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清穿]太子他哥的悠闲生活> 114、自己对自己动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4、自己对自己动手(1 / 1)




菩提书院的学生大多都冲着沈宥的才名来的,再加上魏则好人缘的影响,直接导致整个书院对沈宥都是推崇至极。
在各大文人才子聚会上,菩提文选那都是必谈的话题。
其他书院的先生有不服气的,碍于书还没有开始卖,吵也吵不出什么,就都闭口不言或当做没听见。
暗自琢磨着等着书出来后,一定要逐字逐句去研究,找点问题来当说辞。
当然比起他们的沉默不言,更有平日看不惯沈宥的,就直接出言讽刺。
江宁某个翰林院退下的老学究,在诗会上听见有人谈论此事。
便小题大做吹胡子瞪眼,说如此哗众取宠,不是读书人应为。
说完,还将谈论的人狠狠的斥责了一番。
不管这些人抱着什么样的心态,等到书出来,都还是一股脑的蜂拥而至。
让曹祤的赚钱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甚至有些超出预期。
他只能感叹清朝的读书人,对于这种事情有一种自带的狂热。
各大书坊的掌柜早起开门,看见门口成群的人,还有些吃惊。
要知道,除了科考前夕和书院收学生,书坊书斋的生意一向冷清。
于是比曹祤意料中还要快,短短几天各大书坊的菩提文选便销售一空。
有的人没有抢到,还出高价从别人手上买,有机灵的乘此机会还赚了一笔。
一时间,颇有些洛阳纸贵的意思。
当然,这也是曹祤故意控制了数量的缘故,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在哪个朝代都好用。
问心书斋隔壁的福源酒楼,环境清幽,价钱适中很受读书人喜爱,许多人喜欢约上好友在此小聚。
曹祤等人为了探听消息,就将聚会的地方也挪到了这里。
曹祤拎着从街上买的各种小吃,轻车路熟的走上二楼,一眼便看见靠墙而坐的舒格和李明礼。
虽然不是吃饭的点,但福源酒楼生意却非常好。
一楼二楼的大堂几乎是满座,也难为他们还能找到如此靠角落的位置。
坐在桌边,曹祤与两人打了声招呼,将小吃随意放在桌上,问道:“怎么,魏则他们还没到?”
舒格将手上拨开的花生米吃进嘴里,随口说道:“谁知道呢,魏则最近神神秘秘的。”
说完他拍了拍手,狐疑的侧头看着曹祤:“你们两,不会又在背着我们搞什么吧?”
上次赌局的时候,魏则就是整天都不见人影。
曹祤淡定的拿了块蛋黄酥扔进嘴里:“要忽悠别人,首先得先骗过自己。”
李明礼闻言一愣,随后脸就黑了,他可没忘记上次被忽悠的就是他。
舒格眼睛刷一下就亮了:“这次准备坑谁的银子啊?”
曹祤看了看两人,嘴角勾出一抹微笑,在外人看来他笑得风光月霁,一派坦然。
可在同桌两人眼里,那叫一个诡异莫名。
李明礼忍不住摆摆手道:“行了行了,我们不问了,笑的真渗人。”
三人正在闲扯,听见旁边一桌传来一声惊呼:“赵兄,你这书是哪来的?书坊不是说卖完了,还要等几天才有吗?”
声音几乎吸引了整个二楼的注意,众人视线纷纷投了过去。
说话之人这才意识到不对,向周围歉意的拱手。
不过短短一瞬,曹祤几人已然看清楚他手中书籍的名称,正是已经断货的菩提文选。
那位赵兄对周围的视线好似不觉,直接道:“我也是问了好几家,发现城北好几家书坊都在卖,价格还便宜好多,就赶紧买了。”
舒格李明礼同时皱起眉头,书的价格不可能下降,他们早就跟各个书坊老板沟通过的。
二楼听到这话的人不少,随即纷纷议论起来,更有人上前去搭话,问买书的具体地址。
唯独曹祤只是扫了一眼就收回目光,心里却默默吐槽,这个世界的盗版也很猖獗啊。
舒格盯着曹祤:“那些书有问题吧?”
