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天命唯汉> 第七十四章 刘盈:人以类聚?呸,是近墨者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四章 刘盈:人以类聚?呸,是近墨者黑!(1 / 1)


  “开开眼界?”萧何冷笑一声,满脸不屑的神情:“好的口气,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刘盈吐了吐舌头,证明自己的舌头一切正常,旋即在萧何的哭笑不得中接着说道:“孔老夫子说过,食色性也。虽然儒生多迂腐,但这句话却并没有错。栎阳城中的这些叔伯们冒矢石、洒热血,终于获得了如今的爵位和食邑,如果说他们现在心里不想着好好享受享受,只怕是不可能的吧?”“而李悝说过,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即便是现在亩产提升不少,但仅凭借名下那一点土地和食邑的收入,如何支撑得起钟鸣鼎食之家?”“自然而然的,就要谋求扩大家业,比如多买些地……”萧何点了点头,他并不觉得多买地有什么错处,反正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以及李悝变法,开阡陌废井田了之后,土地就成了可以自由买卖的商品,有钱人别管是什么身份,都是会想着多置办些田产的。嗯,地主阶级也因此而兴起。“但是土地,大多是不会产生财富的,必须要有人在上面劳作,土地才能源源不断产生收益……”“所以有了土地之后,就会想着蓄养人口。”刘盈说道这里,略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我记得老师曾经说过,秦国的二十级军功爵制度,并非是一个单纯的立功受奖的封赠体系,军功爵制度实际上涉及到了所有人的方方面面,是国家运作的基础。”“如今我大汉去旧鼎新,虽然有很多变革,但却依然沿用了这一套军功爵体制,用郡国并举来控制天下,用军功爵制度来动员自皇帝之下的所有人,集中力量去外御强虏,内讨不臣!”萧何嘴角扬起笑容,本想出言夸赞刘盈,但想了想最终还是作罢,这臭小子本就骄傲的很,若是再夸奖几句,那尾巴还不得竖到天上去!刘盈不知道萧何想的是什么,只是自顾自的说道:“在学生看来,军功爵的制度极好,从皇帝到黔首,是一条完整畅通的线条,不存在赚差价的中间商……”“不同爵位的人可以从国家获取不同数量的财富,比如土地和奴隶,黔首名下的财产虽然少,但却是有着国家的背书,是国家的行政力量在提供保护。”“黔首的爵位虽然比不过一个彻候,但在律令的框架内,这个彻候没有任何权利去侵害这个黔首的一切合法权益,比如人身自由权。”“此所谓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萧何的眉头紧了紧旋即放松,最初的时候他以为刘盈被哪个法家余孽给带偏了,但听到那一句‘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时,他顿时放下心来。这,是黄老的理念。“军功爵体系下,黔首是国家的黔首,彻候是国家的彻候,尤其是前者,他们只能是国家的从属,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从属。”“毕竟,现在税收的大头,其实来自于诸如口赋算赋的人头税……”刘盈说到这里,迎着萧何骤然锐利的眼神,忙不迭说道:“老师你别这样看我,我该交的每一钱税都交了,不信你可以派人来查!”反正有问题你也查不出来……刘盈心中小声嘀咕,旋即说道:“现如今我大汉百废待兴,为了鼓励复垦耕种,已经将田租从原来的十税老师正在起草,将田租调整为二十税一的文书……”“这种国策虽好,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一把双刃剑,田租很低的政策会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谁占有的土地多,谁的收益就大!”“尤其是对于那些大量占有土地的地方豪强来说,更是如此!”“而那些只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会因为抵御风险的能力太差,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名下的土地,然后直接破产……”“破产之后,虽然不再需要交纳田租了,但人口税却无法摆脱,主要的财产已经没了,但主要的负担还在,破产的农民要么成为流寇,走到哪抢到哪;要么成为别人家的奴隶,以丧失人身自由为代价,摆脱赋税和徭役。”“久而久之,随着破产的自耕农越来越多,国家的赋税也就收不上来了,但国家的开支却没有少,此消彼长之下,国家就离破产不远了……”萧何愣了一下,解释说道:“你这是有些杞人忧天了!人不能因噎废食,纵然这个国策有利有弊,但只要利大于弊,就一定要执行下去。”“对于黔首来说,地租降了,他们就有去垦荒的动力,而通过新增的土地来获取更多的收益,才能减轻自己的负担,缴纳得起朝廷征收的人头税。”“至于你说的那种因此而占据大量土地人口的地方豪强,完全可以过几年,通过迁徙人口的律令,让他们将吃进去的东西全都吐出来!”刘盈歪着脑袋,脸上闪过一抹戏谑:“老师,你抄我的方案了!”萧何抬手给了他个脑瓜崩,笑骂道:“下级的功劳归上级所有,学生的方案自然归老师所有!”刘盈双手叉腰:“老师你现在怎么跟我爹一样啊?”萧何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神色:“自然是人以类聚……嗯,这个律令不如就叫做迁豪令好了!”刘盈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事情他见的多了,在这个人情社会中,迁豪令是绝对持续不了太久的。而且最硬的一块骨头,就是那些和功候大臣们有血缘关系的那群人!权二代,最难搞了……自认为是无产阶级先锋队一员的某权二代昂起头:“所以我一直在做的,就是让大家从种田这件事上转移开目光!”“百亩田养活一家人,但百亩田若是建成工坊,收益何止是农耕的百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