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重生北齐> 第29章“诗圣词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诗圣词祖”(1 / 1)

心中已定下方略之后的陆卓,像是换了个人一般,从第二天开始,便给跟着他一起训练的八百多陆氏书院学子增加了训练内容:

  其一,是军姿、军容、队列,陆卓将前世自己在某驻地受训时,所练的那一套全部搬了过来,直接让八百多人照着练。

  其二,陆卓将前世在某驻地受特殊训练时,他所练的那一套也全部搬了过来,逐渐给自己和这八百多人增加训练项目。

  这个特殊训练一搞,很多人一开始不适应。但陆卓也加大了奖励,每完成一次训练项目,便给些小奖励,比如每人奖励一两枚鸡蛋,几枚五铢钱等等。

  但同时,也有惩罚,不能完成某项训练项目者,未来十日内,一切奖励却与其无缘。

  这时期的北朝汉人部曲,哪个家里不是苦兮兮的?即便是小吕庄的部曲们,也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而已。

  而陆卓的奖励,既实惠又三天五头的给。俗话说得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些部曲们的孩子,哪里舍得这些奖励从手中溜走?都恨不得将陆卓的奖励全部拿到手,帮补一下家里。

  这样一来,特殊训练的各个项目便全员都一一顺利完成,效果也是没得说。

  他们的家里人,见自家儿子或者孙子屡屡获得陆小郎君的奖励,而这些奖励又极其实惠,倒也很是支持他们跟着陆小郎君折腾。

  这时期的服装,主要还是以长袍为主。训练之时,却是极其不便。

  陆卓想了想,便画出了紧身、短身衣服,找到外祖父吕刚,让他找人给自己和八百多人各缝制了四套,冬夏各两套。

  当这些紧身衣服以奖励的形式逐一发放时,众人的训练热情立即高涨了起来。训练时,他们对陆卓的命令,那是一定严格尊守。而陆卓却也趁机提高了对他们在军纪、军容、军貌的要求。

  时间转瞬而逝,转眼间,便已是八月底了,又到了秋收的时候。

  七月底之时,陆卓便从吕刚那里得知了针对北周和北齐的两大谋划成功了。

  他心中随即也安定了不少,同时陆卓也期盼北周、北齐、南朝陈三国鼎立的态势可以维持多几年。

  最不济也不要让北齐五年后便被北周灭亡的历史重现,起码得多捱个五年以上,最好能再捱多十年以上。

  至于北齐会不会一直存在下去?陆卓看得很透彻,有这么些奇葩、禽兽般秉性的北齐高氏鲜卑皇族在,尤其是有当今北齐皇上这个作死能手高纬在,他们自己作也能把北齐给作没了,差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更何况处于社会底层的那些汉人部曲,对北齐的怨念已越积越深,大规模起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陆卓如今倒是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吕庄这里不是练兵的理想之地。现在自己和八百多人年龄还小,又还未组建骑兵,只是让这些人学学骑术、练武、练习箭法等等而已。

  但再过几年,这八百多人逐渐长大了,也给配上了战马。那事情就不一样了,这小吕庄毕竟是在北齐治内,你训练骑兵意欲何为?欲造反乎?只要有人一报官,妥妥的便会被高纬派兵灭了九族!

  陆卓想了想,最合适的练兵之地便在边关,就在雁门!如今雁门已是一天天衰败、凋敝,倒是可以在雁门大量买入土地,雇佣当地边民耕种。

  然后再假托防备突厥寇边,给部曲配些马匹、弓刀箭矢。本身边民家中便允许配置这些,以此为借口,这倒也说得过去。

  只要平时不经常将八百多人聚在一起,而是分成一小队一小队训练,再偶尔一起合练便成!

  顺便还可以在雁门暗中找个隐蔽之地,再建一个大工坊,开始打造刀弓箭矢和甲胄,以及一些神兵利器。自己前世可是冶金专业博士,弄几个合金钢配方出来,打造一些削铁如泥又坚韧的兵器还不是手到擒来?





  陆卓越想越觉得雁门是理想的练兵之地,还可以在那里弄几个养马场,以养马场的名义将以后需要的战马藏以其中,并趁机培育出优良品种的战马来。

  第二天晚上,陆卓便找到外祖父吕刚,两人在吕刚的屋里密议良久,陆卓才回屋睡觉。

  陆卓没想到,自己只是将那些要求提了出来,吕刚却全部一一爽快的应了下来,并让陆卓不必理会,他自会安排。

  只是,陆卓不知道的是,吕刚早已在雁门做了许多安排,陆卓所说的全在他的计划里面。就土地方面而言,如今雁门过半的耕地已在吕刚手中。马场也早就分散开来建了好几个。打造兵器的工坊早已在雁门山中开挖、建造。

  转天,陆卓想了想,还是提前抄了后世的几个合金钢配方出来,又画了个简陋的炼钢炉,然后找到马明,一股脑的扔给了他。

  陆卓刚一离开工坊,马明立即便拿着这些图纸、配方找到吕刚,两人在吕刚屋里密议良久,马明才满脸喜色的离开。

  随后,没过几天,马明安排妥工坊的各项事务之后,便带着工坊不少工匠,离开了小吕庄,直至除夕前一天才返回小吕庄。随后十年,马明几乎每年都会带着一大批工匠离开小吕庄大半年。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话说陆卓,自从心中决定了以突厥为突破口的战略谋划之后,便有意识的不断抄写诗词出来,以壮自己的名声。

  此时期,一个人的名声好坏,汉人还是相当看重的,陆卓既然已决定了要完成自己许下的宏愿,那便得积累自己的好名声,以便往后行事,尤其是做大事!

  因此,短短几个月,在秋收之前,陆卓便抄写了一百多首描写风景、事物等等的诗、词出来。至于《卖炭翁》之类的辛评讥讽类诗、词,这北齐如今是疯子、禽兽皇帝高纬在位,陆卓倒是暂时不敢往外随意秃噜了!

  全都是一些像《静夜诗》这样的诗、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卓所抄出来的所有诗、词,无一不是避开时政,也较为符合他的年龄和他神童的身份。

  吕刚最是明白有一个好名声,对陆卓而言是何等之重要。陆卓抄出来的诗、词,随即便被他安排工坊印刷了五十万本,让甄罗低价批售给各地的行商。疯狂的输送至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北齐、北周、南朝陈三国的那些文人名士,听闻晋阳小吕庄的小神童陆小郎君又有大作面世,个个趋之若鹜,人人追捧。

  随后,这些拜读了陆卓“抄”出来的诗、词的文人名士,其中的某些人在谈论到陆卓之时,一时兴奋、激动,便喊出了陆卓是“诗圣”!

  但随即当场便有文人名士反驳,认为陆卓创出了别具一格的词,应该尊称陆卓为“词祖”!

  随着究竟是叫陆卓“诗圣”还是“词祖”的无聊争论范围越来越广,讨论的人越来越多。本是文人名士之间互相吹捧、打趣而已,到后面传得越来越离谱,传成小吕庄陆小郎君是“诗圣词祖”了!

  但奇怪的是竟然无人反对。随后,渐渐的,随着陆卓不断“抄”些唐诗宋词出来,倒是坐实了他“诗圣词祖”的名头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