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港岛新豪门时代> 35、发展与并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5、发展与并购(1 / 1)

手下一旦反驳自己,那一定是深思熟虑过,张建成是一个有自己的原则人,有傲气的人,不能逼得太狠,如果撂挑子,那就得不偿失。

  而且一个是有能力的人,不怕失业,随时可以再次上岗。张建成天天处在行业第一线,对行业现状肯定比自己了解。而且,经济类报纸太专业化,不能盲目而上。

  刘志成想了想,是不是自己太性急了,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一点,便点了点头,说道。

  “你既然如此说,这个经济研究室一旦成立,先把成果刊登在日报晚报上,经济类报纸你也要有计划,这关系到报业公司的发展。”

  刘志成的计划里,报业公司肯定得上市割一波的。

  张建成是一个对待工作十分认真的人,刘志成交待他办一份晚报,都准备了这么久,当然他的认真准备得到了回报。刚一上市,就得到了市民的认可。

  刘志成说道:“关于一刊,我计划是要办一份专业的漫画周刊。”

  “我们要走大众化路线,要走与产业相结合的路子,要与我们游戏产业相结合,并且与要与玩具产业相结合。”

  刘志成说到这里,便向张建成问道:“你听明白我讲的意思了吗?”

  张建成说道:“刘生的意思是同一款游戏、同一款漫画、同一款公仔!”

  刘志成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嗯,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我们在开发一款游戏的时侯,要先发行漫画,再发行公仔!”

  张建成一听,点了点头问道:“老板指的是漫画先行,游戏、公仔再跟进?”

  “嗯,你一定要与我们的游戏开发部门,多互动多联系。可以是先有游戏,再有漫画。”

  “但你们发行一部漫画,必须得考虑到是否可以开发成游戏,是否可以开发公仔玩具。”

  刘志成讲的这些,主要是围绕某一個ip,打造一系列的相关产业。到最后还可以打造动漫电影、乐园等相关产业。

  周刊前期的投入,肯定会大一点,如果有个万份的发行量,广告费收入就会相当丰厚。

  何况前世香江一些著名刊物,几年后,谁不是发行上十万份,一年广告费数千万港币。

  漫画周刊,可以说是前途无量的刊物。毕竟,有万千儿童、少年消费者,有着广阔的市场。

  他的话让张建成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钱”途,他觉得这种杂志比经济类报纸简单一些。

  便说道:“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可以去借鉴欧美杂志的风格,内容的定位、杂志的印刷质量,标准相对超高一些,把市场先做起来。”

  周建成对于自己的指示,有了一点理解,刘志成很是高兴。

  “对了,我们香江本地的漫画师,和rb漫画师水评相比,要差一些,陪养我们本土漫画师的同时,要去rb挖人。”

  讲句实话,这个时候的香江漫画师,只会画黄黄的漫画,不适合开发外埠市场。

  桔子科技的街机,是面向全球的产业,所以漫画、公仔也是要面向全球市场的。

  刘志成最后说道:“这漫画周刊,必须得在两个月内办成。”





  周建成见到老板说得如此认真,知道这个命令玩不得小心思,连忙说道:“好的,回报社我就招聘人手,成立漫画开发部门。”

  两人就报业公司的发展,探讨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刘志成也是想一次性把报业公司的发展方向明确,免得以后还得花更多的精力去修正。

  报业公司有一定赢利能力,完全可以自力更生,虽然天天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重金投入,但根本就不需要刘志成另外投入,完全可以用自有资金发展,实现自力更生。

  …………

  前一段时间,刘志成安排霍海清去调研香江连锁市场,想着可以并购一家。

  自从郝庆文投资团队入职后,这个事情就让他们接手。

  刘志成对这次并购的规模要求不大,主要是想打通香江与澳门的销售渠道,建立自己的工业品直营渠道。

  刘志成也没有指望,郝庆文他们能做出什么经典的并购方案。

  桔子科技会议室里。

  刘志成坐在主位,会议桌旁依坐着苏奎、王峰云,以及助理韩春喜。

  窗帘已经拉上,没有开灯,只留下一台幻灯机还在工作,显得很是现代化。

  郝庆文一边调整幻灯片,一边给大家介绍道:“经过我们的调查,香江并没有覆盖全港的电器连锁公司。”

  “只有一些不成规模的私人电器行,如果我们建立自己的连锁电器商行,可以收购这些私人店面,统一装修后,就能够投入使用,形成覆盖全港的大型电器商行。”

  郝庆文说完,在等待老板的提问。

  刘志成想了想,问道:“那目前这些电器行店面的物业是一个什么情况?”

  “大多数都是租赁!”郝庆文早有准备,直接答道。

  刘志成摇了摇头,说道:“港澳地区是本埠总部,是我们的基本盘,我们目标是做成百年老店,店铺最好是自持物业。而且目前房价处于洼地,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

  郝庆文听到老板的不满意,立刻说:“我们的第二个方案就是自建电器店,物色合适店面,做到合理布局,自持物业。但进度肯定会非常慢,大约一年后,甚至几年后才能够全部布局完成。”

  刘志成手指敲了敲桌面,思考了片刻问道:“还有下一个方案吗?”

  郝庆文幻灯片一转,显露出一家著名企业的标识。

  刘志成望着幻灯片的投影,陷入沉思,没有人敢打扰老板的思考。

  这是一家香江老牌英资企业——‘和记国际’,掌门大班叫做祁德尊的英g佬。十年前,他成功入股和记,掌控了这间企业。

  其实,早在1954年,祈德尊就担任了和记洋行的董事局主席。从这些,可以看出他的野心,从一个职员演变成老板。

  从他入主后开始,香江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和记国际展开了疯狂并购。

  陆续吞并的有屈臣氏、泰和洋行、黄埔集团、海港工程等大型企业,让和记国际成为越大型跨国集团,旗下拥有三百六十多间子公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