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第48章 你是怎么说话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章 你是怎么说话的(2 / 2)

当然,这种新兵没有经过战场磨炼,遇到训练有的着甲老兵,当真就是被砍瓜切菜般送死的。

袁熙之所以不愿意大征兵士,一方面他信奉的是兵贵精不贵多,这种新兵直接上战场送死的,还不去种地做工匠。

另外是他也养不起这么多张嘴,以他现在的资源,几百带甲兵士就已经是极限了。

袁熙读三国历史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残酷的事实。

不论是士兵,还是百姓,也不是越多越好的。

一个相当反直觉的事实是,王朝末期的人口的数目,要远远多于大治之年。

古时耕地技术不发达,没有化肥,一汉亩的亩产,常常只有三石左右。

约四汉亩相当于现在的一亩地,两汉斤折合现在的一斤,这样换算到现代,一亩地的亩产也就二百来斤。

除去赋税,汉代的十亩田也就能产出四百斤粮食,勉强能养活一个人,这还是风调雨顺的情况。

汉代一户平均五到十人左右,养活一户就是五十亩地,而一郡之地,常有数万户。

各地常常有很多隐藏黑户,加上可耕种土地并不如后世多,汉末黄巾之乱,就是人口增长,耕地不够,此时再天灾频发,粮食大量减产。

然后农民唯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

没饭吃。

这也是千百年来,农民造反起义的最直接的因素。

某朝有个笑话,某地一年没下雨,土地干涸,颗粒无收,当地村民饿得实在没有办法,于是相约造反。

大家选定了日子,拿起锄头菜刀,蜂拥到村口,准备大干一场。

此时天上却正好下雨了。

在场所有人立马四散,冲回家里,下地播种去了。

这就是平民百姓,但凡有一口饭吃,都不会造反。

所以王朝的规律,便是王朝末期,人口多而闹饥荒,天下起义,然后互相杀伐,人口减少,建立新朝。

新朝人口少而耕地多,便迎来大治,随着社会发展繁荣,人口产生爆炸性增长。

数十百年过后,人口饱和,耕地不够,然后遇到天灾人祸,外族入侵,粮食不够吃,于是天下起义,互相杀伐。

新的循环又开始了。

所以理智而冷酷的统治者,在商业农业没有大幅度提升的时候,都会试图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

太平之年的时候,统治者往往会产生错觉,觉得天下繁荣,越多越好,于是鼓励生育,压低结婚年龄。

等人口爆炸,统治者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了,天灾人祸,盗贼蜂起,民众被裹挟着造反起义。

黄巾起义就是发生在这个背景下,当上百万的黄巾军出现在户籍人口只有几十万的地区时,着实把不知下情,自我感觉良好的汉灵帝和大臣们震得七荤八素。

自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起,现在已经过了十年了。

经历了十年战乱,各地人口大幅度下降,地倒是慢慢不缺了,但也衍生了另外一个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