“这两人好像也有点问题。”李明礼也转过头。
曹祤用手撑着下巴,压低声音:“何止有问题,说话都不带掩饰,明显是被人买通了,故意来打广告的。”
“广告?”两人同时疑惑,是故意的意思吗。
曹祤解释道:“广而告之,就是宣传的意思。”
“应该是之前拒绝我们合作的老板一起搞的,卖了我们的书,还不用分我们银子,一本万利。”
“不对,还不要本。”
舒格目光不善的扫了一眼隔壁的两人:“那我们要不要干点啥?”
找人去闹个事什么的,他还是比较熟练的。
曹祤摇摇头:“不用管他们,蹦跶不了几天的。”
李明礼舒格对视一眼,明白曹祤是另有安排。
说话间,魏则赵旭两人联袂而来。
入座后,魏则面带微笑,看着曹祤:“我和赵旭忙前忙后,你们三是不是也太悠闲了。”
曹祤默默的将吃的挪到魏则面前:“能者多劳。”
赵旭几人同时看到,魏则的笑容扭曲了一下。
“怎么样,明天能开始卖了吗?”曹祤识相的赶紧转移话题。
要是把魏则气狠了,他上哪再去找个人来干活啊。
把玩着桌上的茶杯,魏则给了曹祤一个意味不明的眼神:“放心吧,已经赶出来了一部分,明天书坊就能正常卖了。”
在酒楼中,曹祤也没有多谈正事的意思,收到魏则的暗示,便说起了其他。
几人的聊天不一会就聊到舒格定亲上面。
要说他们的年龄在清朝都是老大不小,可因为各种原因目前还都是一个人。
舒格这一定亲,顿时成为几人八卦的对象,每每聚会肯定会拿出来说一遍。
曹祤自然也不例外,但随即想到自家祖母亲爹亲弟的各种花式催婚,真是连逗舒格都失去了乐趣。
翌日,问心书斋等和曹祤谈好合作的书坊,开始继续售卖菩提文选。
而令人惊讶的是,剩下的书坊之前没有答应合作的,却转而卖起另外一种新书
——士林集选。
写书的人名叫黎仲远,人称仲远先生,也是翰林院出身,写八股文是一绝,他与沈宥之间还有一段渊源。
曾因政见不合,在同僚面前大打出手,此事在官员中还流传甚广。
两书名字上相似,书的结构也颇为相似,都是个人的笔记结合文章的评论组成。
唯一不同的是为士林集选做序的是另一位文坛大家,那些卖士林集选的人也是卖了大力气宣传。
说这是得到不少大家认可的书,和那些自己写着玩的不一样。
这明显的对台戏,迅速在江南引起了争议,有的人说颍川先生的书更好,也有说仲远先生的书更好。
连续好几天,只要是有读书人的地方,就能听到各种争论。
江南连着吃了曹家几次暗亏的官员乐了,纷纷猜测这是谁这么有能耐,短短时间推着黎仲远和沈宥打擂台。
不敢明着对曹家动手的他们,顿时像是找到了宣泄的地方,都出手想要将沈宥的名声搞臭。
这热闹的场面,直接吸引了更多的人来买书,别的不提,书坊成了最大的赢家。
还有人写了奏折送往京城,说曹家与民争利,请圣上明鉴。
御书房中,康熙看到奏折就笑了,对着下面站着的曹寅扬了扬:“看看,这个月第三本了。”
曹寅幽幽叹道:“还不是那小子惹出来的。”
哈哈,康熙大笑两声,拿起书桌上的两:“朕当年想让沈宥多收几个徒弟他都不肯,现在这东西都舍得拿出来,曹祤也是有点真本事。”
说道这里,他又想起之前去看过的棋社比赛,忍不住加大了音量:
“就是这心思怎么不放到正道上,上次还借着朕的名义搞下棋大赛敛财。”
曹寅对康熙的话产生了诡异的赞同感,仔细想想曹祤确实没干过正事:
“只是这黎大人为何也会插上一手,臣明明记得两人的关系和传闻其实并不符。”
康熙沉默一瞬,带着笑意将书随手放在了一边:“铁定和曹祤脱不了干系,这下江南可有的闹了。”
————
两江总督府,傅拉塔处理完公事,看着凉亭内吟诗作赋的两人,一阵头疼。
外面那些读书人都快为两人打起来,这两人还有心思做什么诗。
不过曹祤这招自己对自己动手也是绝了,不管支持谁,最后钱都是进了他手里。
想想那些被蒙在鼓里,为了卖书都撕破脸皮的几家书坊掌柜,傅拉塔都忍不住摇头。
作者有话要说:曹祤:我狠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