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我姐夫八阿哥> 第82章 搅局的老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章 搅局的老十(1 / 1)

“你想怎么样?”温宪公主凤目喷火的质问海保。

  海保心里有数,弦不能拉得太紧了,必须松一松,才能持续性的耗下去。

  “井水不犯河水即可,勿须特殊照顾。”海保也不含糊,直接提出了条件。

  温宪公主仔细一想,逼昏御史的罪过太大了,很不好收场,不如暂时答应了海保吧?

  反正吧,海保就在跟前,温宪公主想收拾他,也不在乎多一天少一天的。

  “起来吧,像个什么样子?”温宪碍着面子,也没有明说。

  不过,海保已经听懂了,不能逼得太紧了,便从地上爬了起来。

  结果是,温宪的下马威,以闹剧收了场。

  整个斗争的过程,温宪和海保,算是两败俱伤的双输了。

  但是,海保不怕把事闹大的精神,应该对温宪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了。

  经过这么一闹之后,海保有理由相信,温宪即使想整他,也只能憋大招了,而不会小烂招不断。

  报到之后,海保就拍拍屁股走了。

  毕竟,海保的本职工作是巡视中城,而不是固定的待在公主府里当差。

  高楚平办事很得力,在他的组织下,商人和工匠们日夜赶工的造好了几十条船和两百多辆垃圾车。

  龙须沟的疏通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但是,垃圾车的闪亮登场,几乎在一瞬间,吸引了整个京城的眼球。

  两百多辆垃圾车,分散在中城辖区内的各个街头巷尾。

  垃圾清运工们,实行划片管理的原则,各自推着垃圾车在自己的片区内自由活动。

  只要发现了垃圾,就要及时的清扫干净,并装车运走。

  为了节省体力和时间,海保特意在十几个大路口的附近,设置了垃圾分运车。

  所谓的分运站,也就是更大号的垃圾车。

  这种大号的垃圾车,体形硕大,需要十几個人才能顺利推动。

  具体的工作流程,并不复杂。

  小号的垃圾车,大致装满了之后,就转运到大号的垃圾车旁。

  大号的垃圾车装满了之后,由专人推出城外,进行焚烧或掩埋处理,如此周而复始。

  这个时代的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

  残砖碎瓦,断木烂椅之类的杂物,早就被人捡走了。

  在物资超级匮乏的年代,城里的居民不养猪,这才会有厨余垃圾的出现。

  若是在农村,几乎没垃圾。

  垃圾的问题解决了之后,海保着重推进公共茅房的建设工程。

  说是茅房工程,实际上,也就是在巷子里的空地墙边,随便挖个大坑,埋一口大瓦缸进去。

  大瓦缸的上边,搭两块窄木板,方便两只脚踩稳,四周围一圈草席遮丑,顶上用茅草遮盖着。

  别看茅房很简陋,却可以避免污染地下的井水。

  尽量不污染地下水的好处很多,瘟疫就很难泛滥成灾。

  近三百座茅房建成之后,海保特意把衙门里的差役们,都派出去搞宣传。

  差役们当街拦住一群老百姓,径直带到茅房,告诉他们怎么蹲坑。

  这年头的草民们,谁不怕衙门里的差役?

  差役们告诉大家,以后随地拉屎洒尿,一律罚钱十文。

  罚钱,确实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已。但是,在文盲遍地的大清,不罚钱,随地大小便就无法禁止。

  海保带着吴四宝和乌林,穿着便服走在大街上,他想看看屎尿入茅房的成果。

  可是,令海保没想到的是,刚转了两条街,居然看见康熙站在一间茅房前,正探头探脑的打量着茅房的情况。

  “哟,黄大人,又见面了。”海保赶紧走过去,抱拳拱手和康熙见礼。

  康熙只是点了点头,却没搭理海保。

  等看完了茅房的情况,康熙忽然问海保:“所费几何?”

  海保是个明白人,康熙这是在问,修建这样的一座简陋茅房,需要花费多少钱?

  “回黄大人,不算工钱,修这样的一间茅房,只需要一两五钱银子。”海保见康熙有些不信,便掰着手指的算给他听,“铺顶的茅草三十文钱,坐底的大缸三百文,挡风用的草席五十文……”

  康熙每天都要操大清的心,其中操心最多的就算财政收支的帐了。

  而且,康熙通过密折,清楚的掌握着京城里的物价情况。

  听海保这么详细的一说,康熙不能不信。

  以康熙的经验,不是行家,绝对不敢细说帐目。

  仅看海保一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的自信之态,就给人一种值得信任的感觉。

  康熙想了想,忽然叹息道:“上头太屈才了呀。”

  海保听了之后,丝毫也不敢怠慢,当即十分认真的说:“我满洲尤重军功。实话说,我还年轻,等将来立了大军功,即使不能光宗耀祖,至少也要拿回我阿玛留下的爵位。”





  上头太屈才了,这里的上头,不就是上头的上头,康熙本人么?

