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清末之超级运输系统> 第183章 忽悠晋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3章 忽悠晋商(2 / 2)

八大家才是晋商的梁,他们财大气粗,是真正左右所有晋商思想的人,古人一般都有行会商会,抱团取暖,所以才会有晋商还有后来的微商。

八大家才是山西的代表,他们一个个都是千万富翁,最少的家资都在五百万以上,他们还没有开口,杨东方还还至于对老山西下刀子。

“杨大帅,你想做什么明吧,官场的规矩我们都董,但是新民军的规矩我们可不董。”话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讲究,一眼看去与一般的商人有所不同,他散发出的气质有像读书雅士,一脸正气,声带中和,不卑不亢。

“你是。。!”杨东方知道他是八大家之一,但是具体不知道是谁。

“草民乔仲登,祁县大德恒号东家,大帅有礼了。”乔致庸作了一个手礼,自我介绍道。

“乔仲登,乔家!”杨东方有困惑,不是乔家家主去包头谈生意不在祁县吗,武大蒂赶紧过来解释:“大师,这个乔致庸听你要找所有晋商开会,所以从包头骑快马赶回来的,今天刚到。

“哦!原来如此。”顿时杨东方对乔致庸有了好感,别人听开会都躲得远远了,好些个死活不肯来,没想到还有一个主动进来的。

不由重新打量了一下乔致庸,乔家大院杨东方看过,感觉乔致庸人品还行不错,做事讲规矩厚道,乔家以诚信为本,家风好,他本人也是个人才,心中暗暗有了打算。面上露出真挚的笑容:

“亮财主,我可是敬仰你很久了,山西人都在传你的美德,开粮仓赈济灾民,今天一见,果然器宇轩昂,表里不凡。”

乔致庸愣了一下,到没有想到杨东方对自己这么客气,竟然听过自己,肯定是入晋之后打听过了,所以有受宠若惊,依旧温和回道:“不敢不敢,只是尽微薄之力而以,都是乡亲,同喝一井水,同踩一块地,哪有见死不救之理。”

“好个同喝一井水,同踩一块地,就冲乔东家这句话,我想山西依旧还有你们乔家的立足之地,大德恒号一定可以享誉全国,兴隆旺盛。”杨东方充分表扬了一下乔致庸,然后示意都坐下,这才对着所有人道:

“知道我为什么今天要把你们晋商商会的人都请来吗?第一无非是银子,我就开门见山的,我看上你们手里的银子了。”

一群人蒙逼了!啥意思!

“你们可以不给,但是我可以抢,为什么我现在还没抢是因为我想你们自己给,我们新民军什么规矩,你们有的人肯定听过,换了以前你们都是要被杀头,抄家的那么批,然后自然而然我就收缴你们的家底充当军资了。”

轰!这下大家听明白了,在蒙也要爆。

杨东方这太简单粗暴,直白表露,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一进议论纷纷,同时内心深处忧心忡忡,心肝颤抖不停。

“大家都安静一下,听杨大帅下去,大帅如此直爽,不做作,他能出这样的肺腑之言,想必然不会抄我等的家,砍我等的人,大家都是各号的东家,各行的精英,可不要贻笑大方让大帅笑话了。”乔致庸在一旁提醒着众人,刚才他还算是处变不惊,从他胆子就肥听得出杨东方的诈唬之言。

众人一想是这么个理,杨东方真想这么做,还请你来开个屁的会,早进攻太原盆地当时就血洗各家了。

杨东方撇了他一眼,然后扫视众人道:“亮财主得很在理,你们也都是明白人,所以我从来不啰嗦,第二呢,山西是个好地方,看着荒芜贫瘠,不适合耕种灌溉,但是它下面可是埋着宝贝,黑色的宝贝,谁要是有一两个矿井山矿什么的就等于有了一座金山银山,谁要是有能力开挖,日后他的家资我敢绝对会比现在所有晋商的家底加起来还要多十倍百倍。”

轰!

大家感觉脑子不够用了,很困惑,杨东方突然讲这个是什么意思,山西人自然明白表里山河下面有黑矿,这矿能当柴烧,是个不错的东西,不过就是有毒,会熏死人。

但是它的价值好像没有得这么悬乎吧,而且就算有,也不是人人都能搞的,满清就不支持商用的开发利用,更不允许商人私挖矿产。

所以有人就问道:“大帅,你能得更明白吗?这个黑宝贝真能抵得上金山银山。”

杨东方见大家并不明白煤的重要性,索性解释起来:“这么跟你们吧,这东西是未来工业发展要用的,你们肯定要问工业是什么,我只能告诉工业是能让国家强大,让车子不用人拉就能跑,让船在水里跑得飞快,让你们的茶叶,丝绸榨油坊,磨米坊效率更快更好的存在,你们见过洋人的火轮吗?它不用人拉,不用撑杆就能跑得比马儿还快,跟风一样,而它能跑这么快的原因是,它吃煤,吃了煤它就有力气跑,洋人管那吃煤的东西叫蒸汽机。”

“蒸汽机?”

很多人不明白是什么,但是也有人听过得瑟起来:“那玩意是真的吃煤,吐黑烟,跟黑鬼一样。”

“没算,蒸汽机吃煤,然后烧开水产生动力,就能干活,以后走在河里,行在海里的大大的船都会安上蒸汽机,以后我们的各种作坊也一样,以后我们的车也一样,以后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煤,就跟我们离不开吃白米高粱麦,玉米红薯一样,你们它是不是金山银山。”杨东方继续夸大忽悠,给所有人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

“理是这个理呀!问题是,杨大帅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搞这个矿地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