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大明:从嘉靖末年开始> 第101章将返大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将返大员(1 / 1)


  打赢战役,打扫战场自不提。

  陈海胆量增大许多,她大胆判断长泰无兵,便管不了俘虏不俘虏,率领2000甲兵直取长泰。

  但你猜怎么着,乡野百姓见倭寇赢了可恶的官军,加上倭寇没有劫掠村镇,没有烧杀淫掠,居然站在了倭寇这一边!

  其结果就是百姓自发的拿起农具扁担等各种武器,跟着倭寇一路来到长泰城。而随着人数增多,自然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官军溃兵加入进来,强盗土匪加入进来,甚至要饭的乞丐也加入进来

  陈海走到离城二十里处,扭头估摸一下,好家伙十万大军,绝对的十万大军!

  “大姐,俺有点慌。”

  “我也是”

  陈海深吸口气:“去长泰,继续走,叫姐妹们聚拢,不要走散,千万不要走散”

  猛地,陈海加速,一路小跑到城下,发现城门居然开着?

  一鼓而入,城池攻陷。

  你说为什么不关城门?陈海也想知道,她还认为是陷阱呢,连最坏打算都做好了。

  带着问题去请教知县,可知县已经是死人了。

  和同安知县一样,杀掉自己的老母妻儿子女,还带着衙役杀了整日整日辛苦伺候的奴仆婢女,最终带领不愿投降的兵丁民壮死守县衙,战死。

  “平日束手谈心性,临了一死报君王。”陈海回想起前世网络上看到的话语,却又加上一句:“正因有了你们,书生方才百无一用。”

  “找地方埋了,县城的人丁,一律迁移走。”

  陈海补了句:“能拿多少是多少。”

  陈冰提醒:“大姐,多了这么多人,岛上即便秋粮丰收,粮食只怕依然不够。”

  陈海道:“唉,那就再辛苦辛苦,找大户借粮吧”

  

  同一时间的厦门,人满为患。

  “大姐搞了多少人?俺们快养不起了!”陈蓝抱怨一句。

  “蓝姐,你少说几句吧,还是想想怎么运到澎湖,外加禄姐哪里会不会疯掉。”陈蓉说道。

  丽璐开口:“运送人口非常麻烦,但万幸距离很近,根据我几天的观察,未来一个月风向顺风,风力强,去一次估计要十天,回来十几天,往返就是二十多天。”

  “运人方面我有经验,曾经在黄金海岸装船,横渡大西洋,把数千黑奴运到葡萄牙王国的巴西殖民地。我们一共有三条轻快船,五条大船,加上青草的四条大船,共计12条船,船上至少要有1500人的武备力量,用来平息骚乱和夺船事件。”

  “船上除了食物饮水和武器,其他的全部放下,姐妹们的食物饮水保证15天的,其他人满足基本需求,每次至少运送一万人。”

  “一万人?!”陈青惊呆了,“太拥挤了,恐怕会出人命。”

  陈蓉也开口:“要不五千五千的运?这样每船均摊400余,要是一万人的话,每船就是800余人。”

  “海上辛苦我知道,但到了岛上再享受不迟,路途就当是考验他们是否虔诚大姐了。”丽璐理所当然的说道。

  陈蓝提醒:“一定会出事的!”

  丽璐表示:“放心,我经验丰富,有预案。”

  “什么预案?”

  丽璐亮出了堆成山的绳子。

  “捆上手脚,连成串,放进船舱里,把危险降到最低。”

  陈青听后忍不住:“黄毛姐,你要是这么做,俺现在就杀了你!”

  丽璐吓一跳,所有人都吓一跳。

  “青草,怎么说话呢!”

  “青草你别怪黄毛姐,这是咱们的任务,她只是提供一种方法”

  “那俺去找大姐!”

  “s!”

  众女诧异转过头,丽璐的脸上风轻云淡。

  “大姐很忙,不要去麻烦她,我接受你的意见,青草妹妹,这将降低效率,也增加成本。”

  陈青低下头:“对不起黄毛姐,俺说了混账话,请不要介意。”

  丽璐笑笑:“那就五千人的运输,但必须绑住手脚。”

  陈蓉开口:“什么时候开始?”

  “现在吧”

  “先送俘虏。”丽璐提醒,“他们最不稳定。”

  “把民众集中在厦门,我们在金门开始运输。”

  

  上午,张有脚被女兵温柔的叫起。

  “几位女侠,你们要做什么?”张有脚挡着自家兄弟问。

  “带你去见海王!”女兵温柔说道。

  张有脚忙应声跟着,坐船去到金门,还在船上就被拿下。

  “绑了!”

  女兵一改温柔,冷酷的捆住张有脚,五花大绑,任张有脚拼命挣扎无济于事。

  船到金门码头,张有脚看呆,只见黑压压的人群被女兵拿下,一个接一个捆上,丢上船。

  有三百多人上了蜻蜓号,里面有认识的,是当时打同安的弟兄,和张有脚一起扔进暗无天日的船舱,舱门被锁上。

  窄小黑暗的舱里,张有脚们仅有两脚站着的地方。而在阳光明媚的外面,骚动平息,船已启航。

  十二日到澎湖,又十八日转回金厦,也就是一个月后,经澎湖转递大员的信笺送到已经退回厦门的陈海手上,信上是陈禄的问候,还有大篇幅的汇报大员当下情况。

  陈海的一个月全在借粮,趁秋收之际大收特收,获粮十万石,并白银及等价物1万两,直至泉州方面数万福建明军杀来,这才返回厦门。

  首先信上第一重要大事是秋收,民以食为天,收获秋粮二十二万石,并且陈禄不打算空着地,尝试种植蔬菜,把土地最大化利用。

  此外另询问陈海,粮食怎么收上来?你搞得东西,咱们是公司不是官府,是用税收收粮食,一如大明官府?还是花钱买,用金钱和咱们庇护的治下百姓交易?

  第二件事是陈珍珠和陈翠花,她俩做为先锋,陈禄负责统筹,已然扫荡了北山山区,把26部一扫而空,获得大量的山货兽皮,以及人口。

  北山野人清理,陈禄将目标对准南山野人。

  第三件事,秋收结束,抽出人力向西,出三鸢隘口西行50里,发现湖泊,很多很多湖泊,万千湖泊,湖里鱼虾成群,建一城,名万湖城。

  第四件则是陈翠满载丝绸而归,不但带来了丝绸,还和沈一石一起进鸡笼港。

  看到沈一石三字,陈海明白,到一年一度薅羊毛的时候了。

  赶紧写信,把李华梅传送过来,交待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