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神灵成长攻略> 248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8知道自己想要什么(1 / 1)




王母终于沉默了。
没过多久,就哭了。
为人父母,她其实也没有办法。
她与丈夫早些年经历了很多困难,有段时间连饭都快要吃不上,直过了这些年才总算还完了以前欠下的债。
但正如王晟云所说,他们的时间太少了。
如果再有十年时间,他们夫妇或许可以给两个儿子创造一片相对好的环境,不至于让他们压力如此之大。
但年轻时候就走错了很多路,现在后悔又哪里还来得及?
现在想想,自己当初如果能跟自己大儿子一样懂得因时而变,不一条路走到黑,或许也不会落得现在这个下场。
但人这个东西,越是穷,就越在乎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
他们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拿的出手的荣耀了,只能用孩子作为与人攀比的筹码。
他们希望每每提及自己的孩子,他们都可以骄傲的告诉所有人:"我的孩子是一个有出息的大学生。"
他们同样渴望别人羡慕的目光,希望人家在提到自己的孩子的时候都会竖起大拇指。
这种虚荣心本没有什么错,因为这是全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
但是,然后呢?
旁人的羡慕能够增加一家人的收入?
旁人的赞赏能够让你的孩子找到女朋友?
而且,你真的确定别人的赞赏就是真的赞赏么?
这些年来,她跟别人提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人家就会说某某家的楼有多高,她提大学,人家又转到了婚姻嫁娶的话题之上。
人就是这样,攀比的道路永远没有终点,当你的邻居们发现用孩子无法打败你的时候,他自然会找到别的点来攻击你,说些阴阳怪气的话。
你可以假装听不懂,但总归要警醒一点,那就是大家都是蝇营狗苟的小市民,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羡慕你家的幸福?去赞扬你家的孩子?
所谓邻里和睦,首先就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看得起你的人,你的孩子就算小学毕业,也一样看得起你。看不起你的人,你孩子成了博士,在他眼里依旧是个loser。
想要挺起胸膛做人,不是相互攀比就能够做到的。
街坊邻里都是小人物,你跟他们讲你的孩子考试成绩有多好,上的大学名气有多大,都是虚的。
想要获得他们的认可,你首先得过得越来越好,因为只有你自己的日子过好了,他们才会主动来你家借油借盐,那个时候,你们才能挺着胸膛与人家交流。
在这里,作者说句题外话。
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个loser,所以作者周围本来就有很多喜欢嚼舌根的邻里。他们总会在背后说着一些让人难受的话,而当面,却一团和和气气,这样的人满世界都有,你堵不住人家的嘴,也阻止不了他们从你身上找回自信,但你要是听进去了,那你就彻底的输了。
其实,他们根本不关心你家过得好不好,说句不好听的,你家孩子考零分,跟他们有半毛钱关系?人家自己孩子的心都操不完,凭什么关心你家孩子的死活?可他们为什么还要假装关心,说那些伤人心得话呢?
这是一个很少有人去思考的问题。
很多父母,只要一听到外面的人如何说自家的孩子,首先想到的,就是教训自己孩子一顿。
殊不知,在他们教训自己孩子的时候,那些心理扭曲的邻里,正带着一副幸灾乐祸的心思观望着他们家发生的一切。
这其实就是一场乐子,你打孩子打得越欢,他心情就越好,因为他赢了!
他的话成功的伤害了你,也成功的挑起了你的好胜心,更让你情绪失控。
他就像是一个三国谋士,只言片语,让你溃不成军,而你在第二天的早上,还得笑呵呵的装出无视的模样,去跟他打招呼。
因为你已经认同了他的话,甚至觉得他对你家的关注是因为他看得起你。
人性,是这世上最复杂的东西。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说到底,大家其实都是一些小人物。
贪嗔痴恨爱恶欲,我们其实一直都在做着道德标准线以内的"坏"事,但因为做的隐秘,也没有跨过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所以我们渐渐的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了。
就好像邻里间的说三道四,用一些极其文明而且正面的话来恶心别人。
这不道德?不!
这犯法?也不!
但它确实伤害了别人。
而在伤害别人的时候,你还不自觉,甚至会产生一种"我在为他们家好"的错觉。
王晟云看透了这点,王不语也看透了这点,但王母,还沉迷在自己卑微的世界中没有清醒。
大学辍学对不对?当然不对!
