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水浒大寨主> 第九十九章义气晁盖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九章义气晁盖上(2 / 2)

虽然与晁盖相识日久,但是王伦还从没到过晁盖庄上。梁山的首领,王伦对宋江是厌恶,而对晁盖则是敬佩。

晁盖出场是在智取生辰纲之前,从刘唐的被抓开始。处理刘唐的事情时,晁盖表现的精明稳重,照顾全局。和官差打交道懂得世故和圆熟,做戏做的到位,演戏演得精彩,让人感觉没有他摆不平的事情。

所以要取生辰纲这趣÷阁富贵,刘唐找他,公孙胜找他,干这样的事情,也非晁盖莫属。晁盖领导的智取生辰纲是一件艺术杰作,同时也给梁山泊最后成为一百零八将的梁山泊奠定了一个基础。

后来,晁盖做了梁山寨主,晁盖改变了梁山泊在人们眼中的形象和地位。在此之前,每个好汉上山之前,都是零散的,即使落脚处也是各自占山为王。梁山是个好地方,可是因为在王伦的手里,并不是好汉向往的地方。自从晁盖夺了之后,梁山才开始成为好汉们真证向往和真正能够栖身的所在。

而且,自从梁山到了晁盖的手里,这里便有了宗旨和原则,不仅仅只是简单地打家劫舍,随着人员日众,这里便有了自己的口号。晁盖夺取梁山之后,座次排定,安排家小,奖赏头目和喽罗。并作出了一系列的安排:整点仓廒,修理寨栅,打造军器,教练水军,准备迎敌官军,在一开始就把反抗朝廷当成了梁山聚义的宗旨,而且做好了长期的准备。

在晁盖上山后的前几次行动中,主要是打劫客商,不能够忽略这几次打劫客商的的情节。在这个情节里,晁盖两次强调了一个原则:第一次说“只可善取金帛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第二次说“我等自今以后,不可伤害於人。”这是梁山很重要的一个原则,这也是把好汉和强盗区分开来的重要的一个标准。

晁盖被众人尊为托塔天王,不是没有缘故的,仗义疏财是好汉,图财不害命,更是英雄。

此外,晁盖作为江湖老大,为人重义。尤其是对宋江,江州劫法场之役,晁盖亲自带队,梁山泊头领几乎倾巢出动,远征江州,真是不惜血本;宋江上山后,回郓城迎取老父,晁盖先派戴宗下山打探,再亲自带六个头领来接应,闻听宋江有危险,便教戴宗上山传令,只留下吴用等几个头领守山,其余共三十余个头领,既包括花荣、秦明这样的军官,也包括萧让、金大坚这种其实并不以武技见长的书生型的好汉,都全部出动,再一次不惜血本来迎宋江,这份义气,真是无可挑剔。

除此以外,这里要说的是,晁盖还有超出一般江湖义气的特有的温厚。

有两个典型事例。

一是救白胜。若拿后世武侠小说的标准,白胜做好汉,根本不合格,首先没听说白胜有什么超凡的武艺,只是一个“闲汉”、“赌客”,其次,公人从白胜家中搜出赃物,白胜吓得“面如土色”,被拿后,终于熬不过拷打,招认了曾伙同晁盖打劫,在义气上,不能说没有欠缺。

但晁盖这个江湖老大并不计较,做了梁山寨主,却还惦着当初合伙做事的这个小角色:“白胜陷在济州大牢里,我们必须要去救他出来。”吴用也果然遵命设法救了白胜上山。

与此恰成对照的是宋江对唐牛儿的态度。宋江怒杀阎婆惜,被阎婆骗到县里扭住,全靠卖糟腌的唐牛儿,拆开阎婆的手,宋江才得以逃脱。于是唐牛儿便替宋江顶了缸,被捉拿,被拷打,被刺配,此后却没听说仗义疏财、江湖人称颂不已的宋江设法解救唐牛儿,让这个为自己担了多少委屈的小人物,也上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地享享福。

也许是因唐牛儿只是个卖糟腌的,不够好汉级别,没有营救价值?还是因事关宋江杀惜这个有桃色背景的血案?血案的背后,有宋江被同僚带绿帽的丑闻,这样的事,在厌烦女色的众好汉眼里,尤为不体面,大家不提不想最好,没必要还特地救了唐牛儿上山,让他到山上多口,有损领袖形象。

另一个能说明晁盖温厚的事例是,第二十回中火并了王伦,晁盖做了梁山寨主,又大败来征讨的官军后,众头领正饮宴庆贺时,忽有喽罗来报,有数十客商山下经过,于是三阮、刘唐下山去打劫,这时,晁盖特为叮嘱道:“只可善取金帛财物,且不可伤害客商性命。”打劫成功,小喽罗上山报喜,晁盖又问:“不曾杀人么?”喽罗回报不曾,晁盖便“大喜”,说道:“我等初到山寨,不可伤害于人。”虽说打劫客商,和后来梁山屡屡标榜的只杀贪官不劫客商并不一致,但晁盖对此再三动问,可见晁盖是真心不想伤害客商性命,难能可贵。

晁盖在江湖上广有名声,这才有刘唐、公孙胜投奔。火并王伦后,晁盖更是长期担任水泊梁山大寨主之位。

但名义上的山寨寨主、一把手,并不等于事实上的好汉领袖。实际上等到众好汉江州劫法场,将宋江迎上山后,大寨的权力中心便开始悄悄转移,山寨上贯彻的完全是宋江的权力意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