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鉴宝秘术> 第三六四四章 老于掌柜收“破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六四四章 老于掌柜收“破烂”(2 / 2)

直来直去的专家毫无顾虑地说:“除那3件,其余的最多价值2000元。”

顿时,老于掌柜像泄了气的皮球:“为这些笔筒子,我前前后花了8万多元啊!”

一气之下,他把那些笔筒,装了5麻袋,叫了一台“狗婆车”(手扶拖拉机)给全部拖走了。

目送拖拉机渐渐远去,老于掌柜空荡荡的心被“遗憾”填得满满的。

不过他想,收藏的憾事有时是对冲动的一种克制,而一个冲动的收藏者往往要比那些懂得克制的收藏者要失败得多。

天下藏品网罗不尽,但冲动来了,单想机会难得,不可错过,就只会往好处想,那时判断力紊乱,一不小心便吃亏上当了。

当然,机遇有时的确会突然降临,过分的克制、犹疑,可能会使你与心爱的宝贝擦肩而过,留下永久的遗憾。

因此,对于一个出色的收藏爱好者来说,要让你在收藏的过程中不留或少留遗憾,你就必须要有一个有着大量知识储备而又遇事冷静的头脑。

因为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收藏分为四个层次:一藏、二赏、三玩、四鉴,多了要好,好了要懂,还要有将所得传给后世不至埋没的心气,所以最终收藏能达上境的,多为有钱的雅人。

而帝都数万多名收藏爱好者,分为三种类型:10%的只收藏不出卖,属于“纯粹收藏”;

20%的留好的,淘汰不喜欢的,属于“以收藏养收藏”;

70%的以倒买倒卖为生,属于“文物贩子”。

老于掌柜出版过几本书,有一些稿费收入,但毕竟是工薪阶层,只能做“第二种人”。

2004年,老于掌柜好不容易捡了一回漏——花了1600元,从浠水县的淘到了战国时期的一只龙形玉佩。

经专家鉴定,这只玉佩最少价值6万万元。

他乐不可滋,一有时间就将玉佩拿出来把玩。

玉与人是互相滋养的,把玩玉器是赏玉人爱玉崇玉的一种表现,是人们对玉的一种爱不释手恋恋不舍的情怀。

在各式各样的古董中,战国时期的龙形玉佩是颇有意味的,仅仅静寂地摆着,老于掌柜仿佛能听见其背后隐隐扬起的远古战乱年代的喧嚣声。

战国年代,天下大乱,诸侯国之间力量消长,生生灭灭,个体生命前所未有的自由、率性和侠气,整个社会的生态处在极度动荡之中。

龙形玉佩,龙头上唇长翘,下唇短缩,张口吐舌,回首恣肆,龙身虬曲蜿蜒,雕刻流线遒劲有力,正象征着那种充满血腥的原始生命力在荒原上东奔西突。

龙形玉佩,正是这种张狂冲突动态生态的瞬间凝固。它仿佛向世界宣言:我没有回忆,也没有未来,我只活在激烈的当下!

一天,一位祖籍黄梅、家住黄州的复退军人来找老于掌柜。

老于掌柜见了这位老朋友格外高兴,当然少不了要让朋友分享他捡漏的喜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