣慰的,便还是没有人他人的眼中看到,幸灾乐祸又或是摇摆不定。

不管他们能有多深的城府来隐瞒心中的主意,但在这个时候,至少算是给了卫宁一个安慰的理由。

事实上,这一场商议并不算重要,稍迟的,势必还会有一场更为尖锐的探讨,比起这些武将来说,显然还是需要将一部分人剔除在外了……

“如今袁绍策反吕布来攻刘备,刘备已数告急与我,而此刻历城又已被吕布夺取,刘备退兵邺城……袁绍长子袁谭,次子袁尚,各自又领兵两万,三万屯扎魏郡和濮阳,随时都有南下的动作……如此局势,诸位有何看法,不妨畅述己见!”等诸人皆到,卫宁这才缓缓张开嘴巴,淡然问道。

卫宁的平静,何尝不让在座所有人也颇为惊讶,仿佛袁绍的威胁根本就不放在他眼中一般。

上位者能有如此冷静从容,无疑便是给了下属一道稳妥的定心符。

事实上,在这个节骨眼上,并没有多少人往深一处去想,出乎人意料之外的,并不是一直给人鲁莽表现的典韦率先出头,却是新来乍到的太史慈抢先出列,求声道,“如今玄德公兵困邺城,时日不待所计。末将不才,愿为卫侯亲提大军前去救援,纵然袁绍前军万马而来,末将必然保住邺城不失!”

卫宁看了太史慈一眼,心中始终有些酸意。却不想,刘备的影响力在这些时日里,还未从他的身上所抹去,显然,如此急切求战,便是想要为刘备做点补偿吧。

对于太史慈来说,卫宁却并不担心他会再投身刘备的麾下,就算他太史慈敢,刘备恐怕也不敢接受。在不久前,太史慈便已经宣告了正式的效忠,以他的品行,自然也不会出尔反尔。

“邺城要救,则是必然……但若我河东轻易出兵,便正中了袁绍下怀。以探马细作所报,显然袁绍是早做了准备,我军仓促之间还未集结力量,若就这般出兵去邺城,恐怕正让袁绍有了借口,全面而来。届时,我军军力还未稳,军备不齐,以积蓄多时候来对仓促防御,必然有所闪失……”陈宫是一个典型的士族利益维护者,虽然对卫宁有所埋怨,但投身河东已久,可以说在河东能有如此声威下,依旧有了他不少的汗水。事到如今,陈宫或许有所心思,但毕竟不会表露出来,还是本分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卫宁看了陈宫一眼,事实上,在座中人,最让卫宁担忧的人物,却也正好是他。历史已经证明,这样一个士族利益的强势维护者,曾经险些将曹操逼迫到了绝境,而曹操整顿当地豪门的手段比起自己来说,却是远远有所不及的。更何况,陈宫背叛曹操的另外一个重要理由,也是因为他的自恃才高,认为比他不如而高于他地位之上的人比比皆是,心有不满方有反心,同样以现在的情况对比,卫宁依旧算起来,对他除了提携之恩,也没有多少给他太高的地位。

以此来看,在这个节骨眼上,卫宁却是真正的将陈宫放入了第一个需要戒备的对象。

不过,在他出声进言的时候,言语间言之凿凿,卫宁却也不禁有所疑惑,事实上,陈宫的建议,确实掐准了要害之处,对河东自然是有利,但卫宁本身便多了几分怀疑,却反而更加不解。

或是,陈宫本身便不是历史上形容的那般,又或者是陈宫他在辅佐河东东征西讨的历程上,已经有了融入感和认同感?

卫宁不知道,但却也无法从陈宫的进言中看出半点端倪和破绽,微微看了郭嘉一眼,后者同样也是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卫宁笑道,“公台所言不错,如今我河东军力几乎有一半分散在凉州,雍州与司隶三州,河东,并州兵马不过也只有区区六七万之数。袁绍敢以十五万大军西来,并上吕布两万兵马,声势浩大,又是早有准备,若以太史将军草率出兵,反而让敌军有了出兵借口。反而至邺城于危险之地也……!”

太史慈听到陈宫的分析之后,却也知道自己算是颇为鲁莽了,又听了卫宁的话,不禁讪讪退下,脸上焦急神色,却还是没有多少改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