可是比尔盖茨就辍学了!
为什么?
因为对的事情,不一定就对你有好处。
人生在世,趋于利而避不利。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维已经传承了三千多年了,现在的人,依旧在顺着老祖宗的思想轨迹行走。
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只知道自己一定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但即便是在填报志愿之时,他们其实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到最后,某个亲戚朋友说,某个专业很火,很有前途,于是他们便随大流的填写了那个专业。
然后,又带着已经规划好的人生,去了大学。
到最后,带着自己学会的手艺,进入了社会,开始了他毫无激情的人生。
有句话说得好,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但你告诉我,一个学生的梦想究竟是从大学时候开始的,还是大学毕业之后?
为什么当今社会有这么多的人在不停的跟换自己的职业?因为他们前22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高中的时候,他们想的最多的就是高考,至于为什么参加高考,考完之后怎么样,他们不清楚,也没有人去教他们,引导他们。
因为对于这世上的绝大部分老师来说,帮学生们考高分才是本职工作,除此之外的心灵辅导,人生规划,都是不务正业。
这是整个社会的共识。
就连他们的父母,在自己孩子高考成绩出来之前,也绝对不会去想自己的孩子应该选什么专业,向哪方面发展。
等到高考结束,他们才会仓促的做出决定。
一个本可以提前很多年进行思考引导的问题,却要在高考结束后的十几天之内找到答案,还没有一个人觉得这是一件草率的事情,这不可悲么?
这里或许又有人会说,分数都没出来,考虑这些干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
你将来能做什么事情,喜欢做什么事情,究竟是由你的高考分数决定,还是由你的喜好以及擅长与否决定?
在分数未出来之前,父母难道就不能先想好自己的孩子三本学什么专业,二本学什么专业,一本又学什么专业?这事应该不难吧?但有几个父母这么做过?
当今社会,有多少三本学子月薪十万以上,又有多少一本学生领着一个月四五千块的工资?这种差异难道仅仅只是个人境遇的问题么?
作者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说的是有一个狠人,因为自己喜欢的专业没有被录取,所以连续参加了四次高考,而且四次,成绩都非常之好,全在一本线以上。
有些人说他傻,但作者以为,那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因为他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大学专业的选择,那是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而且,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就跟娶妻一样,你面前有四个姑娘,一个在你眼中是极美的,三个却相对普通。极美的那个,你需要花费心思去追求,而普通的,却召之即来。
很多人追求"极美"失败后,会很果断的选择一个普通的,因为他们觉得,普通的姑娘也能凑合着跟他过一辈子,但多年以后,他们却又免不了会心生后悔。
那个考四次的家伙,他不愿意跟一个普通的姑娘过一辈子,所以他不撞南墙不回头。
不管结果如何,当他日后回想,至少可以做到不悔于心。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要表达一点,那就是人,必须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虽然没有实现的理想永远都是别人口中的妄想,你的朋友亲人都会用你的失败来讽刺你,鞭挞你,但一个怀抱梦想的失败者,不一定就不快乐。
作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从高中开始写书,一直热爱着写作,并经常将自己的作品给同学们看,希望得到认可。
不过现实很残酷,同学们并不理解我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所以很多人都叫我"作家"。
"作家"多么荣耀的一个词汇,但听在我耳中,却非常的刺耳。
因为每次叫了我"作家"之后,他们都会问我一个月多少收入,认不认识某个as的大神。
他们知道我不认识,因为他们有我的微信跟qq,可他们还是这么问了。
为什么?
因为他们觉得很好玩,他们很喜欢看我努力想要说些什么,但什么也说不出来的样子。
自从三年前在一个同学的婚礼上被当众嘲笑之后,我已经再没有参加过任何同学聚会。
现在的我,只有一个朋友,他是我从小学到高中的发小,我们家里都很穷,也都有着各自追求的目标,而且目标几乎都是那么不切实际。
但每当我们彼此分享自己的进步以及经历,心里都会感到一阵温暖。
因为吾道不孤。
这世上,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让人认可的方法。
我们也一样。
我们输过,但我们又站起了来了,我们知道我们还会输,一次,两次一百次,但我们不怕!
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我们正走在自己选择的那条路上!
我们看到了我们曾预见的美丽风景!
我们战胜了这一路的崎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