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权驭大明> 第424章 情非得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4章 情非得已(2 / 2)

对于那些刚踏入仕途的官员来说,同科的情谊比其余的人际关系更加重要,私下间的来往也更密切,时常抱在一起在暗流汹涌、寒意逼人的官场上来“取暖”。

在同科考取的进士中,自然是以京城的言官为,言官中又以翰林为尊,故而交友广泛的李宏宇和赵欣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同科进士中的领袖。

实际上,经历了赵欣击响登闻鼓给李宏宇鸣冤一事后,李宏宇和赵欣就已经在那些前来京城赶考的举子中脱颖而出,再加上两人都有着非常强的交际能力,以及状元和榜眼之尊,故而除了他们俩外没人能有臣服同科进士的那种魅力。

随着泰昌皇帝的登基,朝廷各派系围绕着各大京城衙门官员补缺的大战中拉开了帷幕,相互间斗得是不可开交,其中东林党凭借着与泰昌帝的关系在这场争斗中占据了上风。

李宏宇自然也不会闲着,肯定要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提升自己的势力,把与之交好的同科进士推上更重要的职务,其要目标自然是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的补缺。

由于万历皇帝故意压制御史和给事中的补缺,进而使得这两个职位存在大量的空缺,同时这也意味着朝廷里有不少进士出身的官员都有获得者这两个职位的资历。

所以,京城各派系围绕着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的补缺展开了惨烈的较量,齐楚浙三党和东林党之间围绕着言官进行了激烈的厮杀,都想夺取更多的职位。

正是因为朝堂上有着众多拥有补缺言官资格的官员,所以给了李宏宇扩充实力的机会,显而易见像李宏宇这样的新科进士资历浅薄,官场上讲究讲究论资排辈,故而根本就轮不到他们补缺言官。

而且,各派系在推荐补缺言官人选的时候也不会考虑那些新晋的进士,既没有竞争力也会引内部老人不满。

可李宏宇就不一样了,作为一个新形成的派系的领袖,他身边的那些新晋进士都是元老,所以不存在资格的问题。

东林党之所以能在朝堂上东山再起是因为泰昌帝的支持,而李宏宇同样是得到了泰昌帝的信赖,说起来李宏宇和赵欣是泰昌帝登基的功之臣,泰昌帝自然不会忘记他们。

这样一来就给了李宏宇机会,他和赵欣趁机推荐了一些新科进士补缺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

李宏宇和赵欣推荐的这些新科进士除了泰昌帝的支持外,还有另外一个优势,他推荐的新科进士并不都是楚党,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科进士中的佼佼者,里面既有齐楚浙三党同时也有东林党的人,还有其他中小派系的人。l

另外,李宏宇推荐这些新晋进士的理由也很充足,毕竟现在的官员年龄都偏高,一旦成为言官不便出京执行某些任务,这个时候就需要那些年轻力壮的来完成这些苦力活儿,难道真的要那些养尊处优惯了的半百老头儿去劳苦奔波?

因此,在李宏宇的努力下,他推荐的十来名新科进士悉数得以补缺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实力无形中得到了巨大的扩张。

按理说,那些新晋的进士现在根本没有补缺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的机会,所以他们知道这是李宏宇和赵欣暗中运作的结果,故而对两人是感激有加。

要知道官场上一步晚步步晚,失去了这次的机会后天知道下一次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有成为言官的机会,李宏宇和赵欣对那些新晋进士有提携之恩,他们自然要感激不尽。

尤为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李宏宇和赵欣已经拥有了成为派系领袖的条件,先出身高贵是状元和榜眼,其次深受皇帝的宠信,这样一来自然有人追随了。

只不过,李宏宇不是以地域为划分展势力而是跨派系地收人,并且现在也没有形成具体的派系,在朝堂上属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赵欣之所以不愿意跟着李宏宇去江南,就是担心她和李宏宇都走后那些新科进士将群龙无,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队伍将一哄而散。

这使得赵欣不得不留下,她是朱由校的师傅,与朱由校关系密切,在李宏宇走后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领袖的职责,扛起了将那些关系密切的新科进士团结在身边的凝聚力的大旗。

在赵欣看来,京城那些以李宏宇和她马是瞻的新晋进士们就是李宏宇将来在朝堂之上立足的根基,因此她一定要将其守护好,宁愿做出任何牺牲。

李宏宇的心中是苦涩的,没有哪个男人愿意自己心爱的女人在外抛头露面,而且还是在阴险狡诈的官场,不仅要耗费大量的心力去跟官场上的那些老狐狸们缠斗,还有身份暴露的危险,以赵欣的傲人身材每天裹着束胸布的滋味简直是一种地狱般的体验!

当然了,李宏宇自然不会亏待了赵欣,他将来会给赵欣一个莫大的惊喜以弥补他心中的遗憾和歉意,让赵欣得到原本属于她的荣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