  海保的阿玛明尚,被康熙找借口砍下了脑袋,他怎么可能没有芥蒂呢?

  如果,海保稍微表露出怨恨之意,虽不至于被砍死,前途也会跟着黯淡无光了。

  清军能以少胜多,根子问题,就是重赏军功。

  海保的祖父内铎,原本官职并不高。但是,立下了先登之功后,随即被赏了一等精奇尼哈番的世爵。

  世爵,也就是世袭罔替之爵!

  这就是一步登天了!

  俗话说的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清兵入关,除了吴三桂献上山海关之外,也必须承认满清的军功爵赏制的巨大激励性。

  只要你敢玩命,鞑子皇帝就敢狠狠的赏你。

  因为,鞑子皇帝看得很清楚,满洲以几十万人压制一亿汉民,如果不舍得厚赏军功,根本无法坐稳江山。

  趁康熙高兴之机,海保又领着他去查看了一番,街头巷尾的垃圾车。

  康熙亲眼所见,垃圾工拖着垃圾车,沿街清理垃圾的场景,不由感叹道:“过不多久,京城就干净了呀。”

  用垃圾车,沿街清理垃圾,又不是多高深的技术活?

  以康熙的见识,经海保略加解释,岂有不懂之理?

  “走,我请你吃烤肉。”康熙心里一高兴,就拉着海保去吃烤肉。

  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两人一起来到宛氏烤肉铺前,居然迎面撞见了老十。

  老十吃饱了,正往外走,不料迎接面看见了海保。

  “哈哈,保弟,你居然也好这一口啊?”老十很高兴见到了海保,便大步走过来,正想抱着住他的肩膀摇晃一番,却不料,竟然看见了似笑非笑的康熙。

  “啊……臣儿恭请圣安!”老十也没多想,下意识的跪下行礼。

  如果换作是老四碰见了,肯定会多想几层,不可能当街认君。

  偏偏,老十是个没啥文化,心思还甚浅的大老粗,他根本没有往深处想,为何会在这里碰见了康熙?

  跟着一起来的喀第佑,赶紧打出手势,让四周的便衣侍卫们,把现场围起来,免得出现大不测之惨祸。

  既然康熙的身份被老十这个大老粗戳穿了,海保随即装出惊掉了下巴的样子,目瞪口呆的看着康熙。

  实话说,海保不装还不行,这场戏必须继续演下去。

  不然的话,海保解释得清楚么?

  “起喀吧。”康熙很无奈的摆了摆手,只看海保呆若木鸡的傻样,他就知道,微服的戏码不可能继续下去了。

  起喀吧,区区三个字而已,却是极其明确的信号。

  海保赶紧也跪下了,异常恭顺的说:“奴才海保,恭请圣安。”

  康熙盯着海保的头顶,沉默了片刻,这才淡淡的说:“起吧。”

  海保刚站稳了身子,就听康熙问他:“你真不认识朕?”

  “回皇上的话,奴才做梦都想亲睹天颜,只可惜,一直无缘。”

  海保完全有理由扯淡,因为,康熙确实没有召见过他。

  但是,康熙依旧疑心未去,便追问海保:“上次,朕去八阿哥的府上,你好象也在府里吧?”

  海保早就准备好了,当即不假思索的解释说:“回皇上,奴才当时年幼,且只是寄住于姐夫的府上,并不是府里的正经主子,只能跪迎于道旁,未敢抬头。”

  按照规矩,道旁跪迎皇帝,谁都不许抬头。

  只要抬头看了,就是大不敬!

  也许是海保的解释,十分有力,康熙也就没在追究这事了。

  “胤,师傅们命你背书,你总是拖拖拉拉,偷奸耍滑,不干不脆。”康熙一看见老十,就很生气。

  若问皇子之中的出身高贵程度,除了太子之外,就是老十了。

  但是,上书房的师傅,总是找康熙告状,说老十不老实背书,写的字也歪歪扭扭的看不入眼。

  老十这家伙,没空读书,却有闲心溜出宫吃烤肉,还被康熙抓了个正着。

  康熙板着脸,骂道:“滚回去,背书一百二十遍,背不出来,不许用膳和睡觉。”

  倒霉的老十,夹起尾巴,灰溜溜的滚了。

  没等海保彻底的放松,康熙冷冷的吩咐他:“把《萨迦全书》转译成国文,何时完成,何时来见朕。”

  海保不由一阵头皮发麻,《萨迦全书》是雪域高原的第一部哲理格言诗集,总长一万多字。

  即使海保不当差,也需要不短的时间,才能全部转译完成。

  康麻子嘴里的国文,指的是满文,而不是汉文。

  “嗻。”海保挨了罚之后,这才真正松了口气。

  如果,康熙一直引而不发,这事就不可能轻松翻过去。

  (:还有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