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少年踏云志> 第九十九章 大山脚下的乌家父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九章 大山脚下的乌家父子(1 / 1)

六月初十。

  正当午。

  “爹,俺回来了!”

  一名少年推开了虚掩木门。

  茅屋内空无一人。

  “噫,俺爹怎么不在家?上山砍柴去咯喂?”

  回到家的圆脸少年伸出大手抠了抠脑门边沿,瓮声瓮气开口道。

  这是在荒州偏僻的西南部,乌蒙山地带。

  延绵大山脚下的一处简单小院子。

  那名刚推开家门的憨厚少年人,正是乌小龙。

  他比叶子灰晚一天回到家里。

  而他的家,也不似碎叶城的叶家那样典雅讲究,只是一座简陋茅屋,其内就光秃秃四面灰土墙,围着两张硬邦邦的木板床,一张沾满油腻和烟火气的方桌,和两条长腿凳子。

  别的,这屋子里就再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家具了,连个存放衣服的柜子都没有。

  想是这家里的人没有那么多身换洗衣服。

  正儿八经的家徒四壁。

  而这间人家里,人丁亦极稀少。

  现在只住着一个老父亲和一个最笨的小儿子。

  正道是:

  柴扉掩户硬木门,不去闹市惹凡尘。

  日出而作日入息,村夫也是打樵人。

  不将剑心多雕饰,甘愿清苦觅修真。

  黑河隐没数十载,如今只想育儿身。

  蓦然。

  “农夫,樵翁,日出而作。”

  “是非,黑白,风水无极。”

  “高山,远雾,心静自然。”1

  “偷空,浮生,半日得闲。”

  “江湖,烟雨,苦了众生。”

  “大龙,小龙……”

  “我是恁爹~~~”

  乌蒙山脚下,从老远传来一阵樵歌之声。

  乌小龙转身出门,来到屋外。

  少年踮足眺望,便看到他爹乌黑的身影了。

  那道身影从远及近,面目渐渐清晰。

  是个没什么特色的山野村夫。

  硬要说特色,也就是长相比平常人更黑更糙些。

  这情形。

  乌小龙他爹进山砍柴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两只活兔,拽着它们的竖长耳朵。

  瞧俩兔子的短脚还在空中一蹬一蹬的,可根本挣脱不开那只布满老茧的宽大手掌。

  这人手上的茧子,一看就是常年使用工具磨出来的硬皮。

  “爹啊!”

  乌小龙大老远就招手呼喊。

  然后就匆匆忙忙推开院子门,迎接回家的父亲去了。

  他跑到那人身前,接过其背上的满满一捆柴火,背到自己背上,开始咧着张大嘴傻笑。

  乌黑看了他一眼,眼神慈祥,使劲拍了拍乌小龙的脑袋。

  别人父亲都是“摸头”,这乌小龙的爹偏是“拍头”,看来那小子的憨傻也不尽然是天生的嘞。

  “考的怎么样啊?”

  一边朝家走,老父亲一边出声问道。

  乌黑的声音与外貌倒不相称,反有股子温柔醇厚味道,像是粮食酿造的老酒。

  乌小龙脚步有些轻快,声音也很轻快。

  他说道:“俺考的还蛮高的嘞,六百零三丈,跃过了第三道的真龙门』哩!嘿嘿!”

  “嘿嘿嘿!”

  每年一度的荒州跃龙门仪式中,考了好成绩的儿子在自己父亲面前不加掩饰的高兴。

  他没去那座龙门山以前,心忧了何止大半年,甚至多次想过打退堂鼓,不愿出门老远去丢人。

  未试自身深浅,他权当自个儿是出身小地方的泥鳅土鳖,从没想到还能是个甚么“真龙少年”的!

  “喔。”

  乌黑平静点了点头,似乎根本不明白乌小龙今年在那座山上跃过第三重龙门的含金量。

  “爹,听到这消息你不开心吗?”

  看到父亲得知自己跃龙门成绩后,表现平淡的样子,他忍不住问道。

  “开心啊,十分开心。”

  乌黑温和开口道。

  “好吧。”

  乌小龙又没心没肺起来,小跑几步,兴高采烈地迈入家门,反正他是真的为自己感到非常之开心的。

  乌黑看着小儿子的背影,摇头笑笑。

  “噫?”

  他忽然发现那小子好像和半月前出门,产生了些变化,身上有些不太一样的地方了。

  乌黑提着仍旧奋力挣扎的兔子,倚靠在柴门上。

  他看着乌小龙走到院子当中,卸下背后的柴火,堆到柴垛上头。

  而越是盯着看,此时老父亲的一双眉毛就不自觉凝在一起。

  知子莫若父和母。

  倘有大能修士真夺舍了一条年轻的生命,即便做父母的只是个寻常老实人,也不会毫无所觉,哪怕那夺舍之修汲取了那具躯壳经历过的全部记忆,都没用。

  记忆的真实和宝贵,不在画面一样的东西上,而在渗透其中的点点滴滴充分情感。

  乌黑感觉到乌小龙变了,不是变成另一个人那么夸张。

  而是那小子成长了,走路时的步伐,眼睛里的神采,都与前十几年里生出些不同之处。





  尽管细微变化,但在做父亲的看来,简直洞若观火,黑夜里的白光那样明朗清晰。

  乌黑也抬脚迈进自家院子。

  “我先去做午饭,你就站我旁边说说这回离家赶考的经历。”

