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三国:开局十个弓兵,逐鹿天下> 第五十六章 孙坚之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六章 孙坚之死(1 / 1)

再说那讨董联军,自从攻入洛阳后,便日日摆酒设宴,也不去追杀董卓,没多久便散了,各回各的地盘。

  他们这些人中,最先撕破脸皮动手的是兖州刺史刘岱和东郡太守桥瑁。

  桥瑁这人喜欢玩弄权术,得罪了不少人,与刘岱更是不合。

  结果联军刚解散没多久,他就被刘岱联合另外两郡太守杀了。

  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

  联军中的斗争,最为瞩目的还要属袁氏兄弟。

  袁绍在联军解散后,唯恐天下不乱,想要立刘虞为帝。

  这个提议立马遭到了袁术的反对。

  随后袁绍写信给曹操想得到支持,但曹操也不愿理他,一样不赞成此事。

  因为他这个举动,明显是想另立朝廷,与董卓操控的汉献帝对抗。

  大家也都看得出来,袁绍有借此欲图天下的打算。

  既然是图天下,其他人为何要服你呢?袁绍想曹操做自己小弟,一起搞事情,人家不愿意。

  至于袁术,那打心里就看不起袁绍,又怎么可能响应他。

  而他看不起袁绍的原因也很简单,虽然袁绍是袁家长子,但他是父亲袁逢和妻子以外的女人生的,而且是比小妾地位还不如的婢女,这种情况称为庶出。

  至于袁术,虽然不是袁家第一个生出来的,但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嫡出,是袁逢和名分上的老婆所生的。

  在古代,宗法制度虽然讲究长幼有别,但也重视嫡庶之分,这是一种身份高低的象征。

  可袁逢在分家产势力时,却将更多的一部分分给了长子袁绍,袁术看在眼里,内心又嫉妒又愤怒,从而开始对袁绍不满,但还没到撕破脸皮的地步。

  如今袁绍想立刘虞为帝,摆明自己有图天下的野心。

  按袁术的立场来看,你一个庶出分走比我多的家业就算了,现在还想重新立皇帝,让我们几個当小弟跟你一起干?我一个嫡出还需要听你一个庶出的话?

  心高气傲的袁术,自然不甘愿当他附属,被他牵着鼻子走。

  “如果要立皇帝的话,干脆立他得了”。

  袁术内心是这么想的,还不仅是想想而已。

  但从他反对袁绍立帝开始,兄弟俩之间就开始有了间隙,两人都有极大野心,对图天下皆势在必得,既然达不成合伙立帝的标准,那就各自树党结援,让各诸侯站队。

  林泽目前站的是袁术,当然,他这种小角色暂时不值一提。

  最具代表性的是荆州刘表站在了袁绍那边,而且天下很多豪强因为袁绍胸怀较大,为人比较会做事,也都站在了他那边。

  袁术内心狭隘,但也独占南阳,统筹数百万人口,站他这边的虽然不多,可是起码有个公孙瓒。

  那个年代,袁术写信给公孙瓒求支持时,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绍非袁氏子。

  意思在嘲讽袁绍的身世,母亲身份不明,只是个婢女,根本没资格做袁家人。

  这件事后来不知怎的传到了袁绍那里,给他气的怒火攻心,兄弟俩的矛盾瞬间上升为仇恨。





  于是乎,北方的大战一触即发,袁绍开始发兵攻打公孙瓒。

  袁术这边也没闲着,他让羽翼丰厚的孙坚,带兵攻打刘表。

  北方那边战情不明,先说南方这边,刘表得知“草莽猛人”孙坚要来,内心有些害怕,派将领黄祖前往迎敌。

  但论打仗,当时能打过孙坚的一只手都数不全,黄祖很快便被击败,而且是连吃了好几场败仗那种,只得仓皇而逃。

  接着孙坚势如破竹,攻入了荆州治下的襄阳城,并将其团团围住。

  眼看城池即将沦陷,刘表又重新派兵让黄祖到前线救援。

  孙坚一看这手下败将又回来了,当即身先士卒,率兵杀了过去。

  一来二往,黄祖部队又被打得溃不成军,只能仓皇而逃,这时天色已黑,孙坚却仍然坚持率军追杀。

  待来到一处竹林时,黄祖令部下埋伏在暗处,并朝孙坚军射出了好几轮暗箭。

  总喜欢身先士卒的孙坚这次没能幸免,直接被暗箭当场射死,落得个身亡的下场。

  至此,江东猛虎的传奇人生告一段落了,这个草莽出身,纵横大陆,曾打得一众士族焦头烂额的狠人,死在了鲁莽和大胆上。

  而林泽得知了孙坚死讯,内心叹了口气。

  他有提醒过对方,将与帅不同,凡事不可身先士卒,可孙坚没听进去,这才导致身死。

  不过可能也正因为他这种勇猛的性格,才能创出如今一番事业的吧。

  林泽惋惜间,袁术也给他寄来了一封信。

  信上的内容,要求他带兵继续讨伐荆州刘表,并且纪灵也会带两万人前来助战。

  当看完信的内容后,林泽有些无语。

  这还没等袁术来到扬州,自己就要被牵去当苦力了。

  现在他可是豫章郡太守,一来在刘繇眼皮底下,哪敢随意出兵。

  二来豫章郡诸多士族也不是瞎子,这会若率兵出城,郡内这群地主会不会做出点什么不好的动作,谁也不好说。

  而且还得考虑个邓羲,林家军的决策层也不是就他一个,这事若不跟邓羲商量好,就贸然出兵,估计两人内心会出现间隙的。

  如果他仍是安平县县令,倒是可以答应袁术的要求,但现在就没办法了,林泽只得托借口自己受制于刘繇,无法出兵相助。

  在给袁术的回信中,他还暗示了一句话:“若公来扬州,林某必响应也。”

  林泽信中把袁术称赞为一个颇有前景颇有英雄胆识的人,把自己的立场描绘成虽然在刘繇手下任职,却不服于他,内心只遵从袁术。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别人眼中“脚踏两条船”的立场。

  因为只要袁术派兵攻取扬州,林泽的意思就是说自己可以作为内应,一起杀了刘繇。

  他结识袁术在刘繇前,为了迎合袁术而造反,这样在对方眼里,这政治立场确实坚定,也能得到重用和保住自己的地盘。

  而在回完信后,林泽带上了太史慈和甘宁,以及十来骑随从,打算去吊唁孙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