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水浒大寨主> 第五十五章指点汤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五章指点汤隆(2 / 2)

此时的工匠手艺都是父子相传,绝不轻授。就是做师傅的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留着压箱底。王伦片刻教给汤隆两项秘法,汤隆心中感激。对于铁匠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

汤隆当下按耐不住,请王伦画了图形,叫两个会木工的伙计按样制作。不一刻,风箱已经做好,那伙计手艺不错,做的风箱严丝合逢,并不漏气。

那鼓风的伙计拿着风箱,在炉前试用,众人也都围过来看这新式风箱的效果。果然,只用一个伙计拉风箱,没拉两下,炉火直窜上来,火焰好几尺高,火焰逐渐发白。

汤隆叫好道:“好,我还没见过这么好的火头。”忙把刚才打的一半的一把刀,伸进火里锻造,瞪着眼睛看着炉火,嘴里喊着:“再加把劲鼓风。”

另一名伙计也上前帮忙拉动风箱,不一刻,只见炉火越发白了,汤隆大喝一声“炉火纯青!”用火钳猛地将那短刀,钳出来,扔在一个水桶里淬火,只听哧哧声不断,水气弥漫。

汤隆持刀一看,刀身上隐隐有花纹浮动,放出阵阵寒气,喜道:“成了!这柄短刀虽然钢材不是最上乘,但火候极好,开锋后也抵得上百炼钢刀。”

众人皆喜,纷纷来看新成的刀。李助、朱武对王伦的认识又加深一层,心道哥哥当真博学,深藏不漏。

汤隆见有了新式的风箱,自觉如虎添翼,心情大佳,道:“哥哥真手段高强,小弟受益非浅。”

王伦被汤隆这一奉承,心里舒坦,有心卖弄。说道:“对于军器,我这里还有一个构想!”

有伶俐的伙计,早就把纸张和趣÷阁墨拿了上来,王伦当即画了一把现代军刀的图形。

王伦指着这军刀,向众人介绍,“这款刀,刀身长九寸三分,刃长五寸六分,刀最宽处一寸一分,厚两分。刀柄穿孔,绕绳子作为刀柄,浑然一体,十分合用。”

汤隆第一次见到这样模样的军器,好奇的问道:“为何是如此模样?”

王伦指着军刀的草图,一一介绍道:“此刀,方形刀头粗旷,刀背阔,厚实坚固。背上的锯齿,可以锯断碗口粗的木头,可以以砍、刺、劈、削、切割。除此之外,还可以当撬棍、当铲子、当锤子、当飞刀。刀口锋利,更是杀人的利器,甚至连铁甲都可以捅穿。”

李助在旁听出了几分门道,说道:“这刀一刀多用,确实便利,时迁兄弟定然十分喜欢!”

汤隆也说道:“此刀果然是好刀啊!就好比我表兄徐宁的钩镰枪一般,可枪可刀,变幻莫测。”

神机军师朱武则在旁建言道:“此刀犀利,恐怕打造也不易,暂时或可让众位头领和探哨营的兄弟人手一把!”

王伦看着汤隆笑道:“那就要看汤兄弟的手段了。”

汤隆听了,哈哈大笑,自信满满的说道:“要打好刀,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缺一不可!前朝名师綦毋怀文曾留密法,我祖上也传得此法,有口诀曰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

綦毋是姓氏,怀文是名字,其人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冶金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一种新的炼钢方法,后世称为“灌钢法”或“团钢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

綦毋怀文不但是著名的冶金家,而且也是一位出色的制刀专家,对前人造刀经验进行了研究、比较,经过不断实践,创造了一套新的制刀工艺和热处理技术。

綦毋怀文造刀的方法是:先把生铁和熟铁以灌钢法烧炼成钢,做成刃口,然后“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这样做出来的刀称为“宿铁刀”,极其锋利,能够一下子斩断铁甲三十札。

王伦也知道綦毋怀文,不想汤隆还是名家弟子传人,大喜道:“有汤隆兄弟执掌军器监,我梁山如虎添翼也!”

(多谢轻牛兄打赏,求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