  他对儿子说道。

  乌小龙点了点大圆脑袋,喜笑颜开的模样。

  父亲不提,他也正迫不及待的想讲讲这一路,和在那座龙门山上发生的许多事儿呢。

  不久后。

  简单小院内升起一缕炊烟来。

  那烟,比前几日的浓。

  这火,比昨天还旺些。

  儿子站在父亲身后喋喋不休,唾沫横飞,讲到情绪激动时,不免手舞足蹈,似乎语言不足以表达当时的状况,非加上肢体才能情景重现。

  乌小龙讲话时,嗓音偶尔有点异乎寻常的大,还透着些生气和愤怒,但很快又变为另一种情绪,声音缓和下来,里面是感沛和热切的情谊。

  另一头下厨的父亲,菜刀切在案板上,有时痕迹深,有时痕迹浅,这种情况通常是随着少年音量的大小而不经意的出现。

  但大多数的案板印痕都是深浅一致,厨子手腕上的力度把握极好。

  此人这只手若去握剑,哪怕是一柄大剑、重剑,想来也是能握得很稳的。

  三刻钟后。

  饭已经做好了,但乌小龙不分重点讲述的故事经历还没讲到一半。

  乌黑从火灶边转过身,又拍了一下少年的脑袋。

  “先把饭菜端过去,等会儿再继续说。”

  乌小龙木讷地点头,遂手脚麻利的将几样家常小菜端到茅屋内,摆放在那张老旧方桌上。

  之后,乌黑左手抱着一大桶米饭,右手托着一大碟儿重辣的爆炒兔肉走进来。

  家徒四壁的破房子里,父子二人共食。

  那桶米饭真是很大,是用平底水桶装盛的,有四五个成年人的份量,这还都是胃口好的人才能吃完。

  但这家只有两个人,主食的量就如此之大。

  不,是一个人。

  父亲捡着清淡小菜吃,米饭和肉都是一个没成年的少年人独自狼吞虎咽掉的。

  果然,是在长身体的年纪呐……

  吃饭的时候是不宜说话的,容易呛到喷饭,吃辣的东西尤其这样,辛辣气往上一冲,开不了几句口,就得咳嗽不断,咳得自己脸红脖子粗的,瞧着还以为是怎么了呢……

  等乌小龙将最后一碗米饭里的颗粒搜刮干净,然后收了碗筷碟子,就到外头去清洗锅碗瓢盆一类器具。

  乌黑也出了茅屋,袖手看着小儿子一人勤快。

  这是两个人生活的规矩,一个人做饭,那另一个人就得洗碗。

  雷打不动的规矩!

  有人破坏,那就是真他娘的不要脸!

  乌小龙看到父亲出来,也就继续开始讲起自己这几天的故事,和遇见的各色人等。

  话里句间,总撇不开一个蓝色衣服的家伙。

  忽然,趁乌小龙不注意。

  乌黑脚不点地,似是凭空坐到了院子中间的那堆柴垛上面。

  顶部都是细柴,不怎么扎人屁股的,可坐。

  而这家里姓乌的成年人,刀尖,亦可坐。

  乌小龙在那边说。

  父亲就在这边听。

  期间,那位老父亲也几度扬眉,眼里精光数次暴射。

  “那蓝衣郎居然给小龙点燃了一盏修行路上的心灯』?!”

  “就我家小儿子这榆木脑袋,我这当爹的拍打了多少次,都没给他整明白了,休说开悟,便连聪明一点都不见有。”

  “却被一个萍水相逢的外人给他‘敲’开了缝儿,真是……”

  柴垛上的乌小龙父亲无奈摇摇头。

  尔后,心里念头继续翻滚闪烁。

  “认识你自己?这话……”

  “明心见性!”

  “宛如释门老僧禅话!”

  “少年郎年纪轻轻,心性慧根当真了得!不曾想这一届荒州跃龙门中,竟有这样惊艳的人物出世?”

  乌黑心底里暗自咋舌。

  继而,他坐在柴垛上方开口道:“小龙啊,你跟爹说这么半天话,对你如此亲近的兀那蓝衣小子,到底本名为何啊?你叫‘叶哥’‘叶哥’的,却一直没说此子真名”。

  “啊!我没讲嘛?”

  手上还蘸着水的少年,用自己那几根尚湿漉漉的指头挠了挠耳后。

  “嘿嘿,俺忘咧”,他又憨笑道,“他叫叶子灰”。

  乌黑问道:“是什么地方的?”

  乌小龙回道:“他来自荒州北边,家里人还怪多的嘞。”

  闻言。

  柴垛上头的人坐直了几分身子。

  “北边姓叶的?”

  他神色里有一些异样。

  正低头洗碗的乌小龙自是没看见的。

  ————

  ——————

  ————

  1前三句话借鉴歌曲《东海老人》部分歌词,略作改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