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钢铁时代> 第三百八十三章 情报收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三章 情报收集(2 / 2)

这一周的时间,杨元钊也不是就这么的看着的,从某种意义上面,放任日本大量的收获资金,绝对不是他愿意看到的,说实话,杨元钊在上海几乎每天都在准备,只要成交量有大幅度的提升,他就会动用储存,立刻的进入到市场之中,防止日本大量的卷走属于中国的财富。

好在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日本似乎也没打算快速卖掉,一直都保持着相对的高位,而且随着国际市场的价格上涨,一直都在上涨着,很显然,三井弘这个人,看样子,是想要凭借着这个机会,赚一大趣÷阁钱。

国际金融市场那么好混,哪怕是在中国,列强们经过了几百年的搏杀,金融方面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尸骨,也不差日本这一个了,其实真的算起来,除了一些零星的小国,还真的没有多少大肥羊供他们吃了。

德美洋行的房间之中,无数纸张就这么堆积着,上百人员在这里紧张的计算着,这都是陆陆续续增加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杨元钊也没有想到计算任务这么重,这个时代,没有微机,没有所谓图表,很多东西都需要去计算,在计算不过来的时候,投资者只能够根据感觉来,所以这个时代,创造了无数神一般的操盘手,他们可能在一年,甚至两年三年的时间之中,屡战屡胜,仿佛是上帝之手一般,但是一次漏判和误判,就会造成万劫不复,用自己的神位,帮助别人登上神坛,这就是投资市场更迭不休的根本。

杨元钊最开始,只是打算计算出日本的持仓成本,特别是棉花和棉布上面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据的增加,越来越多,甚至穿插进来,牵扯到英法俄的持仓成本,交相呼应,理不清剪还乱。

杨元钊一向是一个非常认真的,既然弄不清楚,那就继续的计算好了,弄清楚了这些,会让接下来的行动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计算本身而言,包头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哪怕是后世一个普通的计算器,他的计算能力,也会超过曾经二战美军计算机,当然了,只是计算能力,计算器太简单了,没有多线程和程序运转能力,只是一个单纯的计算器,不能兼容很多方面的科学计算。

可是目前的金融市场,只是简单每一手每一手的叠加,德美位于各国的部门,已经记录了从去年开始,全部的数据信息,现在,只要把这些数据信息相加,并且按照时间,跟新闻对照上来,就能够得到第一手的数据,这个数据就是简单的计算么,只要计算下去,必然会得到结果。

当然了,计算还是用跟火车运行图的计算器一样的,用大量的东西遮掩,甚至为了保证计算效益,杨元钊一下子拿出了十台,虽然没有跟包头铁路局那样,把计算器彻底地焊接在楼上,能够来到这里的,都是自己人,用了很多重关系确定的,这只是一个临时的行动,一旦行动结束了之后,就会拿走或者销毁掉的。

数百的计算人员,集中在这个很大的房间之中,最中间的就是计算机,每个人会根据计算的难度和结果,分派计算机上面的使用时间,整个的计算机被分配的非常到位,这些都是包头培养出来的,有的甚至是为了列车运行而专门培养出来的计算人员,对计算机非常熟悉,很快就从中间得到结果,大量的数据运算和集中,堆积如山的纸张之中,距离结果越来越近了。

要计算各国的成本,一个简单的公式就可以了,是否精确,还要看情报收集的完整度,在10台计算器的帮助下,这个时代的大部分数据都可以计算,更何况,只是基于一个领域,棉花,这个时代,金融上面,还相对比较的落后,各国之间的交流相对比较闭塞,只要调查大宗商品的出口,再把这些带入一些生产方面的消耗,就可以得到最后的结果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