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吾梦中修仙> 第67章 诗以抒情,歌以咏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诗以抒情,歌以咏志(1 / 1)

《诗经》作为五经之一,由至圣孔子整理编订,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拥有很高的地位。

  《诗经》又称诗三百,收录当时的诗作,风格跟后来的唐诗大不相同,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技法写成,又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后世合称为“六艺”。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等,在陈渊前世的初高中语文教材里,都是必背的考试重点。

  由此可见,此时的诗风简洁而淳朴,美在纯粹,情感真挚,有一股浓郁的原始风情。

  但若论华丽辞藻、优美韵律,跟唐诗相比,诗三百差距甚远。毕竟,那时候的诗词还没经过后世的积累沉淀,远未发展成熟。

  听当世的人吟诗?对陈渊来说,有种回到原始部落的既视感。

  见崔勋这么说,陈渊便改变主意,停下脚步,“原来如此,既然令兄有雅会,我就不过去打扰了。咱们到别处转转吧……”

  崔勋一愣,旋即恍然大悟,喜悦地道:“对啊!我怎么忘了,你是连文圣都青睐的儒家天才,这方面的学问造诣必定高深!难得你光临寒舍,请务必过去指点指点,让他们都开开眼界!”

  他拉着陈渊的衣袖,不由分说,直奔那处凉亭而去。

  在他看来,自己请著名的儒道天才到家中做客,这下很有面子。

  有陈渊给他撑腰,他的风头绝对压过兄长!

  陈渊哭笑不得。

  唉,自己本想找个地方听琴,兴许能结识一位红颜知己,这下倒好,却要误入一帮大老爷们的聚会中。

  两人穿过竹林曲径,来到一处凉亭外。

  果然,有十余名衣冠楚楚的年轻人,都坐在酒案前,手持着书卷,正摇头晃脑地吟诵着诗篇。

  陈渊快速扫视一圈,没发现古琴的踪影,情知自己来错地方了,便准备离开。

  这时候,亭中的崔瀚看得真切,不悦地道:“我说过多少次,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我跟朋友聚会时,像你这种俗人,莫要硬着头皮凑热闹,扫了大家的雅兴!”

  显然,他很鄙视二弟崔勋,不屑与之为伍,甚至都不想多看一眼。

  听到“俗人”一词,崔勋脸色涨红,顿时恼怒。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兄长不问青红皂白,毫不留情地讽刺他,本身就令他颜面扫地。更何况,陈渊是他请来的客人,他被兄长如此贬低,以后如何在陈渊面前抬起头来?

  “雅兴?雅你个!”

  崔勋攥着拳头,积压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忍不住破口大骂。

  “一帮书呆子,整天装腔作势,你们懂个屁的风雅!像陈公子这样真正的读书人,都愿意平易近人,没嫌弃我庸俗,崔瀚,你装个鸡毛呢?!”

  听到这话,陈渊暗暗叫苦,知道自己今日难逃当挡箭牌的命运。

  果然,崔勋的怒骂,成功把他推出来,成为众矢之的。

  场间所有人都转移视线,不约而同地盯着旁边的陈渊,眼神不善。

  崔瀚冷哼一声,傲然道:“陈公子?我不管是你从哪拉来的狐朋狗友,趁我心情好,你俩赶紧滚出家门,爱到哪儿鬼混,就到哪儿鬼混,别污了崔家的高雅氛围!”

  陈渊蹙眉不语。

  身为谲秘楼主,名震天下的大人物,他一般不屑于跟宵小之辈计较,但对方太自命清高,摆出这种酸臭的作派,令他感到不爽。





  崔勋的话糙理不糙,崔瀚这个所谓的读书人,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崔勋怒极反笑,骄傲地道:“狐朋狗友?崔瀚,你真是井底之蛙,有眼不识泰山!这位陈公子饱读诗书,在诗曲领域的造诣,不知比你们强出多少倍!”

  说着,他转身朝陈渊赔罪,“陈公子,是我招待不周,莫要跟这帮井底之蛙一般见识!咱们走吧!”

  陈渊点点头,准备离开。

  不料崔瀚一拍酒案,勃然大怒,厉声道:“扫了我们的兴致,说走就走?姓陈的,既然崔勋这么吹捧你,快把你吹上天了,我倒要看看,你究竟是什么货色,敢跑到崔府来招摇!”

  他走出凉亭外,拦住陈渊的去路,负手而立。

  “崔勋说你精通诗曲,那你敢不敢吟诵一首自己写的诗作,让我们听听?”

  他冷冷盯着陈渊,目光里流露着浓浓的挑衅意味。

  “诗以抒情,歌以咏志,是富有情调的优美文字,需要用心去聆听、感受,认真品味其中的意境。在你眼里,诗只是用于斗气的手段?恕我直言,你在糟蹋这门学问,不配听我的诗!”

  从穿越到现在,他早就可以当文抄公,抄前世所学的那些诗词歌赋,但到今天为止,除非是有明确的意图,否则,他绝不靠这个装逼。

  那天吟诵《侠客行》,是因为气氛烘托到那里,他心生豪情,于是挥毫而歌,并不是为了拿它出风头,人前显圣,让别人夸耀他多么有才华。

  那次抄《劝学》,是为了谋划大局,请文圣出山相助,才不得以为之,绝非想卖弄文采。

  为了装逼而装逼,他不屑去做。

  现在,一个不入流的青年站在面前,指着鼻子让他吟诗。

  你让我吟诗,我就得吟诗?

  你配么!

  崔瀚气结,一时无言以对。

  他真的没想到,陈渊不仅没接他的招,而且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

  诗以抒情,歌以咏志,拿它来争强斗胜,这是对诗曲的侮辱。

  到底是谁俗?

  场间的气氛一时凝结。

  陈渊的寥寥数语,锋利如刀,刺破了这帮年轻人附庸风雅的虚荣心。

  没人敢再说话。

  陈渊转身准备离开。

  便在这时,那道美妙的琴声又响起,依然透着淡雅清幽的韵味。

  似清澈小溪,流过听者的心间。

  又如一轮明月,将皎洁的光辉洒在身上。

  令人声临其境。

  幕后的演奏者再度轻弹,仿佛聆听到陈渊的心境,认可他所向往的清雅,于是,以琴音相和,抚平他刚才波动的情绪。

  陈渊闭上眼,静静沉浸在琴音的意境里,心如止水。

  这一曲琴音,让他遇到了知己。

  纵有盖世的才华,也不必显摆卖弄,就像这潺潺溪流、皎皎月光,让它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样就挺好。

  崔瀚眉尖微挑,正欲毁掉他的心情,不料他忽然开口,轻声吟诵起来。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